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专业考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加强专业考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时间:2023-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加强专业考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高素质的面试考官队伍是录用考试可靠性的保证,一般是由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人员担当。经考评合格者,由认证机构颁发相应等级的《面试考官资格证书》。培训结束后,由面试考官管理部门命题考试,考试合格的发给面试考官资格证书,由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组成正式的面试考官队伍。

(二)加强专业考官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高素质的面试考官队伍是录用考试可靠性的保证,一般是由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人员担当。面试考官主要由用人部门的业务骨干、主考机关及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干部、心理学专家组成。他们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公道正派、熟悉招聘职位的用人标准、熟悉面试业务、通用知识广博、专业知识精湛、理论素养高、组织能力强、身体健康。由于面试是根据应考者现场的全部表现来评定其素质,而现场评定时较易受到考官主观性因素干扰。因此,提高面试考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尤为重要。

1.确立面试考官资格认证制度

国家人事部已着手在部分部门建立面试考官资格制度,即明确考官的标准、职责和要求。对拟担任面试考官的人员进行培训,对经过培训合格者发给资格证书,面试考官要持证上岗,为面试考官队伍建设提出了基本思路。依照这个思路,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成立由组织、人事部门组成的面试考官队伍管理和培训机构。由管理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参考其他地市经验的基础上,分类别、分层次确定面试考官的职责和基本条件。我们认为,要在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成立专门的省级(市级)公开选拔面试考官资格管理委员会组织。面试考官资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可设在组织部)。主要任务是负责面试考官的定期培训、考官资格的评价及认证、考官资格的管理工作。成员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及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具体工作由省、市委组织部负责。在确定任职条件时,除了在学历、任职年限、工作能力等方面有具体规定外,还要在政治素质、思想水平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根据面试工作的需要,面试考官分为三级。

对一级考官的要求:具有丰富的面试工作经验(至少担任五次县级以上公开选拔面试考官),参加过系统的面试考官培训并考试合格,具备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胜任面试主考官的工作,全面组织开展面试工作;掌握各种面试技法,具有较强识人察人的能力,对应试人员评价准确;已取得二级面试考官资格,能独立设计面试的测评方案,研制面试试题和根据面试需要探索新的面试技法:具备培训和指导其他面试考官的能力。

对二级考官的要求:具有较丰富的面试工作经验(曾担任县级以上公开选拔面试考官),参加过相应的面试考官资格培训并考试合格;掌握常用的面试技法,具有一定的识人察人的能力,对人的评价基本准确;能够配合一级考官开展面试工作,或在其他面试考官的配合下主持面试工作;能在专家或一级考官的指导下开发面试试题,进行面试新方法的应用;已取得三级面试考官资格。

对三级考官的要求:具有相应学科的专业背景、有领导工作和干部人事工作经验,经过面试考官的培训并考试合格。

考官认证实行分级管理,省级认证机构对一、二级考官认证。市级认证机构对三级考官认证。县一级不设考官资格认证机构。

(2)面试考官资格认证的程序。

①提出申请。本人向认证机构提出取得某级面试考官资格的书面申请,也可由所在单位推荐;组织部门也可直接从符合条件的现有面试考官中推荐。

②申请上一级考官的,必须具有下一级的资格。

③考前培训。由认证机构进行考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④实施考评。由认证机构对提交的资格评审材料及申请人的面试工作业绩情况集中评审,认定面试考官资格。

⑤颁发证书。经考评合格者,由认证机构颁发相应等级的《面试考官资格证书》。

2.加强面试考官的培训

对考官定期进行培训,是提高面试考官的素质,做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人才工作,确保选准用好人的关键。加强和完善考官培训,一要注意培训与使用相结合,不能将面试考官培训搞成简单的考前集训,为培训而培训,要将考官的培训同长期使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主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培训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实际操作训练,要有针对性,突出实用性。

(1)在培训内容上,一是进行面试的基本理论培训,如面试的组织和纪律、面试考官的职责与权利等。二是面试的方法和技能的培训,如面试的主要方法与测评技巧、面试成绩的评定标准与方法、面试测评要素的设定和面试试题的设计技术等。三是面试的现场模拟培训,主要是通过现场模拟对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会诊”,把考官在面试实践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减少到最小程度。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定,合格者发给《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培训合格证书》。该证书是认定面试考官资格的必要条件。

(2)在培训形式上,一是面试考前培训,就是对某次面试采取针对性考前培训。二是专题培训,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面向专家学者组织的、针对面试理论、方法、命题进行研讨性培训;第二种是面向各相关部门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工作者组织的针对干部人事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方面的研讨培训。也可以将这两种形式的专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资格认定培训。

此外,面试考官的管理和培训机构,要根据初选的面试考官的具体情况(文化水平、工作经历、将担负面试的工作的层次、类别等),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组织培训。在培训工作中,除了需要共同了解、掌握的情景模拟测验、文件筐测验等新的人才测评技术知识外,对工作时间较短的考官,重点使其掌握怎样科学评价一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思维应变能力以及怎样观察一个人的举止仪表、气质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工作时间较长的考官,应把知识更新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培训结束后,由面试考官管理部门命题考试,考试合格的发给面试考官资格证书,由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组成正式的面试考官队伍。对这支相对稳定的面试考官队伍,仍要不定期地组织培训,及时总结面试工作经验、方法,了解国内外面试工作的新动向,不断地丰富知识、更新观念、改进方法,以适应面试工作不断改革发展的需要。面试开始前,由考官管理部门从考官队伍中随机选出担负本次面试的考官,避免因考官人选确定过早而引起人为因素的干扰。面试时,考官要持证上岗,以便得到应试人员的信任和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从而进一步提高面试工作的信度和质量,保证面试工作的客观、公正。

3.强化对面试考官的监管

(1)机构和组织部门要对面试考官实行动态管理。

对面试考官在每次面试中所承担的工作,尤其是考官每次评分和每场面试综合评分,都要记录在案,进行定期分析,有条件的可应用面试考场软件;对面试考官的评分参数进行数学模式的描写,从中得出相应的函数曲线,从定性分析进入定量分析。面试考官工作结束,认证机构通过应考者填写面试考官业绩评价表,作为面试考官资格审核和晋级的重要依据。认证机构根据上述两项结果对每个考官的实际能力和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那些面试评价误差率较高或应考者评价较差的,要予以淘汰。

(2)实行回避制度。

面试考官及面试工作人员凡与应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要回避:①与应考者有着亲属关系的考官要回避。②与应考者曾经是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同学关系的考官要回避。先前人们反对在公开选拔面试中,选拔目标岗位所在单位的领导都担任该目标岗位的考官,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有利于目标岗位单位的应考者,而对其他部门的应考者显然有失公正。但现在有的考官认为,选拔目标岗位所在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面试主考官,由于情况熟悉,更有利于选拔出适合目标岗位的人才,一些担任主考官的目标单位一把手也谈到,虽然在内心深处有希望本单位的应考者能考上的念头,但他们还是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主考,更何况主考官与其他考官一样,也只有投一票的权利。由此看来,对目标单位主要领导担任主考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3)监督与违纪处理。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在面试工作中应接受纪检、监察和考录监督巡视员监督,受理群众的检举、申诉和控告。对违反工作纪律的面试考官及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注释】

[1]唐宁玉:《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