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循环利用成本的确定性

提高循环利用成本的确定性

时间:2023-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循环利用成本不仅应该包括直接发生的经济成本,还应该将社会环境成本包含进去。社会环境成本是对社会或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首先需要定性的分析,掌握负面影响的性质、范围与程度,而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还需要将其转化为经济意义上的定量的成本。

循环利用成本是回收利用成本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循环利用引发的直接经济成本是由实施前的研发成本,实施中的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辅件及材料成本等共同构成。其中,研发成本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对于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一般存在两种情况,其一是集中投入,并将研发的成果在较长的周期内应用,这时,该研发成果的成本应当在一定的年限内分摊;其二是连续的研发投入,动态地将新的研发成果应用于循环利用的实践,这种情况下,当期发生的研发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成本。人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辅件及材料成本相对比较容易核算,具有较大的确定性。

循环利用成本不仅应该包括直接发生的经济成本,还应该将社会环境成本包含进去。循环利用活动涉及废旧产品的清洗、部件拆解、部件再制造、材料分拣、材料循环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对实施操作的员工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这就构成了社会环境成本。而EPR的根本目标就是将原本被外化的社会环境成本由生产者担负起来,因此,在承担责任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环境成本也没有理由再次外化,而应当作为生产者的循环利用成本进行核算。社会环境成本是对社会或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首先需要定性的分析,掌握负面影响的性质、范围与程度,而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还需要将其转化为经济意义上的定量的成本。对于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虚拟治理的费用来计算,即环境成本相当于目前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进行治理所需要的支出;而对于员工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按照其收入中的健康补贴来计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