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信息系统的意义是什么?

建立信息系统的意义是什么?

时间:2023-07-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EPR信息系统的意义信息责任是生产者的基本责任,不论其承担经济责任抑或实体责任,生产者都有义务收集、整理、发布产品结构、拆解结构、材料组成、材料性能等各类相关信息。EPR信息系统包括材料数据系统和连接产品链各方的信息沟通网络。

建立EPR信息系统的意义

信息责任是生产者的基本责任,不论其承担经济责任抑或实体责任,生产者都有义务收集、整理、发布产品结构、拆解结构、材料组成、材料性能等各类相关信息。EPR信息系统包括材料数据系统和连接产品链各方的信息沟通网络。EPR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产品链上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为产品再设计等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而且有利于基于可追溯信息的回收成本认定。

在经济责任下,这些信息不仅要与产品链各方分享,以确保产品制造环节的协通一贯,而且要和生产者责任组织分享,以便其在掌握产品生产工艺和流程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特定生产者特定产品的回收利用模式。回收利用模式的选择应充分贯彻3R的优先级,在材料再循环前首先考虑零部件再利用的可能性,对于能够经过拆解进行零部件再制造的应尽量采用这种方式,此时,有关产品拆解结构及制造工艺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再利用的部分则通过材料的再循环实现有效回收,此时,材料组成、材料性能等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EPR信息系统还为生产者提供与成本密切相关的技术工艺、资产投入、所需时间等因素的信息跟踪服务,并以此促成EPR成本核算的有效进行。

在实体责任下,生产者负责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更需要借助发达的信息通道和产品链各方分享动态的实时信息,以便对EPR实施过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支持。一方面确保下游回收利用的信息得以有效地反馈于上游的产品设计,另一方面保证产品设计的要求沿着产品链的方向传达到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产品制造商等各方,从而将环境保护在内的产品设计意图清晰地传达出去,由此获得各方的支持,为最终实现废旧产品的环境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11.2.6.2 建立EPR信息系统的途径

EPR的信息系统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展开:(1)建设基层的信息系统,即生产者组织内部的信息系统,这适用于生产经营纵向一体化,在EPR实施中承担实体责任的生产者。生产者可以建立信息化办公室等机构,专门负责上下游信息的采集、汇编和发布,以确保下游环境责任实施对产品设计的反馈,以及产品设计落实于资源管理、资产管理及废物管理的过程都能够畅通无阻。(2)建设产业链层面的信息系统,包括与生产者责任组织间共享的信息系统,这适用于生产者承担EPR经济责任,或/且产业链存在多个经营主体的情况。产业链上品牌持有者,即EPR意义下的生产者应当负责建设贯穿产业链,并将生产者责任组织纳入其中的信息系统,着重建设有关材料构成、材料性能、产品结构、拆解方法等信息,并确保这些信息和数据在产业链及生产者责任组织之间实现共享。(3)加入公共的信息平台,如国际材料数据系统(International Material Data System,简称IMDS)和国际拆解数据系统(International Dismantling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DIS)。这些数据库汇总了产品结构、拆解结构、材料组成、材料性能等相关的信息,成为EPR实施有力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成为生产者承担基本的信息责任的有力帮手。我国已有生产者启用了这种数据库,如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但是绝大多数的生产者仍游离于此类基础平台之外。我国亟待推广与产品环境绩效相关的各类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