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公共卫生体系
公共卫生体系常常被描述为具有不同作用、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网络,是为整个社区公众健康服务的各种组织机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各部分应当能够各自独立行动,而当为了某一个健康目标需要共同努力时,才是作为一个体系进行。
9.2.1 公共卫生体系的构成
美国医科院提出公共卫生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六个部门:政府公共卫生机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体系;企业和员工;媒体;社区;学术机构。在我国,傅华等提出公共卫生体系的组织和部门一般包括:(1)国家、省市和地方的公共卫生机构。(2)卫生保健提供者。(3)公共安全组织,如警察、消防、医疗急救中心。(4)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食品安全机构。(5)教育、体育促进机构和组织。(6)娱乐和文艺组织,它主要是为社区和在那里居住、工作和娱乐的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环境。(7)民政、各种慈善组织、社区与健康有关的部门和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企业等[2]。有研究者认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是预防和应对,该体系至少有6个子系统:(1)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2)公共卫生信息系统;(3)疾病预防保健网;(4)医疗救治网;(5)医药器械应急用品储备系统;(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监测和评价系统。
从以上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描述可以看出,多数界定实质上是从社会学角度对公共卫生体系进行描述,更加强调部门间的协作和社会参与。从这个方面说,公共卫生体系不仅是指卫生部门,更是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及卫生监督机构。而通常人们所说的公共卫生体系是从医学角度而言的,小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卫生体系。
9.2.2 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原则
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卫生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应该怎样建立?1999年,美国前卫生与公共事业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HHS)部长Danna Shalala博士提出了建设21世纪公共卫生体系的10项原则:(1)公共卫生必须参与信息技术革命;(2)必须重视预防;(3)必须保证持续而有效的学术研究;(4)必须消除卫生服务的不平等性;(5)今天就必须重视培养明天的人才;(6)保护卫生研究学术中心;(7)应该超越职业的界限;(8)生命伦理学必须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9)必须帮助其他国家建立公共卫生基础设施;(10)公共卫生必须有所作为。以上10项原则虽然是针对美国提出的,但这些问题在全球各个国家都有一定的共性,对于建设中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应有所启迪。[3]
王德斌、蔡海燕等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公共卫生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建设标准,认为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合理的目标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灵敏的信息系统、科学的决策指挥和有效的干预控制五个方面,并从这五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建设公共卫生体系的80项标准和建议[4]。
有研究者提出应用生态系统的观念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所谓生态系统就是说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应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自组织是指把体系看成是一个有活力的生命体,自组织能力是指体系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自组织能力强调的是适应性,正如IBM公司战略研究室主任斯蒂芬·亨克尔所说:“当不可预测性是不可避免时,合乎情理的唯一战略就是变得具有适应性。”公共卫生体系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主动适应发展的环境,理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完善、相互依赖的关系,实现各要素的“共同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