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题型的提问方式通常为:
①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②增加以下哪项条件,可以推出×××的结论?
③以下哪项能够保证上述论断的正确?
与前种题型类似,该类题目给出的若干已知条件之间也不能直接进行串联,需要考生做一定转换。除了题型一所包含的考点之外,此类题型更有可能以如下几种形式出现:
①补充形式逻辑推理结构:已知前提A,补充什么条件可以得到B?答案是A→B。
②补充推理前项:已知A→B,问补充什么条件可以得到B?答案是A。
③等价命题转换:已知结论A→B,问补充什么条件可以得到上述结论?答案是A→B的等价命题。
④补充三段论小前提:已知A→B,问补充什么条件可以使A→C的结论成立?答案是B→C。
⑤补充选言命题成立条件:已知A∨B∨C,要使A必然为真,则需补充什么条件?答案是┐B∧┐C。
补充前提条件型的题目,通常会包含诸多无效信息和冗余信息,占用考生大量的阅读时间和解题时间。考生在读题时应将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能够转化为逻辑公式的语句上,从而快速判断推理所包含的前提和结论。
快速找到能化为逻辑公式的语句,需要关注由逻辑引导词引导的内容,例如“如果……那么……”、“只有……才……”等。
1.(2009.1)小李考上了清华,或者小孙没考上北大。
增加以下哪项条件,能推出小李考上了清华?
A.小张和小孙至少有一人未考上北大
B.小张和小李至少有一人未考上清华
C.小张和小孙都考上了北大
D.小张和小李都未考上清华
E.小张和小孙都未考上北大
【解析】
题干化公式:李清华∨┐孙北大。
选言命题一个项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若要保证“李清华”必然成立,必须补充“┐孙北大”不成立,即小孙考上了北大。观察选项,只有选项C符合补充条件:“张北大∧孙北大”为真,前后项必然同时成立。其他选项均不能保证小孙必然考上北大。
【答案】 C
2.(2011.10)某国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揭示:人在生气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使得心跳加快,内分泌失常,引起血压升高,消化系统紊乱,严重的可能引起呕吐甚至晕厥,日后还会引起皮肤雀斑增多,张三希望孩子们能上名牌大学,如果看到成绩不如意,就会生闷气。
基于题干的论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推出张三生气的结论?
A.张三的血压有所升高
B.张三的血压升高,而且呕吐了
C.张三的血压升高,呕吐并伴有晕厥,而且皮肤的雀斑也增多了
D.张三的儿子在学期期末考试中有两门功课成绩下降了
E.张三的儿子参加学校运动会1500米比赛,只得到了第5名
【解析】
题干包含大量冗余信息,迅速找到可以转化为逻辑公式的语句:如果看到成绩不如意,就会生闷气。化公式:成绩不好→生闷气。要推出张三生闷气,需要补充前提,即孩子们成绩不如意。只有D选项符合该前提。
【答案】 D
3.(2014.10)王刚一定是一名高校教师,因为他不仅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而且在海外某研究机构有超过一年的研究经历。
以下哪项能够保证上述论断的正确?
A.除非是高校教师,否则不能既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又在海外研究机构有超过一年的研究经历
B.近年来,高校教师都要求有海外研究经历
C.有的中学教师也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研究经历
D.除非是博士,并且有海外超过一年的研究经历,否则不能成为高校教师
E.近两年,高校教师都必须拥有博士学位才能被聘用
【解析】
题干结论:王刚是高校教师。题干前提: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拥有海外研究经历。要使上述论断正确,需要补充形式推理过程,即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拥有海外研究经历→高校教师。
A选项化公式:┐高校教师→┐(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拥有海外研究经历),是所求推理过程的逆否形式。
请考生注意,D选项化公式:┐(拥有名校的博士学位∧拥有海外研究经历)→┐高校教师,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反。
【答案】 A
4.(2014.10)如果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客机没有发生故障,也没有被恐怖组织劫持,那就一定是被导弹击落了。如果客机被导弹击落,一定会被卫星发现:如果卫星发现客机被导弹击落,一定会向媒体公布。
如果要得到“飞机被恐怖组织劫持了”这一结论,需要补充以下哪项?
A.客机没有被导弹击落
B.没有导弹击落客机的报道,客机也没有发生故障
C.客机没有发生故障
D.客机发生了故障,没有导弹击落客机
E.客机没有发生故障,卫星发现客机被导弹击落
【解析】
题干化公式:
①┐故障∧┐劫持→导弹击落;
②导弹击落→被卫星发现→向媒体公布。
求“被劫持”条件,题目考查选言命题成立的条件。
将条件①化选言:┐故障∧┐劫持→导弹击落=故障∨劫持∨导弹击落,此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定另两个条件,从而确定所求条件必然成立。
B选项说明┐导弹击落,并且┐故障,因此“被劫持”条件成立。
【答案】 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