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导
一、引导当代大学生消费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从1998年到2006年的短短9年中,中国大学生仅总数就从108万激增到2 000多万。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越加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出现。同时,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问题。社会、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向他们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划清消费行为上的是非界限,提高他们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合理、科学地消费。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误区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客观地讲,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合理的、科学的、理性的,但由于经济上的非独立性决定其自主消费经验匮乏,同时由于家长的迁就和社会大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又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及前卫的消费观念。因此在消费行为中,难免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误区,而且大有上扬趋势。
大学生消费误区分析的运行操作:
(1)误区一:盲目的从众心理。
很多大学生追求名牌和新款服饰,还有时尚的IT产品,认为这些是生活必需品,可以增强自信、提升自身形象,以获得别人尊重。并且,一旦别的同学有了就会模仿,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
(2)误区二:缩减饮食支出用于其他消费。
对家长来说,孩子在学校的饮食质量是重中之重,但在一些学生看来,吃饭是最无关紧要的一项支出。很多学生愿意花生活费的一半以上,甚至缩减饮食费用,购买其他非必需品,消费结构普遍不合理。例如,女生为追求漂亮和自信,而购买化妆品和时尚衣服;有些男生因为沉迷游戏,经常省掉早餐把钱花在游戏点卡和电脑软件上。
(3)误区三:明星消费效应。
大部分大学生对有明星代言的广告看后印象深刻,对这类产品认同率也较高。大学生在服饰方面虽然追求个性,不会盲目捧明星的场,但在购买偶像的音像制品、参与偶像签售活动,以及听偶像演唱会方面却不吝啬。
(4)误区四:享受高于一切。
大学生电脑拥有率越来越高,但专注于学习的只是少数,大多数是用于上网聊天、泡BBS及玩游戏。显示器之类原本属于长远投资的耐用消费品,有的学生也要求新、时尚,更换频繁。另有少数学生家境富裕,可供支配的生活费高于常人,就在校外租房居住,并且经常租车下饭馆,几乎每个周末都去娱乐场所消费。
(5)误区五:消费缺乏理智。
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没有经历过社会的锻炼,更缺乏理财能力。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第一次拥有了自己支配各种费用的权利,同时家长又担心他们独自在外地照顾不好自己,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心智尚不成熟的学生,面对时尚诱惑往往会丧失自制力,在消费时“跟着感觉走”。
对大学生消费误区分析的注意事项:
(1)造成盲目的从众心理,是因为作为个体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达到与大家一致,追求归属感,进而发展到求异心理,超过周围的人,引起他人羡慕。另外,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期望甚高,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条件都可以满足,这样就造成一边在学习上施压,一边在物质上纵容。
(2)心理学家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归属与爱、自尊、自我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后,自然向高层次需求迈进,学生也不例外。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很多学生认为吃饭是“个人行为”,而穿什么、玩什么则是“面子装备”,因此不少学生省下伙食费去购买名牌商品。
(3)大众传播空前繁荣的年代,流行和名牌所代表的现代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明星广告的示范效应,透过无孔不入的大众传播媒介铺天盖地而来,对观念不成熟而又追逐时尚、迷恋偶像的大学生无疑是一种极强的暗示,使其形成心理趋同倾向,并充分体现在消费行为上。
(4)部分大学生享受高于一切,是因为多数家长只重学生学习,忽略了对其理财、节俭、自立等情商方面的指导。青少年普遍没有社会实践经历,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再加上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之倾其所有,尤其在金钱方面予取予求,导致他们花钱无度。
(5)消费缺乏理智这一现象属于直觉和感觉型消费,多发生于个性冲动者或情绪不稳定者身上。大学时期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萌生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加之父母给了钱却没有教他们如何打理,在猎奇、虚荣等心理作用下都会造成盲目消费。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引导
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我们不能用简单地对或错来作为评价标准,更无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单纯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我们应该从个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共同来正视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科学、合理地引导他们的正确消费。
1.社会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科学消费
作为社会,我们应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同时营造正确的社会消费舆论环境,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
社会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运行操作:
(1)发展个性消费。因为个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美国社会学家戴慧思认为:“高速的商业化进程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垄断。”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
(2)消除不良消费。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一种欲望满足了,又会生出新的欲望,如此层出不穷,永无终止。可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且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因此,对他们加强理性消费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3)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指在保证大学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而对于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这就造成有些学生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因此,学生家长应加强对子女艰苦奋斗的教育和感恩教育,给孩子提供正常消费的资金,在费用方面搞点“预算”,来点“数量控制”,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
(4)倡导消费文明。消费文明,即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费性消费,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等等。所以应通过倡导消费文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知识与技能。
社会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注意事项:
(1)我们不宜压抑大学生的正常消费,相反,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科学、合理的个性消费。关键在于科学消费观念的正确引导。
(2)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在这方面,高校应该承担起教育的责任来。
(3)倡导适度消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家情教育。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以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的轨道。
(4)要通过倡导消费文明,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2.学校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科学消费
长期以来,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常抓不懈的,但在消费教育及其引导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缺乏正确的消费教育和引导,致使不少学生在消费观念和行为上陷入种种误区,导致出现不少问题。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融进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这一内容。
学校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运行操作:
(1)开展有关消费方面的理论知识讲座,使学生既懂得宏观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懂得在微观上如何科学安排自己的消费。应该把消费观念纳入校风教育与“两课”教学的范畴,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
(2)在日常思想教育中,帮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消费是科学的、合理的,要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以抵制不健康消费的诱惑,摒弃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学消费意识。同时,可以适当注重制度的约束。
(3)高校应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高校是高品位、高格调、高层次文化的辐射源,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很有帮助。高校可以开设一些音乐、影视作品的欣赏课程,提高大学生欣赏严肃、高雅文艺作品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每年一度的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节活动,充实大学生的生活;各个社团活动和专题讲座,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
(4)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创造性劳动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培养大学生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实践活动包括农村调研、科技扶贫、三下乡、义务劳动、捐助救助、贫困地区调研等。
学校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注意事项:
(1)消费方面的理论知识讲座不能单纯地抑制大学生的消费,而应该结合大学生的特殊消费需求特点展开,进行合理的引导,如开展一些消费和理财方面的培训。在理论讲座中,也可尝试由学生来参与的方式,师生共同探讨科学消费观。
(2)对于日常思想教育的开展,在平时要多注意寻找正面典型加强宣传和正确消费观的弘扬,而对少数学生的奢侈消费,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交流和劝导。学校要制定奖惩措施,鼓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学生应当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学业上,不必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学会拒绝高消费、攀比消费等非理性消费。
(3)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其消费质量高低密切相关。通过一些课程和活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心灵的熏陶和精神境界的升华具有直接的帮助,同时也把他们的时间耗费、闲暇消费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既改进了消费结构,又提高了消费质量。
(4)学校应该转变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社会实践和劳动实践,将消费教育走出校门。并且不能只停留在学校的理论教育,这项工作应列为日常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