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政略的五位一体构架

信息政略的五位一体构架

时间:2023-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政府经过近70年的执政探索,积累经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政略构架,这一构架虽然从中国的治理经验出发,但其适用范围并不局限于一国,可以通用于地区乃至全球。

中国政府经过近70年的执政探索,积累经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政略构架,这一构架虽然从中国的治理经验出发,但其适用范围并不局限于一国,可以通用于地区乃至全球。当然,拓展其应用范围时,对该构架的解读需要更加博大、深邃、丰富。信息技术全面融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这已是老生常谈。信息服务将成为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普遍存在的生活必需品,构建虚拟世界里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

一、信息技术与精神文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将使对宇宙奥秘、生命真谛的探索,对人伦道德的阐发史无前例地活跃和顺畅,对文艺创作生产、流通传播和文化消费也会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的数字化,优化了创作、设计、制作、生产流程;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电视等许多新的文化样态,以及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影视、数字图书馆、数字展览馆等大量新的传播媒介形态。信息技术发展,推动文化进入大繁荣阶段。当然,网络上的文化糟粕也比比皆是。网络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这样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的,需要政府加强治理。

二、信息技术与国家治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直接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对传统管理的超越和发展,离不开现代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互联网能够为政府与民众打通无障碍沟通渠道,实现各个部门、各类机构、各种窗口随时随地与公众互动交流。综合大数据分析、云存储计算和智能感应能力,以及信息数据挖掘、采集、整理、分析和处理智能化,都有利于实现民主管理扁平化、信息交流对称化、决策过程透明化和治理结果公平化。

三、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

人类包括生育、教养、职业、娱乐、医疗、养老等在内的“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都将深深融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中。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全面覆盖了与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这既是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人民生活的新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四、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现在已经显出端倪的电子商务、网络经济、智慧城市,这三个概念层次基本可以代表产业界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回应。根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1.2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2.6万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一。在此基础上,在城市电商发展日趋饱和的情况下,电子商务正向农村、跨境两个方向推进。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达到2783.9亿元,环比增长5.4%,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9%的环比增速。截至2015年6月,我国有超过500个城市进行智慧城市试点,计划投资超万亿。从实际效果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医疗、政务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广泛成果。

五、信息技术与生态文明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坐落于物质体系、能源体系和信息体系三层基座之上,物质体系又涵盖矿物、植物、动物。对这三大体系的调适、改造即构成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使人们更加全面、准确、真切地认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联系,以及人类生活对自然界的正负面影响。互联网已然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201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包括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和在线交易体系三大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