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现代日本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7]是人们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环境之下形成的,对社会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等意义判断的综合。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国家、社会的认知和态度;对家庭的认知和态度;对自身精神和物质追求的认知和态度。
在近代与现代、战前与战后,日本人的价值观分别经历了重大的转折。
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国家,其文化的基础是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和儒教伦理,这决定了其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压抑个人价值,崇尚家族,集团等群体价值的群体至上主义。群体至上主义价值体系一方面表现为个人对群体、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和无条件忠孝以及强烈的群体和名分意识,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个体价值的强烈压抑。个人价值和价值观念不仅得不到承认,整个社会还极为推崇克己和禁欲主义。
明治维新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日本人开始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以福泽谕吉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大力宣扬“自由、平等、人权”等思想,主张培养国民“独立自尊”的精神。但由于近代天皇制的建立和国家主义膨胀阻碍了这一发展进程,使整个价值体系逐步走上了以军国主义、皇权思想为核心的极端形式,使人格独立和个人价值意识进一步受到压制和摧残。
战后,在国际、国内的强大压力下,政治上的天皇专制体制、经济上的家族财阀垄断体制及文化上的封建意识形态迅速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政治上的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经济上的自由竞争体制和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平等自由意识。这种以西方民主模式为基础的体制从制度上首先确立了个人的价值地位,使民主主义完全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前提之上。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加上战后新宪法、民法所规定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的渗透,以及西方文化的持续影响,导致传统家族共同体的解体。同时,经济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使出生率不断下降,家庭规模日渐缩小,“核家族化”进程加快。
此外,物质生活的充实以及生活稳定为人们追求和实现自身的愿望提供了条件。在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影响下,个人生活方面的禁欲主义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对个人物质欲望的肯定与性观念的解放。进入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经济陷入长期萧条,金融危机、阪神大地震、东日本大地震等使日本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经济长期萧条,使得企业开始进行经营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许多企业开始着手实施按能力、按业绩的工资制度,终身雇佣与年功序列制度受到挑战。这使得员工对企业归属意识与以往相比有所减弱,对企业的忠诚心有所淡化,更多地回归到家庭,从家庭获取温情感和安全感,“家”意识有所上升。
战后,现代日本的价值观念体系核心由群体主义向个人中心主义进行了转化。这一转化表现在日本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在生活目标追求上,战后多数的日本人认为,个人的生活目的应当是追求个人生活自由和愉快地享受现实生活。在职业选择方面,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认为应该以满足个人兴趣和爱好为主。在婚姻家庭和人际关系中,人们的自主倾向极为突出。与传统日本社会中大家庭占主导地位相比,战后日本的核家庭比例以及单身家庭的比例迅速上升。不仅旧的家庭意识以及父权制家庭观念逐步瓦解,随着人们独立人格意识的强化特别是妇女地位的提高,战后日本的家庭的男女关系也日趋平等。更多的日本人认为家庭生活之中夫妻之间应彼此合作或各自独立。在与亲戚、邻里、同事等所进行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认为只能部分投入或仅仅能局限于形式上交往的人数上升,说明日本社会建立在彼此依赖基础之上的群体价值日益弱化。为了能够更充分地实现自我,现代日本人对于自由时间的追求、对于闲暇生活的追求也日趋强烈。
此外,现代日本人的价值观实现了多元化,这主要表现为多种价值观并存和多种新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不断出现,与战前单一的群体主义价值体系相比,今天的日本社会中既有群体主义价值思想,也有个人主义价值思想;既有传统道德观念,也有平等主义、功利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念。各种新的、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为不同的人们所接受。
不过,尽管个人中心主义和多元价值体系在战后得以迅速发展,但是在当代日本人的整个价值体系中,许多传统价值观依然根深蒂固,并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许多全新的内容。在现代日本,国家主义、民族意识依然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并有强化的趋势。大多数日本人对与家庭、企业等与个人利益紧密相关的群体普遍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和集团归属意识,并且对所属群体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在现代青年人当中,多数人认为当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公共利益应该优先,不论是在职场所还是在公共场所都应如此。在伦理价值观的重要性排序问题上,“孝”一直高居榜首。尽管日本年轻人中,责任心丧失、逃避主义等行为以及纯粹利己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日趋上升,但是总的来看,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仍是主流。
当然,战后日本社会中的国家主义、群体主义价值观与战前的国家主义、群体至上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社会中的国家主义、群体主义是以否定个人价值为前提的,而战后的国家主义、群体主义则是基于个人价值的群体价值,个人与国家及民族前途不可分割这样一种归属意识,是将各种价值观内化的结果。如果说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通过个体的自我表现来实现,在日本,自我的价值主要还是通过群体的形式来实现。将东西方文化价值有机地融合,可以说是日本价值观发展的体系特色,也是其经济成功与社会繁荣的基础之一[8]。
在道德观、自然观、审美观、工作观与行为方式上,日本人的价值观具有如下特点。
道德观方面,在日本,人的感情以及人际关系比理性或价值系统更受重视;没有绝对的价值准则,一切要视场合而定,只有相对的价值准则。日本人的道德观中常常提到“忠”、“诚”二字。“忠”表示忠心,日本人的“忠”不同于中国人的“忠”,它指下级对上级的无条件服从,即使上级是错的,下级也要绝对服从。“诚”指心地纯洁,坚信自己事业的正义性,不管它是否合乎逻辑或道理,重要的是动机纯洁。
自然观方面,日本人强调人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对待自然的态度是顺应与敬畏。神道认为,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有潜在的神性,传入日本的佛教也主张轮回,人仅仅是大自然生死轮回的一部分。
审美观方面,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体现为一种人为的无个性的美。社会越讲究形式,人们扮演的角色也越分明,人们必须按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大部分人都要戴上“面具”,不流露自己真实的感情。
在工作观和金钱观上,日本人认为,人仅仅求生存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工作,生命才有寄托。日本人认为金钱和物一样都具有生命,人若细心使用物,物就会乐意为它的主人效劳,人若粗心地对待物,物就会犯别扭,有时还会“大发雷霆”。实践伦理学家丸山敏雄认为,金钱是物的象征,是一切财富的具体化身。金钱在一切物质中是最敏感的,它只聚集在爱惜它的人手中。
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是集团主义的,现代日本是一个以集体为主的社会,个人的欲望从属于他的集体的要求,个人无法从集体中分离出来。一个日本人若脱离了社会组织,就会终日恍惚,有被社会抛弃的感觉。日本人普遍害怕孤独,唯恐失去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其结果是他们特别满足于戴着“面具”汇入群体之中[9]。
【注释】
[1]《日本国势图会2011/2012》,474~484页。
[2]梅原猛.日本与日本人.辛果,译.日本研究,1989(03).
[3]刘喜本.日本语言文字的形成.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2).
[4]可从日本文化厅官方网址(http://www.bunka. go. jp/shukyouhoujin/nenkan)下载。
[5]本节内容部分参考了张立新、孔繁志主编《日本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的第七章“教育”的相关内容。
[6]王勇.日本文化论——结构与重构.日本学刊,2007(06).
[7]崔世广.现代日本人的价值观及其变化趋势.日本学刊,2000(06).
[8]葛延风,巩林.战后日本人价值观念的变化及启示.日本研究,1993(02).
[9]陈晖.日本人的价值观管窥.日本问题,199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