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资源紧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扩张的背景下,几乎任何商品尤其是农产品、石油等战略资源性商品的金融属性不断增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对全球商品市场和产业链的控制性掠夺的本性彰显无疑,而其攫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对农产品定价权的控制实现的。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跨国粮食企业通过国际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和对目标国的产业链渗透的方式,掌控农产品的定价权,攫取丰厚的金融利润,最终控制整个产业链,从而对目标国的产业形成威胁。以大豆产业为例,2000年开始,中国大豆进口急剧膨胀,2004年“大豆风波”以后,跨国粮商大举进入中国,控制了全国70%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在85%以上,大豆的进口依存度也已经达到75%。大豆是生产食用油的主要原料,跨国粮商首先从产业链下游控制了豆油压榨企业,进而控制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从而使中国的大豆定价权成为其囊中之物。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投资建厂和控股兼并是在外资控制中国大豆产业过程中跨国粮商采取的两个主要策略。在参与国际市场定价过程中,中国的大豆压榨企业因市场风险意识弱且缺少风险管理手段,无法适应现代市场形势的变化。农业产业是继资本、石油之后的第三个金融市场,由于国内大豆产业结构内部存在诸多弊端,使得跨国粮商凭借其强大的技术资金优势逐步实现对中国实体农业的控制。在利益被攫取的同时,中国的农业竞争力丧失,粮食安全受制于人。
然而,控制大豆产业链仅是跨国垄断资本图谋中国粮食市场的开始。事实上,早在2005年外资就已在东北布局水稻全产业链,从种子到加工无一遗漏,如益海种业集团已在吉林等多个粮食主产区成了省级种子公司。外资玉米品种在中国迅速得到推广,作为中国粮食企业巨头的中粮集团也开始大规模进口转基因玉米,外资在中国玉米产业的布局已经逐渐展开。玉米是养殖业的主要原料,一旦受外资控制,中国的养殖业也要看外资的脸色。定价权的缺失使中国丧失了在国际粮食市场中的影响力,大豆、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是由发达国家的供应商或商品期货市场以及金融机构投机者所决定,中国因此被动地承担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带来的各种风险。概括来说,定价权的获取对于维护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定价权的获取有助于减少甚至避免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国内物价产生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价是百价之基,是物价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粮价上涨将带动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并出现通货膨胀。在外资大举入侵中国粮食产业链后,跨国粮商通过影响价格实现了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并获得了粮食的定价权,进而会通过抬高原料价格来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从而扰乱了国内粮食价格。由此产生的后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粮食价格过度下跌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粮食供给不足;②粮食价格过度上涨则会使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因买不起粮食而陷入生存困境,进而将引发社会动荡。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粮价的巨大波动将会误导粮食生产决策,严重危害国家粮食安全。
(2)定价权的获取有助于中国更灵活、更充分地借助国际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国粮食产量已取得了8年的连续增长,但需求的膨胀引致粮食进口量的迅猛增长。最引人关注的是,2010年起中国开始大批量进口玉米,而在此之前的玉米进口量一直非常小;其他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量在该年也有较大增长,如小麦进口量同比增长36.1%,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28.8%。中国粮食进口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国内的担忧,如果粮食进口不断增加,那么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也可能像大豆一样,受制于国际市场,从而使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在新的粮食安全观下,今后中国粮食供给的主要特点是“高度自给、立足国内、借力国际”,由侧重国内粮食供需平衡转变为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由“调解余缺”为目的的被动粮食进口转变为以“结构平衡”为目的的主动进口。那么要最大程度地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应该随之更加注重掌握国际粮市的定价权。中国大豆进口量已占国际市场的60%以上,但近来进口价格不断上涨,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大国效应”尚未体现,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中国粮食进口来源比较集中,进口环节的议价能力薄弱。跨国粮商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后,目前已控制了国内70%的大型油脂企业,由此导致了内资企业经营困难、政府调控能力减弱等一系列问题,显然已影响到中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注重粮油贸易定价能力的获取及国内加工环节的控制,将有助于确保政府有效调控国内粮油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定价权的获取是实现农业产业链跨越式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世界粮食市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以及跨国粮商相互竞争的平台,中国粮食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基本是通过跨国粮商完成的。跨国粮商之所以在国内横行无忌,不外乎两个原因:①通过产业链战术收购国内粮库并高利诱使地方粮食管理部门与其合作,逐渐掌握了中国粮食市场的控制权;②国内缺乏拥有市场势力的大型跨国粮食企业,各企业间合作涣散,被跨国粮商乘虚而入,导致粮食贸易受制于人,这将导致国家陷入粮食不安全的危险境地。定价权的获取建立在产业链各环节都不同程度拥有市场势力的基础之上,一旦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拥有了市场势力,就有可能培育出中国的跨国粮商,外资便不能达到控制国内产业链的目的,因而能在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2004年的“大豆风波”后,国内各界对于中国的定价权问题日益关注。目前大宗国际贸易采取的是现货贸易、期货定价的方式,期货市场对于市场价格信息的反应灵敏,其形成的价格能够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趋势,并对现货价格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可以说大宗商品定价权的主体是期货市场,而不是传统的国际贸易买卖双方,贸易买卖双方最终都是期货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大豆风波”之所以会发生,主要在于国内的企业主要参与现货的交易,而忽略了其在期货市场应有的作为,导致国内企业纯粹是一个被动的价格接受者,他们扮演的买家角色是不完整的。导致中国大豆定价权旁落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作为国际市场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缺乏其作为大买家在定价过程中应有的价格影响力。中国大豆进口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是“大买家”,但是中国的大豆进口企业就像一盘散沙,过度竞争且缺乏联合,并不存在真正的“大买家”优势。加之中国庞大的大豆进口量往往导致市场预期供应紧张,推动期货价格不断走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国在大豆进口上“量的优势”变成了大豆价格上“质的劣势”。稻米、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也同样面临定价权危机。
“大豆风波”导致的国内大豆产业危机主要表现在进口依存度、外资高度垄断和转基因质量隐患三个方面。①目前中国大豆进口依赖度极高。自2000年中国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以来,中国大豆的进口量连年攀升,2006年中国大豆净进口2827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64%,2007年中国净进口超3000万吨大豆,进口依存度达82.7%,而2010年大豆净进口为5400多万吨,依存度超过90%。②外资垄断了大豆产业链,弱化了政府的调控能力。大豆危机不仅体现在原料的自给能力上,还体现在产业的加工能力上。据报道,中国进口大豆货源和实际加工能力都控制在少数几个跨国粮商手中,而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又都被垄断性地控制在“ABCD”四大跨国粮商手中。③进口转基因大豆潜在隐患不容忽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着广泛的争议,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新毒素和过敏源等不良后果,使用大量转基因植物油以及转基因豆粕养殖的肉类和水产品,其潜在的危害绝不容忽视。
因此,定价权缺失及其导致的国内产业危机从高进口依存度、跨国粮商的外资垄断和转基因安全隐患等方面,对中国粮食在供给、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从而进一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为揭示定价权缺失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理,本部分以2004年的“大豆风波”为例作深入探讨。
(一)第一次谋求大豆定价权失败
2002年至2004年的那场大豆危机可以看作是中国谋求大豆定价权的第一次努力。2004年是中国大豆产业历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到了2023万吨,豆油进口量达到了252万吨,分别达到了历史次高和最高水平。但由于受美国CBOT期货市场带动,从2001年下半年到2003年,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大豆合约从1700元附近冲高到了3499元。同年8月,由于美国大豆产区天气干旱,美国农业部出具的月度供需报告又对大豆行情产生了推波助澜的影响。2004年4月,美盘创出了1064美分的高价,为近1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期大连期交所的大豆409合约也创出4100元的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开始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国际市场价格还处在高位时,正值美国白宫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为了缓和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中国向美国派出了农产品采购团。由于我方信息不通畅和缺乏国际贸易经验,片面听信了美国公布的虚假研究报告,导致中方代表团在4100元/吨左右的价格采购了150万吨大豆,随后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开始剧烈下跌至3100元/吨,国内的大豆压榨厂商蒙受了巨额的亏损,大批企业开始陷入困境。在进口大豆的加工企业几乎全军覆没时,国内的大豆种植业也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2006年主产区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相比2005年减少了25%,2007年又比2006年减少了600万亩,总产量也由最初的130亿斤降至92亿斤。
(二)大豆产业链出现割裂
中国大宗农产品定价权的丧失,加上第一次谋求大豆定价权努力的失败,对国内宏观政经大局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农民在本轮农产品涨价中虽获得了一些利益,但却给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市民和困难群体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此外,大豆价格波动的影响不止涉及种植户和压榨企业,由于挂钩的因素涉及CPI、汇率等,豆价震荡将可能波及更为广大的范围。在2004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将“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列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2004年大豆危机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的整体洗盘,而且导致了中国大豆产业链的失陷。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多分布于东北大豆主产区附近,随着中国大豆市场的开放,廉价进口转基因大豆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不但出油率比进口大豆低2到3个百分点,而且成本较高,使得加工国产大豆的企业纷纷来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豆油销售区建厂加工进口大豆。在中国大肆扩张大豆压榨能力之时,世界大豆生产水平却处在一个下降周期,导致国内众多的大豆压榨企业纷纷争夺原材料,从而更加加剧了定价权的外移。此时,美国ADM、邦基、嘉吉、来宝等跨国粮商趁机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收购国内大豆压榨企业,导致国内原本就薄弱的大豆产业链被完全割裂。
(三)外资企图垄断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市场
2008年11月,海关总署发出预警,指出外资企业在中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正在逐步加强,尤其是跨国投资企业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进驻东北,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但海关总署并没有对此提出政策建议,海关负责人解释称,怕对其他部门造成压力,对国家决策造成影响。由于大豆在进出口中占了很高的比重,此次的预警主要指大豆领域的外资控制。
目前,海外资本主要以三种方式介入中国的大豆市场:①控制期货市场大豆的定价权。2004年,跨国巨头利用期货市场大豆价格的巨幅涨落,在高价处诱使中国企业签下巨额订单,然后大豆价格又出现大幅回落,导致中国油脂企业半数破产。②对产业实施“洗牌”,消灭中国龙头企业。目前国内仅有中粮集团与九三油脂尚有能力与跨国粮商相抗衡,九三油脂的优势在于东北的产区优势,而跨国粮商在国内的产业布局,已使九三油脂压力重重,可见跨国粮商对中国大豆产业重新“洗牌”的决心。③实现转基因大豆的源头输入。当前,中国政府对转基因大豆种子流入国内始终采取严格管制的政策,国外种子公司与其关系密切的国际粮商合谋,通过控制农民,实现了转基因大豆种子的强行入侵。
外资的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缓解当前油脂市场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潜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2004年大豆危机后,中国仅剩90多家榨油企业,且其中64家已被外资控制,其实际加工能力超过5000万吨,占国内的85%。中国作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已经丧失了议价能力。
(四)“九三油脂”最后防线的失守
2009年一季度,被称为国产大豆“最后守望者”的九三集团,一举成为进口大豆最多的黑龙江企业。2009年前三个月黑龙江的大豆进口数量分别达到19万吨、7.9万吨以及17万吨左右,相比2008年一季度的5156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涨幅。
黑龙江一季度进口了44.1万吨大豆,主要来自两家企业,一家是九三集团,另一家是黑龙江地方储备粮公司,其中九三集团一季度共进口42.3万吨大豆。据九三集团内部人士透露,该集团在黑龙江境内的5座工厂生产经营面临着很大压力,沿海3座工厂形势要好一些,所以今年一季度进口的大豆数量比较多。2004—2007年,九三集团在沿海的大连、天津、广西三地上马了大豆压榨项目,以方便对进口大豆进行加工,年加工能力450万吨。九三集团另在黑龙江有5座油脂加工厂,主要加工国产大豆,年加工能力约为250万吨。
导致九三油脂最后失守的原因还在于成本的压力,据黑龙江东源油厂总经理聂孝军测算,目前进口大豆的成本价格在每吨3500元左右,在南方沿海地区按照豆油每吨7300元、豆粕每吨3100元计算,企业加工每吨进口大豆的利润约为200元。而在目前的豆油、豆粕价格水平下,黑龙江油厂使用国产大豆只能保本。由于加工进口大豆仍有利润可赚,九三集团加大进口量也就可以理解。
(五)商务部新规严防“大豆风波”
《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从200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商务部首次就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国家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农产品的进口信息,从而随时跟踪市场,及时进行调控。新办法的实施,对大宗农产品企业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利用公开的信息,综合研判,从而及时调整交易计划,进而最大可能地跳开外商的套利区间。等这一制度完全实施之后,各家企业的采购信息经商务部备案,对整个行业来说,等于是有据可查。假如再有类似的“大豆之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这一信息平台,及时做出综合预判,完全可以放弃美国,转赴阿根廷、巴西等国,采购大宗的同类农产品。
据介绍,2008年中国大豆、豆油、棕榈油进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进口量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1/3,而大豆进口却呈量减价扬趋势,主要原因是商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由于对国际市场行情缺乏准确把握,国内大豆加工和贸易企业在做决策时,往往主要参考美国农业部或外商提供的市场数据。同时,国际粮商和芝加哥农产品期货市场,对中国何时进口多少大豆、何时在芝加哥结价,掌握得一清二楚,这就给某些国际粮商及投机基金操纵价格、套取高额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相反,中国的企业对此却束手无策。而《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的颁行,便于政府针对进口的大宗农产品,在行业库存—企业需求—市场供应—产品价格之间,开展有效调控。
对“大豆风波”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产业链的割裂导致了国内产业发展的各种问题,跨国垄断资本大举入侵国内产业链,掌控了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粮食定价权也落入外资之手,进而使得原本脆弱的国内粮食产业雪上加霜。因此,定价权的旁落从供给、流通和消费等粮食产业链的各环节对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我国有必要对产业链割裂的影响因素和定价权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实证评估,以获得足够的经验证据指导国内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