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文 赵伟欣
2008年,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的一年,又是党中央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五年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有关“三农”问题一号文件的一年,更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开局之年。一年来,云南全省上下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为契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善民生、加强“三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克服了罕见的低温冰冻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和重大动植物疫情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总体呈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产业化经营增效明显、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一、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2007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34.1元,比上年增加383.6元,增长17.1%,扣除物价影响,实际增长10.1%。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又有显著的增长,据《报告》编写组的分析预测,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130元以上,比去年增加500元左右,名义增长19%左右,扣除价格上涨因素的实际增幅在9%左右。其中,转移性收入215元,增长85.6%;家庭经营收入2181元,增长14.3%;工资性收入620元,增长19.2%;财产性收入114元,增长32.8%。主要依据如下:
1.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度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全省40个县2400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1~9月,我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7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7.2元,增长2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主要特点:
一是政府转移支付强力支撑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08年,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民的各项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投入力度,政策性补贴增多,“一折通”在全省全面、规范实施,从制度上保障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政府转移支付强劲增长是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的最大亮点。1~9月我省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176.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1.1元,增长84.8%。其中,农民人均得到粮食直接补贴23.3元,良种补贴6元,退耕还林还草补贴20.7元,人均领取最低生活保障费8.3元,购买生产资料综合补贴14.4元,农民人均直接获得政府扶贫、救灾、救济款等转移支付12.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2%。
二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1~9月,我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为1793.9元,同比增加278.2元,增长18.4%。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和畜牧业价格高位运行,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呈现价格推动型增长态势,人均为1551.5元,同比增加262元,增长20.3%,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增加额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1.6%。
三是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1~9月,我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11.1元,同比增加123元,增长31.7%。其中本地人均劳务收入348.6元,同比增加86.5元,增长33%;人均外出务工收入93.8元,同比增加28元,增长42.6%。在外出务工收入中,乡外县内务工收入增加22.7元,增长31.9%;县外省内务工收入增加27.6元,增长9.8%;省外国内务工收入增加43.4元,增长85.2%。
四是农民收入渠道拓宽,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1~9月,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94.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4.9元,增长36%。其中农民人均从乡村集体分配到的股息和红利25.6元,同比增长33.3%;人均生产生活设施设备租金收入20.4元,增长72.1%;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29.6元,增长18.4%。
2.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
2008年以来,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的加大,中央及省级财政对我省农业的投入大幅增加,主要对我省粮食生产、畜牧业发展、动物疫病防治及农民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一是中央对种粮农民综合“直补”22.7786亿元,相比2007年对种粮农民综合“直补”增长117.4%。二是中央首次将我省纳入水稻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等的补助范围,中央下达良种补贴资金3.1亿元,省级整合2700万元,通过实施良种补贴,使全省1568.1万亩水稻种植面积及1776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全覆盖补助。三是中央安排生猪良种补贴1720万元,通过县级畜牧兽医站点直接将种配给农户牲畜。四是启动了农业保险(甘蔗)试点,省级财政安排下达322万元农业保险试点经费。五是省财政继续安排了退耕还林还草补贴14亿元,直接发放给相关农户;安排了4120万元的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筹集了8.4亿元资金,用于解决农村228.4万低保人口的生活问题和对农村五保对象14.3万人实施补助供养;安排了5亿元资金,用于解决农村民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安排了13亿多的补助资金,使3500多万农村群众享受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安排了23亿元资金,对65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向200多万名寄宿制贫困学生提供了生活补助;安排了2亿元奖励资金,使61.7万户农村家庭领到了一次性奖励金,6万多名独生子女的父母领到了养老生活补助。截至9月28日,全省农业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共计362839.2万元,比上年全年投入222852.39万元增长62.8%,其中:中央对我省农业的投入资金共计284429.4万元,相比上年全年中央投入161665.71万元增长75.9%;省级财政农业投入78409.8万元,比上年全年省级投入的61186.68万元增长28.1%。
3.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在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大中型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激励下,特别是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保护收购价格政策,保护了种粮农户的经济利益,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全省40个县526个行政村21914个地块进行的踏田估产推算:200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505.6万吨(第二次农业普查衔接数,下同),比上年增产44.9万吨,增长3.1%;粮食总播种面积达6143.9万亩,比上年增加152.1万亩,增长2.5%;粮食综合平均单产预计达245.1公斤,比上年增产1.3公斤,增长0.5%。其中,夏收粮食产量207.6万吨,比上年减产15.8万吨,减少7.1%;秋收粮食作物预计产量1298.1万吨,比上年增产60.8万吨,增长4.9%;秋粮播种面积4491.3万亩,比上年增加145.3万亩,增长3.3%。秋粮作物分品种看,稻谷预计产量616.0万吨,比上年增产26.3万吨,增长4.5%;玉米预计产量524.5万吨,比上年增产25.9万吨,增长5.2%;大春薯类预计产量134.3万吨,比上年增产7.7万吨,增长6%。
在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由于我省强化农业区域布局、实施品牌整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使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粗具规模,并初步形成了以蔬菜、马铃薯、甘蔗、茶叶、橡胶、水果、核桃、蚕桑、咖啡、花卉等优势农产品为主的优势农产品区域规模化产业带,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主要农产品产量的稳定增长。据云南省农业厅的统计,截至9月底,全省蔬菜种植面积563万亩,同比增加42万亩,产量750万吨,同比增加58万吨。蔬菜上市量563万吨,同比增加48万吨,外销量237万吨,同比增加49万吨,出口量105万吨,同比增加17万吨。水果面积比去年增加15万亩左右,达到412万亩,已上市165万吨,产值23.4亿元。冬马铃薯面积达到200.4万亩,同比增长0.3%,实现产值19.69亿元,比上年增4.89亿元。甘蔗面积457万亩,比上年减12万亩,总产预计达1900万吨、产糖210万吨。全省橡胶面积610万亩,同比增加15万亩,预计全年橡胶产量达到25万吨,比上年减3.6万吨。桑园面积达135万亩,同比增加25万亩,增长23%;春季发种19万张,同比增加1万张,增长5.5%;产鲜茧7000吨,同比增加700吨,增长11%。2008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的主要原因:
一是加强了领导,提高了认识。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包括粮种、购机、新增粮食种植、地膜玉米和边远地区农民购肥等补贴政策,及早部署了各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及时召开相关会议,传达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布置各项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
二是政策落实到位,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及财政等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务农的积极性。截至8月底,中央财政共下达我省种粮农民综合“直补”资金22.7786亿元、农机购置补贴1亿元、测土配方施肥资金4120万元、玉米补贴资金8500万元、水稻补贴资金22459万元。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今年的农业和粮食生产,4月18日在全省春耕生产现场会上,对今年的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并在年初预算的基础上增加1亿元资金扶持粮食生产。由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是春耕备耕准备较好,大春粮食播种好于上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及早召开各种形式的春耕生产工作会议,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春耕备耕工作;全省种子、化肥和农膜等农资储备充足,保证了大春生产的顺利进行。4月上中旬以后,全省连续出现了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特别是4月1~15日和5月11~16日的大范围降水,时间明显早于去年,有效缓解了全省旱情,有利于全省春耕生产。由于今年雨季来得早,雨量充沛,使我省秋粮播种情况好于往年,且田间作物长势也好于往年。水稻一类苗占46%,二类苗占35.9%;玉米一类苗占42%,二类苗占42.8%。水稻、玉米的一、二类比例都高于去年。
四是建设高产示范区增产显著。2008年,全省投资1800万元在57个县(市、区)的109个乡(镇)、2012个村、31.56万个农户中,建立“百亩核心区”79个,面积7959亩,平均增产达到25%;“千亩展示片”63个,面积63901亩,平均增产达到17%以上;“万亩示范区”60个,面积62.15万亩,平均增产达到11%,辐射带动面积达到383万亩,平均增产达到8.7%。根据各地测产调查及评估,全省高产创建预计共增产粮食19万吨,并产生了一批高产典型。如隆阳区三个水稻百亩核心区平均单产测产评估可达900公斤,楚雄市水稻百亩核心区达750公斤以上,南华县3000亩水稻连片免耕示范预计平均单产达700公斤。会泽县通过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带动全县马铃薯平均亩产达2312公斤,平均亩产比2007年增加287公斤,增长14.17%,并创造了亩产4407公斤的高产纪录。新平县水稻示范区测产验收,平均单产664.5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增17.7%。
五是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力度大。2008年,各级农业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抽调机关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走村串户,指导农民搞好大春作物育苗、育秧和播种工作,开展了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特别是农业部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上对我省给予了重点支持,示范县由去年的13个增加到32个,全省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全省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大,措施到位率高。据云南省农业厅农情统计,2008年,全省水稻良种推广1120万亩,比去年增50万亩,其中杂交稻推广495万亩,比去年增5万亩,推广水稻多样性种植450万亩,与上年持平;玉米良种1500万亩,比去年增100万亩,其中杂交玉米1240万亩,比去年增40万亩,推广玉米育苗移栽420万亩,增20万亩,地膜玉米480万亩,比去年增35万亩;玉米—马铃薯套种350万亩,比去年增50万亩;脱毒马铃薯面积达450万亩,比去年增17万亩,马铃薯丰产栽培推广500万亩,增50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880万亩,比去年增100万亩。
4.全省农业总产值与增加值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据统计,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984.7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80.3亿元,同比增长6.2%,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7个百分点。初步预测,全年全省农业总产值将突破1600亿元大关,增加值将达1000亿元左右,分别比2007年增长7.5%和6.5%左右。
5.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200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将劳务产业列入重点扶持的产业,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民工资性收入已成为近几年来云南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和亮点,劳务经济已成为我省继种植业、畜牧业之后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大产业,呈现六个特点:一是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的调查,云南省农村居民1~9月工资性收入人均达到511.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3.1元,增长了31.7%。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现金收入的19.8%。外出劳动力务工总收入人均2706.5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93.6元;二是转移总量不断扩大。省委、省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对各市县党委、政府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劳动保障部门狠抓工作落实,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年终考核奖惩,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1~9月外出劳动力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4%;三是技能素质进一步提高。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推动劳务人员向高素质的产业工人转型,加快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1~9月外出的农村劳动力有20.6%接受过专业培训;四是年龄结构趋年轻化。1~9月外出劳动力中16~20岁的占25%,21~30岁的占53.6%,31~40岁的占13.3%,41~50岁的6.8%,50岁以上的只占1.3%;五是就业领域比较集中。外出劳动力以东部、西部地区为主。1~9月外出劳动力到东部地区的占42.9%,西部地区的占55.1%。外出劳动力中有97.8%的人从事非农产业;六是文化程度以初高中生为主。1~9月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0.8%,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2.2%,中等专业及以上的占3.6%。据云南省农业厅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的统计,1~3季度,全省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万人,累计转移就业达687万人,比上年同期的626万人增加61万人,增长10%,非农就业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32%,比上年同期的29%提高3个百分点。
6.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2008年以来,我省通过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和农产品出口市场开拓,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据昆明海关统计,1~8月,全省农产品出口完成4.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全省商品出口总额的13.6%。其中,非烟草类农产品出口额占67.8%,同比高2个百分点。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高速增长,烟草、蔬菜、咖啡、动物及其产品、水果及其产品、香料油、花卉、茶、马铃薯及其产品出口4.1亿美元,同比增长31.4%,占同期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7.6%。
7.农户固定资产完成情况良好
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前三季度全省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抽样调查显示,截至9月30日,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98亿元,增加10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农户非建房投资达到46.06亿元,增加3.65亿元,同比增长8.61%;农户建房投资完成63.92亿元,增加6.36亿元,同比增长11.05%。农户建房投资中住宅投资完成58.68亿元,增加11.34亿元,同比增长23.95%。
二、农业增效明显
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的抽样调查,2008年,农户种植农作物总播面积比上年增长2.61%,按此推算,2008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8930.4万亩(农业普查数据衔接数,下同),比上年增加227.6万亩。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能保持稳定增加,主要是由于农业免除税费,增加补贴,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对一些被撂荒的土地进行了整理、耕种以及实行套种、复种等多种种植方式,使农作物的复种指数逐年提高。据对3610户农户的调查推算,农作物复种指数由上年的154%提高到今年的155%,提高了1个百分点。
2.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长
在“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粮价高”的环境下,2008年,我省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粮食面积恢复性增加,种粮效益明显提高。据调查,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为6143.9万亩,比上年增加152.15万亩,增长2.5%。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526.3万亩,比上年增加97.4万亩,增长2.8%;玉米播种面积1988.7万亩,比上年增加65.6万亩,增长3.4%;豆类播种面积800.2万亩,比上年增加16.9万亩,增长2.2%;薯类播种面积880.40万亩,比上年增加37.9万亩,增长4.5%。
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全面上升
受国际市场糖价的走高和收购价格提高的刺激,甘蔗生产再度升温,全省甘蔗收购价每吨由上年的200元提高到230元,蔗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据对3610户农户的调查推算,全省甘蔗种植面积420.4万亩,比上年增长5.6%;蔬菜由于价格高位运行,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加调动了菜农的积极性,农户蔬菜种植面积继续增加,种植面积864.7万亩,比上年增长2.57%;油料播种面积127.1万亩,比上年增长0.51%;花生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5.6%;烤烟面积与上年相比增长0.48%。
在面积稳定增加的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促进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业实现了增产增效。1~9月,我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为1793.9元,同比增加278.2元,增长18.4%。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和畜牧业价格高位运行,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呈现价格推动型增长态势,人均为1551.5元,同比增加262元,增长20.3%,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增加额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1.6%。其中,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人均为733.4元,同比增加47.2元,增幅为6.9%。在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中,出售鲜菜农民人均实际增收35.8元;出售烤烟农民人均实际增收34.7元;出售甘蔗农民人均增收29.6元;出售谷物农民人均增收26.1元;出售薯类农民人均实际增收9.9元;出售林产品收入人均为133.6元,同比增加28.3元,增幅为26.9%;出售畜牧业产品现金收入663元,同比增加186.7元,增幅为39.2%。
4.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
2008年以来,我省畜牧业生产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制定了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提高了养殖技术,加大了出栏力度。前三季度猪、牛、羊、家禽累计出栏分别为1764.4万头、149.9万头、409.6万只和10521.0万只,分别比二季度增长7.0%、4.6%、9.5%和11.2%;肉类总产量182.7万吨,同比增长8.0%;禽蛋产量16.0万吨,同比增长13.7%;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2227.0万头、781.2万头、833.5万只、11017.5万只,分别同比增长5.3%、0.7%、4.6%和2.7%。初步预测,全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287.6万吨,比去年增长8.1%;牛奶产量为47.6万吨,比去年增长12.5%;禽蛋产量为19.3万吨,比去年增长7.8%。
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是市场拉动促进畜牧业稳步发展。2007年以来,我省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省委、省政府采取了实行母猪补贴和扶持规模养殖户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取得了明显效果。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着力增加生产投入,推动生猪产业化经营,生产迅速恢复,市场供应得到了满足。
二是政府推动使畜牧业生产走出低迷。今年以来,我省积极落实扶持鼓励发展畜牧业的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针对我省牲畜存栏多,但出栏率、商品率、个体产品率、饲料转化率低的实际,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畜种和设备,建立起以良种繁育体系为重点的种、料、防、训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科学养畜水平。全省良种猪覆盖面达80%以上,规模化养禽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奶牛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肉牛改良快速推进。同时,引导零星分散的低效养殖向规模高效的现代畜牧业转变。在这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驱动下,我省畜牧业逐步走出去年畜牧业持续低迷的阴影。
三是奶业生产发展迅速。为促进奶业发展,加速奶牛品种改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省将严格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方针,把奶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并针对当前奶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各地积极创新养殖方式,抓规模养殖和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推动奶业生产的集约化、标准化,不断加强奶业基地建设。这一系列发展奶业生产政策措施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科学化饲养、企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的良性发展,对稳定奶业生产的发展,确保奶农利益发挥重要作用。
畜牧业稳定增产的主要原因:
一是认真落实政策,促进畜牧业发展。今年能繁母猪补贴调整为100元/头,国家补贴资金1.413亿元,省、州市级分别补贴5596万元和3824万元,通过“一卡通”及时补到了农户手中;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08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我省今年共争取中央资金1720万元。按国家要求,我省组织实施了9个生猪扩繁场建设项目,其中每个投资100万元,中央投资900万元的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省发改委、省农业厅按照国家提出的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标准,建设了884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申请到国家投资1.17亿元;财政部关于下达《2008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通知》继续对生猪出栏60万头以上的大县下拨了2508万元奖励资金,用于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猪舍改造、良种引进和粪污处理,生猪养殖大户购买种公猪、母猪、仔猪和饲料等的贷款贴息和防疫服务费用支出,2008年补充了还可用于支持发展猪肉生产、流通和加工方面的贷款贴息以及保险保费补助等方面的支出。省级财政大幅度增加了对畜牧业的投入,各地也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千方百计加大生猪等生产投入力度。
二是搞好灾后重建,促进恢复发展。按照农业部《冰雪气候条件下畜禽生产抗灾的技术指导意见》、《灾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安排意见》等文件精神,派出科技人员赴生产第一线帮助抗灾救灾工作。中央安排的1.56亿元和我省安排的4000万元农业救灾资金中,共有5899万元用于畜牧业抗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全省灾区共完成畜禽补栏107万头(只),保险理赔能繁母猪7.2万头,修复加固受损畜禽圈舍40.12万平方米;对死亡动物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受灾种畜禽场全部恢复正常生产,灾区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发展。
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基地建设。我省通过集中资金,重点扶持优势产区,在生猪群体大、生产水平高的生猪生产优势区域建立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对带动全省生猪生产发展,稳定猪肉市场供应起到了骨干作用。2008年,又以滇中、滇东及其他消费市场周边为重点,选择30个生猪生产重点县建设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生猪存栏1230万头,出栏生猪可达1500万头左右,占全省生猪出栏数的40%以上。
四是强化疫情防控,促进健康发展。2008年的低温冻害使畜禽大量死亡,存栏畜禽免疫力下降,加之我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薄弱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进一步加大。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我省进一步强化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展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攻坚战。
五是加强监测预警,科学引导生产发展。在做好常规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生猪生产及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建立生产重点县入户调查制度和畜产品价格周报制度,按照农业部开展“百场、千村、万户”监测的有关要求,制订了云南省的生猪生产监测方案和管理办法,及时开展县、乡、村三级统计人员的培训,确保按时、按质完成监测工作。并在云南农业信息网、云南数字乡村网上发布相关信息,为广大养殖户组织生产、产品购销提供信息服务。
六是着力推广科技,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根据畜牧业生产和市场的新变化,坚持以良种推广为突破口,不断深化科学养畜实用技术推广,推广母猪高产技术、仔猪培育技术、现代化养猪配套技术和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今年以来,全省推广生猪杂交改良240万窝,其中人工授精155万窝。开展了以奶牛、奶山羊、奶水牛胚胎移植为重点的优良畜禽高效繁殖技术试验示范。继续深入推广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农田种草、犊牛培育等技术。
5.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
按照中央关于“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指示精神,我省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益,为生态状况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退耕还林已经成为“最合民意的德政工程,最得民心的惠民工程,最牵动人心的社会工程,影响最深远的生态工程”。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全省20个退耕还林国家监测调查县1500户的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9月,退耕还林工程覆盖16个州市129个县,涉及130万户退耕农户、544.6万人,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51.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33.1万亩,荒山造林918.3万亩;退耕还林保存面积1434.1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31.5万亩,荒山造林902.7万亩,全省退耕还林(草)工程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我省是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珠江等重要河流的源头、上中游及主要汇水区。据资料显示,我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9%,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全省增加了林草面积1247.74万亩,覆盖度增加2.3%,局部遏制了水土流失,有效地控制了泥沙流量,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据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站监测,25°以上陡坡耕地营造乔木树种的地块,其径流量下降82%,泥沙含量下降98%,土壤有机质增加了0.78个百分点,全氮、全磷有所减少,水解氮增加了1.42个百分点,增加了土壤肥力,改良了土壤,生态效益明显。
二是退耕补贴收入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我省退耕还林(草)工程区大多处于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草)的补贴资金超过了农户从原广种薄收的耕地中获得的收益,并已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1500户农户的监测调查显示,人均获得退耕还林(草)补助收入306.75元,占期内现金收入2407.37元的12.7%,退耕补贴收入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是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退耕工程实施后,有效推动退耕农户生产经营由原来以种植、养殖为主向多元化格局的转变,拓宽了增收渠道。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资料显示,与普通农户相比,退耕农户人均工资性收入占期内现金收入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另外,2007年退耕农户人均外出务工收入达到149.06元,占退耕户期内现金收入的比例为6.19%,高于全省农户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这证明因为退耕工程的实施,退耕户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大大增加,农户增收致富门路明显拓宽,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是有效地促进了特色经济林木的发展。退耕还林八年来,全省共建设林产业基地1073万亩,占退耕还林面积的81%,其中发展核桃、茶叶、花椒、板栗、八角等特色经济林295万亩,竹子、桉树、橡胶等工业原料林270万亩,华山松、云南松、桤木、西南桦等用材林469万亩,金银花、红豆杉等药用林39万亩。在退耕还林(草)工程的辐射带动下,全省进入了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新一轮高潮。目前,营造的部分林木已经开始产生经济效益。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有效地促进了山区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培植了工程区的后续产业,为全省林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6.渔业发展形势又快又好
2008年以来,全省通过积极开展标准化养殖设施建设,优势水产品基地建设等措施,使渔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1~9月,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到28万吨,同比增长21%;全省实现水产品加工20821吨,产值36654万元;出口7946吨,创汇3111万美元。前三季度,通过发展稻田养鱼20万亩,可新增利润2.1亿元,发展渔业专用塘养殖面积30万亩,可实现利润6亿元,加上其他特色养殖等收入,可为农民增收25元。
7.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
据农业厅统计,1~9月,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上缴税金13亿元、促进农民增收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10.9%和12.5%。除烟草外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300亿元,同比增长7.9%,全省156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30亿元,销售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6.6%和3.7%。
三、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在2007年有74.3万贫困人口解决和巩固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2008年又取得了解决60万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温饱问题的可喜成绩。
1.政策措施
2008年3月27~28日,省委、省政府在会泽县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现场会暨社会扶贫表彰会议,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代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作了《认清形势,完善举措,创新机制,努力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李纪恒同志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客观地肯定了云南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科学地分析了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鲜明地提出了今后我省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紧紧瞄准贫困群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连片开发,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培训转移、异地搬迁为重点,加大对革命老区、“三江”沿岸地区、人口较少的民族地区、边境民族地区和特殊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2年底,解决和巩固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在实施连片开发、培植主导产业上取得重大突破,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同时,李纪恒同志还提出了云南扶贫开发工作要在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的主要措施:分类指导,在扶贫连片开发上取得新突破;强化产业,在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上取得新突破;改善条件,在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统筹兼顾,在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上取得新突破;提高素质,在培育新型农民上取得新突破;加大投入,在建立稳定的扶贫资金保障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副省长孔垂柱代表云南省政府提出了2008年重点要做好的八项工作:一是瞄准贫困群体,加快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步伐;二是突出产业扶贫,打牢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基础;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抓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着力攻坚克难,切实解决特殊区域和群体贫困问题;五是强化基础建设,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六是搞好易地扶贫,逐步改善特困农户生存环境条件;七是注重公共服务,全面发展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八是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动社会帮扶工作向纵深发展。
2.基本成效
2008年,全省围绕“解决和巩固5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完成9000个贫困自然村的整村推进,使扶持的贫困人口人均有1亩以上经济林果、1亩以上经济作物、1头以上出栏大牲畜,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0万人、新增转移50万人,其中培训转移就业40万贫困劳动力,实施扶贫异地搬迁3万人,确保贫困地区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各级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建设新农村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贫困地区农村工作全局,紧紧瞄准贫困群体,顺利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等扶贫政策,加大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使贫困地区农村向着“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的良好态势发展。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和云南统计局对全省8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贫困地区)8000户农村家庭居民的贫困监测调查资料表明,1~9月,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793.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5.9元,增长18.2%。
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
一是工资性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增幅比上年同期快5.3个百分点。1~9月,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60.1元,增加85.6元,增长22.9%,增幅比上年同期快5.3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的增加额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1.0%,增幅上升11.6个百分点,成为1~9月农民现金增收的主要因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农民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309.4元,同比增加62.0元,增长25.1%,对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2.4%,直接推动了工资性收入的增加,是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又一个亮点。其中在本乡地域内提供其他劳务收入人均280.6元,同比增加59.3元,增长26.8%;在国家投资基建项目得到收入增长18.8%。
二是贫困地区农民外出就业的工资水平提高,就业人数继续增加,外出从业收入快速增长。调查资料显示,1~9月,农民外出从业得到收入人均113.5元,同比增加21.6元,增长23.6%,对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5.3%。外出就业人数1893人,比上年同期增加78人。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务工经济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出台各种政策,加强对农民工经济利益的保护,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兑现较好。1~9月,贫困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人均134.1元,同比增加16.9元,增长14.5%,其中寄回带回的现金人均33.8元,同比增长20.1%。同时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由上年同期的851元/月,增加113.2元,达到964.23元/月,增长13.3%,对农民增收产生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是贫困地区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对农民现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1~9月,贫困地区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1156.0元,同比增加126.3元,增长12.3%,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达到64.5%,增加额对农民现金增长的贡献率为45.8%,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对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
四是贫困地区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现金收入稳定增长。1~9月,贫困地区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现金收入人均991.3元,同比增加118.0元,增长13.5%。其中:农业人均现金收入379.2元,同比减少43.3元,下降10.2%。农民出售农产品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减少46.5元,同比下降11.3%。全省80个重点扶持县有54个县农民出售谷物的数量不同程度下降,人均出售谷物的数量同比下降12.9%,谷物的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5.1%,出售谷物的收入同比增加6.6元。有37个县农民出售薯类的数量下降,人均出售薯类的数量同比下降8.7%,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5.4%,出售薯类的收入同比增加0.6元。人均出售大豆的数量增长34.5%,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9.9%,出售大豆的收入同比增加6.0元。27个县的农民出售油料的数量下降,人均出售油料的数量同比下降3.0%,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70.1%,收入同比增加6.3元。人均出售甘蔗数量同比增长17.4%,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3.3%,出售甘蔗的收入同比增加9.8元。人均出售烟草的数量增长29.7%,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35.0%,出售烟草的收入同比增加15.9元。人均出售园林水果的数量同比增长12.8%,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4.4%,收入同比增加4.2元。全省80个重点扶持县有42个县为茶叶主产县,1~9月,有24个县农民人均出售茶叶的数量呈下降趋势,龙陵、镇沅、勐腊、屏边、金平、红河、宁洱、麻栗坡、马关、巍山和泸水县出售茶叶的数量大幅下降,降幅都在60%以上,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出售茶叶的数量同比下降25.5%;全省80个重点扶持县农民出售茶叶综合平均价格暴跌64.0%,人均出售茶叶的现金收入减少94.4元,下降73.2%。林业人均现金收入95.6元,同比增加4.5元,增长4.9%。人均出售林业产品的现金收入同比增加4.3元,增长4.8%,其中人均出售板栗数量同比增长58.3%,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4.9%,人均现金收入增加0.6元,增长66.0%。人均出售松子数量同比增长193.8%,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30.4%,人均收入增加0.3元,增长283.3%。人均出售花椒数量同比增长42.6%,价格下降4.1%,人均收入增加0.9元,增长36.8%。牧业人均现金收入512.6元,同比增加157.8元,增长44.5%,人均出售牧业产品的现金收入同比增加156.8元,增长44.5%。其中出售肉猪及猪肉的数量增长9.7%,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0.2%,收入增加73.0元,增长31.8%。人均出售菜羊及羊肉的数量下降7.1%,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9.8%,收入增加1.1元,增长11.4%。人均出售肉牛及牛肉的数量增长9.0%,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9.8%,收入增加5.1元,增长9.0%。人均出售家禽的数量下降30.0%,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50.0%,收入增加1.0元,增长5.0%。人均出售蛋类的数量增长56.3%,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下跌12.7%,收入增加0.8元,增长36.5%。人均出售牛奶的数量增长25.3%,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2.9%,收入增加3.8元,增长41.6%。人均出售仔、幼、育肥畜禽和小动物122.6元,同比增加69.9元,增长132.7%。
五是非生产性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来自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出让无形资产净收入、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其他投资收益、各项政策性补贴等收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1~9月,贫困地区农民人均非生产性收入为176.9元,同比增加64.0元,增长56.8%,增加额对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3.2%,占现金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7.4%提高到9.9%,上升了2.5个百分点,是贫困地区农户现金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其中财产性收入为33.1元,增长34.5%;转移性收入为143.8元,增长63.0%。特别是各项惠农政策性收入延续了近年来的强劲增长势头。
在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消费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1~9月,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12.6元,同比增加145.4元,增长16.8%。一是用于食品消费支出增长27.7%,增幅上升7.2个百分点。1~9月,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用于食品的消费支出人均407.3元,同比增加88.4元,增长27.7%。食品消费变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外饮食消费迅速增长。1~9月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41.9元,同比增长35.1%,增幅上升15.3个百分点。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已占到整个食品消费支出的10.3%。二是衣着消费支出人均66.2元,同比增长11.2%;居住的现金支出人均181.7元,同比增长12.2%;用于购买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人均58.4元,同比增长14.8%;交通和通信工具支出人均为117.2元,同比增长7.8%;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80.1元,同比增长5.2%;医疗保健消费人均支出85.1元,增长19.7%;其他商品和服务人均支出16.7元,下降16.5元。三是财产和转移性支出人均为53.1元,增加3.2元,增长6.5%。其中农民人均交纳医疗保险1.8元,增长37.1%。
3.做法和经验
一是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了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强势推进,层层落实。扶贫开发重点县书记、县长切实负起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县乡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具体指导,解决实际困难,着力构建起了“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形成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扶贫工作新格局。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将扶贫开发作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建立起了“省级领导联系、机关单位挂钩、企业个人参加、外部力量援助”的社会扶贫工作新格局。
三是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扶贫的主体作用。贫困群众既是扶贫开发成果的受益主体,也是扶贫开发的实施主体,全省建立了群众主动参与的推进机制,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尊重主体意愿,向群众全面宣传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广泛吸收群众意见,组织群众参与规划制订,把贫困户的认定、扶贫项目的选定等权利真正交还群众,使扶贫开发真正实现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由政府定调子向群众自己说了算转变。组织群众参与规划实施,把扶贫规划的实施作为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内容,让群众充分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全程参与扶贫项目的实施、管理和监督,使扶贫开发真正实现由等、靠、要向主要依靠群众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转变。
四是积极整合扶贫资源。各部门积极发挥优势,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以扶贫资金为“黏合剂”,建立各种扶贫投入的联动机制,将各种资源有效地引导到贫困地区来,有效地发挥了不同渠道资源的综合效益。
五是强化督促检查落实。全省上下积极探索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将扶贫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同扶贫效果挂钩,一部分财政扶贫资金按照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配,体现公平;一部分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激励各地扶贫积极性。同时,完善了扶贫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坚持实行项目、资金和分配使用情况的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各级监察、审计、督查、财政部门也强化扶贫资金使用情况监测和跟踪检查,完善监督体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是建好队伍提高本领。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五好五带头”的要求,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乡村领导班子,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同时,进一步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充分发挥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和指导员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选派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到村委会工作,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并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报酬,改善了工作条件。广大干部特别是具体从事扶贫工作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扶贫工作的新发展、新变化,了解贫困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着力解决扶贫实际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四、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不富,国家难富;农民富了,国家才强大。近年来,中央及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切实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重视力度,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关注民生。在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保障下,农村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37.18元,比2006年增加441.64元,增长20.1%。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保健、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五类消费支出大幅增加,膳食结构、居住条件、高档耐用品消费明显改变。2007年底,家庭人均住房面积26.7平方米,砖瓦房、楼房、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面积增长均超过25%;食品等基础性消费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恩格尔系数由2006年的48.3%下降到2007年的46.5%。随着2008年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将达3000元左右。
1.农民的生活消费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全省2400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1~9月,我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471.2元,同比增加109.2元,增长8%。在生活消费中服务性消费占29.4%,比上年同期的30.9%下降1.5个百分点,表明实物性消费比例有所上升,这主要是食品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结果,八大类消费中,食品消费增长额占生活消费增长额的94.9%。
一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农民生活成本上升。1~9月,农民人均食品支出535.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3.7元,增长24%。其中,购买谷物,价格上涨数量增加,人均多支出14.3元;购买猪肉,价格上涨数量减少,人均多支出20.9元;购买食用油,价、量同增,人均多支出11.6元;购买蔬菜,价格上涨数量减少,人均多支出6.9元。
二是价格上涨的压力,使农民预期消费减少。1~9月,农民人均衣着支出90.5元,同比增长8.4%;医疗保健支出127.9元,同比增长4.2%;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85元,同比增长8.4%;居住支出324.2元,同比下降6.2%;交通通信支出169.1元,同比增长7.8%;文教娱乐支出107.2元,同比下降5.6%;其他消费支出31.5元,同比增长7.7%。显然,由于食品消费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农民衣着、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小幅增长外,居住条件改善、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出现小幅萎缩,农民消费预期观望特征明显。
2.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对全省40个县2400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7年底,我省农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30.3台、电冰箱8.4台、彩色电视机84.1台、摩托车27.3辆、影碟机49台,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移动电话、热水器、电脑、汽车等也开始进入了农民家庭。2007年底,我省农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69.8部、热水器19.7台。
3.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稳步前进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并下发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测算方法,我们对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小康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7年云南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20.7%,云南农村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了五分之一的路程,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的宏伟目标任重道远。
一是经济发展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6.3%,比2006年提高6.5个百分点。在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三项指标中,2007年云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34.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1%。200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8元(2000年不变价),同比增加146.4元。农村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64.5%,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为19.8%。根据全面建设小康收入标准,农民可支配收入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7%,比上年的-6.5%提高3.8个百分点。2007年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为64.5%,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00%。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为19.8%,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0%,比上年提高23.2个百分点。
二是社会发展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64.1%,比上年提高了12.1个百分点。从社会发展的四项指标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快速,全省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5.6%,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4.5%,比上年提高57.2个百分点。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覆盖率为4.5%,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4.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每万个农村居民拥有的农业科研人数为1.8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26.7%,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基尼系数0.38,达到全面小康标准,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程度仍然保持在合理区域,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00%。
三是人口素质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36.4%,比2006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云南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提高农村人均受教育水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反映人口素质的两个方面看,2007年,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6.6年,实现程度-50%,比上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0.5年,与上年持平,实现程度仅为18.2%。
四是生活质量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41.7%,比2006年上升了12.4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居住环境不断改善,信息化程度稳步提高,促进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从反映生活质量的四个方面看,2007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6.5%,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27.8%,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居住质量指数为39.5%,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37.7%,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农民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为5.3%,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62.2%,同比提高6.6个百分点。农民信息化程度为43.7%,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49.1%,同比提高24.1个百分点。
五是民主法制方面。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96%,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从反映民主法制的两项指标看,由于各地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了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2007年,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为85.0%,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100%。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83%,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92%,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六是资源环境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的实现程度为38.8%,比上年下降了54.4个百分点。从反映资源环境的三项指标来看,200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0%,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100%。全省耕地变动幅度-0.1%,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33.3%。万元农业GDP用水量1657吨,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为85.7%。
根据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所包括的以上六个方面的18项量化指标计算,2007年,云南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6.3%;社会发展方面小康实现程度为64.1%;人口素质方面小康实现程度为-36.4%;生活质量方面小康实现程度为41.7%;民主法制方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6%;资源环境方面小康实现程度为38.8%,除资源环境方面小康实现程度有所下降外,其他五项均比2006年有了新的提高。
五、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展
2008年,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动下,我省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1.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
全省全部免除了610万名农村、县镇、农场学校学生和城市学校农村户口学生的学杂费,免学杂费比例占全省63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95%;对其中261万名贫困学生提供了国家和地方课程免费教科书;筹措6亿多元的资金,再次提高了201万名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大力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圆满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率达到100%。
2.加快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3222万人,参合率在90%以上。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开始,我省就坚持做到与全国同步统一补助标准,从2003年人均20元,提高到2008年人均80元,其中88个贫困县和边境县的补助全部由省级承担。全省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惠民措施和政策,调动了群众参合的积极性,在方便农民群众就医的同时,也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安全运行及就医群众及时获得补偿。目前,全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受益人数达4038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率为73.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有病及时就诊,减少了“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全省逐步形成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流向。
3.建立完善了符合农村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
2008年,全省全面启动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到9月底,全省农村“低保”对象达254.13万人,仅省财政就筹措下拨“低保”资金116760万元;累计支出资金1476万元,资助146.1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资金4634万元,救助了农村困难群众6.5万人次;对22.1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省财政按每人每月均60元发放补助资金,目前全省各地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实际保障水平,最高的每年达到了2880元。共下拨农村敬老院建设资金10714万元,已建成21所,在建31所,完成图纸设计23所,其他的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4.建设了一大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设施
2008年,我省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使全省通电自然村占95.3%;通电话自然村占83.2%;能接收电视节目的自然村占89%。以“改路、改水、改电、改房、改厕、改厨、改厩”等民生问题为主要内容,启动实施了村容村貌整治工程,10000多个昔日“天干土飞扬,下雨变泥塘”的村子,今朝“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旧貌换新颜。实施了“边疆民族健康工程”,全面建设了6000个行政村卫生室业务用房。
5.加快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2008年,我省以解决山区缺水问题和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微生物病害等水质问题为重点,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年省级财政共安排了7700万元用于建设农村供水设施,改善和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截至11月底,全省10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自2005年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全省已有686万农村人口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饮水安全工程还优先解决了血吸虫疫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6.整村推进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自2006年我省实施整村推进以来,整村推进项目覆盖了16个州市123个县,使85.16万户349.53万人受益。2006年至2007年,全省共解决了140.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8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近2000元。预计至今年底全省将完成2.4万个整村推进建设任务。2006年以来,全省在整村推进项目上共投入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18.55亿元;2007年整合部门资金达6.46亿元;2008年整合部门资金达8.67亿元。坚持以整村推进为平台,把村内综合治理和村外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培植扶贫产业带,加大基础设施、社会公益设施建设力度,结合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切实做到山、水、林、田、路整体推进。三年来,整村推进项目共完成了安居工程改造10.9万户、基本农田28.7万亩、沼气池10.6万口、节能灶16.7万口、农用沟渠2200余条4759公里、“五小水利”工程4万余件,解决了116万人和92.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村间道路硬化930余条29万公里,进村公路建设3800余条1.6万公里,建成科技文化活动室2475间,卫生室780所,地面卫星接收站5583座。新增经济作物62.2万亩、经济林果163.8万亩、大牲畜49.2万头,为贫困群众持续脱贫奠定了基础。
六、当前云南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2008年农村社会经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但是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7.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1;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634.0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96.1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36:1。也就是说,从1978年到2007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1扩大到了4.36:1。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由于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再加上年久失修,造成塘、库、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基础设施薄弱,影响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现代农业。许多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时间、建设条件、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水库存在病害。这些病害水库有的坝体渗漏,有的坝肩滑坡,有的设施损毁,有的涵管断裂,已不能正常蓄水。由于病险水库多,病险严重,库容降低,功能萎缩,使得农业抗灾能力弱化。
三是茶叶等农产品价格暴跌,凸显特色农业生产与销售市场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我省共有400余万亩茶园,茶农近200万户,今年茶叶产量有望超过17万吨,但是茶叶市场却突然出现了价格大幅下跌,市场销售困难的问题。茶叶价格暴跌,直接影响到全省近四分之一农户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等农产品价格的问题凸显出云南特色农业生产技术、销售市场亟待进一步规范,必须防止恶意炒作。
四是财政对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依然较弱。为确保粮食、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基本供给,中央和省级财政近年来在粮食、生猪等产业上的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对于在我省农民增收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蔬菜、天然橡胶、肉牛肉羊等优势产业,财政的支撑能力依然较弱。由于缺乏财政投入,势必影响优势农业产业提升,进而影响相关农产品的基本供给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五是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农民增收。2007年以来,我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连续24个月持续上涨。2008年1~9月农资价格累计上涨18%,并且十个农资类别价格都在上涨。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利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不利于农民稳定增收。
六是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诸多难题。首先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而且分散在各部门,而农村特别是边疆民族贫困农村自有财力严重不足,无法靠自身能力来加快建设;其次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自发建设的热情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出现上层热、中层温、主体冷的现象;再次是各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比较注重抓硬件建设,而忽略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养以及农村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建设。
七是自然灾害呈重发态势,动植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今年以来,我省气候异常,干旱、雨雪冰冻、洪涝、风雹等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据农业厅农情统计,上半年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3446.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665万亩。其中成灾1716.6万亩,绝收479.6万亩,比上年同期分别增加1236.6万亩和428.6万亩。因灾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95.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73.1亿元。其中,干旱灾害损失24.04亿元,雨雪冰冻损失62亿元,洪涝灾害损失5.83亿元。10月31日至11月4日,楚雄、昆明、临沧、红河、大理、普洱、昭通、保山、玉溪、德宏、西双版纳等11个州市又发生了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共造成126.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0人、失踪43人、受伤10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6.08万人;民房倒塌1526户6187间,损坏18467间;农作物受灾52929公顷。全省共有36条公路受损,公路坍方2178处,3座桥梁、504道涵洞不同程度受损;小型水库受损11座,堤防受损188处,堤防决口27处,坝塘受损21个;损毁通信设施19座,损坏电力设施230座。洪涝、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全省4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同时由于气候变化,近年我省农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防治次数增加;稻瘟病、白叶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普遍发生;文山、红河、版纳、普洱、昭通等地州鼠灾较重,对全省农业生产影响极大。据有关专家估计,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损失的影响可能会上升到10%~15%。此外,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有发生,对全省畜牧业的安全与发展形成了比较大的威胁。
从稳定全省的基本农产品供应,尤其是从实现我省的粮食安全来说,我们存在的困难一方面是农业的生产水平低。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高稳产农田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10个百分点,全省2/3的耕地还在靠天吃饭。每一个农业从业人员所生产的粮食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60%,所生产的牛奶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0%左右。另一方面粮食增产的潜力却不大。主要原因一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产的潜力有限;二是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种粮的比较收益下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降低;三是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四是水、土等农业资源减少。
七、2009年云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初步展望
2009年,是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乃至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扩大,也将是云南农业和农村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
1.2009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三大问题。
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根据2008年10月份的数据,国际市场上,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价格与9月相比都有较大幅度下降。我国市场上,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也在不同程度地下降。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农业的比较效益将会随着农产品价格下降,逐步走低,由此可能出现新一轮农产品难卖的问题,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走低,会给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二是农村就业和其增长局面趋于严峻。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美经济衰退的阴影越来越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也十分明显,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大幅下滑,使许多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农民工失业首当其冲。从国家相关部门最新的调研数据来看,目前我国1.3亿农民工中,有5%~7%已经提前返乡。从我省的情况看,昭通市已经有10万农民工由于失业而返乡。而我省农民收入结构中,20%为外出务工的非农业收入,农民新增收入中,又有20%来自于非农业务工增收。因此农民工外出就业形势的不利状况将给2009年农民增收带来很大困难。
三是质量安全事件对农民、农业产业的冲击不可低估。以奶粉事件为例,农产品质量问题不仅损害人民健康,还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民族品牌、国家声誉受到极大损伤。根据最新的数据,直至2008年11月10日,我国国产奶粉、国产液态奶的产销率仍只分别达到过去正常水平的60%和80%。可见质量安全问题对整个农产品行业的冲击之大。农户分散、个体经营规模小、生产过程标准化难、生产监控难,加上多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等,这些都是造成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
2.2009年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机遇
一是全省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带来的利好。虽然欧美经济衰退的阴影越来越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也十分明显,但这并不表明云南经济增长已受到严重影响,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云南当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分析,2008年1~9月,我省完成GDP3885.28亿元,增长11%,增幅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1540.41亿元,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增长21.3%,“三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财政收支增长较快,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2.1%,一般预算支出增长32.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1.5亿元,增长22.8%;金融信贷稳定增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54.96亿元,增长16.5%,各项贷款余额6452.77亿元,增长15.3%;外贸进出口总额78.7亿元,增长27.6%;实现旅游总收入478.89亿元,增长14.2%。同时,在刺激内需方面也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一方面我们城乡差距很大,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项目可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还比较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还需要持续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和环境治理投入。另一方面,我省财政状况比较好,有刺激内需的力量。这些利好的环境,将会为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为防止经济增长大幅下滑,国家近期已经或准备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包括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减免企业税费,提高农民和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医疗、社保、教育和保障性住房等财政投入,以刺激消费,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同时保持资本市场稳定。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助推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土改新政策将再掀农村改革新浪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重大农村改革政策,新政策的出台将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题,而农村金融方面由于税收明确和财政扶持有较大突破。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能使两年前开始的给农民减税和增加社会保障的努力进一步深入下去,而且带给传统农业效率更高的生产模式和现代组织方式,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3.对2009年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展望
结合当前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形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判断2009年云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仍然会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粮食生产:随着科技种田水平的提升,水稻、玉米良种补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等,都有利于2009年的粮食生产,特别是国家最近出台的2009年粮食最低保护收购价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每公斤再提高0.11元的政策,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最新对农户秋冬农作物种植意向的调查,在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刺激下,今冬明春全省农户安排秋冬播农作物种植面积将全面增加,夏粮、油菜子、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均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2009年云南夏粮面积有望达1706.25万亩,比2008年增加53.7万亩,增3.2%,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在政策和市场的拉动下将稳步增加,预计200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将比2008年增产2%左右。
畜牧业:由于畜牧业是云南促进农民增收、保障“菜篮子”的重要产业,各地会继续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规模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等的扶持力度,2009年畜牧业将保持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生猪存栏、出栏、肉产量等畜牧业主要指标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稳定增长。
农民收入: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会进一步升温。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俄发表的演讲中指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适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并将坚决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他同时强调,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我国将把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摆在突出的位置。再从2008年中央对“三农”的投入来看,中央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之大,史所罕见。在中央财政年初安排“三农”支出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在春耕生产关键时期,再增加农业投入252.5亿元,直接补贴给农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补贴”资金达到1028.63亿元,比上年翻一番,资金拨付时间也比上年大为提前,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09年,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第一年,我们认为中央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会进一步增大,我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投入力度也会明显增加,但考虑到当前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预计200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在8%左右。
八、对我省2009年农村发展的建议
我省2009年农村发展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保障基本农产品的供给,尤其是粮食的供应以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从保障基本农产品供给来说,我省的粮食生产在1993—2007年的14年中,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粮食供给实现了由长期依赖省外调入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重大转变。但即使如此,我省的粮食自给率仍然仅为90%左右,自求平衡的水平仍然比较低,稻谷、优质小麦及油脂等主食品种的供求仍有较大缺口。并且,随着人口特别是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逐步减少以及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全省的粮食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趋势,粮食供给不足、供求平衡偏紧将成为我省粮食安全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根据有关数据,按照人均占有粮食不低于400公斤的粮食安全衡量标准测算,到2012年、2015年、2020年全省粮食需求将激增到1930万吨、1980万吨、2100万吨左右,即使在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前提下,按2005—2007年云南省粮食总产平均增幅测算,预计到2012年、2015年、2020年云南省粮食总产量分别为1610万吨、1649万吨和1717万吨左右,粮食供需缺口将分别达320万吨、330万吨和380万吨以上。在这种态势之下,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供给不足、供需平衡偏紧将成为我省粮食供求的基本格局和特点。为此,我们建议:
1.通过制度安排,确保种养殖业获得社会平均利润是根本
无论我们强调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投入的绝对数和增长率有多高,对农民来说,他只算一个账,就是比较他自己从事粮食种植、牲口养殖和经济作物种植、外出打工等不同的收益率和可能性。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政府对种养殖业的补贴以及粮食、肉类价格上涨的利好,部分已经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所抵消。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农民尽量找外出打工的机会,或者倾向于种植茶叶、橡胶、核桃、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而把粮食种植和牲口养殖交给老人去做,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家庭生活的保险和方便之需,或者是没有其他门路的不得已的选择。从长远来说,必须从制度安排上保证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民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其途径可能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或稳定,或者是政府补贴的大幅度增加,否则我省基本农产品供给偏紧的状况将在长期内得不到根本改变。
2.调整战略,在新的平台上实现我省基本农产品的供给
就是一方面要看到我省种养殖业生产水平低、增长潜力小的现实,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我省发展特色农业、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广阔前景。因为从国家战略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关系要求来看,在未来的国家功能区划分中,我省必定属于限制大规模进行自然资源开发的区域,其目的是要贡献于国家的生态安全,保护好“亚洲的水塔”和“东南亚的屋脊”。传统的规模化、标准化的“石油农业”之路在我省是行不通了,而只有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依托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或者说一定要探索在生态保护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形成种养殖业的新平台,如大力发展有机蔬菜、天然林副产品、有机药材、生态旅游、多民族文化旅游、农业实验与研究等这样一些无公害、环境友好、价值更高的产业,再将收入用来交换一些普通的粮食和畜产品,其可能性也是有的。在现实中这种实践已经初露端倪,如西双版纳的茶农和胶农,临沧的茶农,思茅的茶农和林农,大理的核桃种植户,丽江和香格里拉的旅游户等,它正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发展思路,而转变成“增收才是硬道理”的新思路。
3.大力开发和扶持环境友好、成本低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农村发展技术
现在主要在农村发展的技术如化肥、农药、配合饲料等,其作用是增加产量,保证解决温饱问题。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如增加农业成本,对环境和健康有害,增加人类对这些技术的进一步依赖等,同时与我们建设生态农业和环境友好农业的战略相悖,甚至在破坏我们天然产品的优势,如在药材种植中大量施用化肥,增加了产量,却改变了药材的性状,最终价格下滑,毁了这个优势产品,比如给野生的干巴菌、鸡、松茸施用化肥等。必须改变这种趋势,而支持另一种趋势的农村发展技术,如沼气、小水电、作物病虫害的天然防治、有机肥、混农林业、林下种植养殖、绿色建筑等,逐步实现在生态良好和农业高效之间的良性互动。
从稳定农村社会来说,我们要看到新时期农村社会的一些潜在性矛盾,如果不提前关注和处理这些矛盾,将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社会冲突。如何防范这些潜在的、可能的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特提出以下建议:
1.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尊重农民的意愿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在少数官员政绩思想的驱使下,甚至在农民增收的强烈要求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是必然的,但工作要有一个过程,方法要以宣传、教育、示范和自愿为主,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演变成强迫命令,使好的心愿办了坏事。农民是现实的,也是理性的,他们有自己的考虑,也有自己的家庭实际,作为农村工作的领导者,我们不能总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去替农民做主,而要多宣传、多示范,农民接受可能有一个过程,但要相信,好的东西总是会被农民接受的,农民不笨不傻,他们只是承受风险的能力低,所以决策比较审慎,但一旦农民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往往具有长远的持续性。
2.在“公司+农户”的制度安排中保证农民自愿并保障农民的合理利益
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能人、大规模开发几乎成为农村发展的固定模式,实践证明在一些地方也是卓有成效的,但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少数官员可能与开发方结成利益共同体,然后诱导甚至强迫农民进入有利于开发方的合作框架,表面的理由是说农民需要教育,或者说对农民来说“有总比没有强”,但其持续性较差,矛盾激化是迟早的事,对投资者的长期安全也是不利的。解决之道是要改变仅仅把农民作为土地和劳动力提供者的观念,而应该把农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比如一个投资者可能通过与政府官员的“特殊关系”低价租到林地,自己投资造林,然后聘请农民作为管护的劳动力。另一个投资者与农民合股,农民出土地,公司投入种苗和劳务费,有收获时四六或五五分成。从表面来看,前一个投资者因为通过关系,收益最大化,但后一个投资者因为具有群众基础,其投资风险几乎为零,长期收益并不比前一个差。
3.在重大项目的征地和移民过程中确保农民的可持续性生计和文化要求
在我省的城市化和大开发、大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征地甚至是移民的问题,目前人们较多地关注移民的房屋和基本农田需求,但实际上应该综合考虑移民的可持续性生计,还应该包括林地、教育、医疗、生产技艺、社会网络、心理等。不能简单计算被征用土地的经济价值,而应该考虑移民到了另一个地方新的生计资源的综合和长远需要。否则就会出现移民仅仅能够住好、吃饱,而没有发展空间的问题,甚至形成上访的顽疾。
4.在土地使用权自由流转的过程中确保不出现农村自然资源离穷人越来越远的趋势
从政策上来讲,今后将会越来越鼓励农地和林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性资金进入农村,这应该是农村发展的契机,但同时也意味着一些农民尤其是贫困的农民可能会因为生活一时之急需而把自己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出去10~50年,而且这种流转并不意味着贫困农民是因为有其他发展选择而作出的理性决策,而仅仅可能是生活中出现了急需,比如孩子上学、家人生病等。一旦流转完了,可能他就开始后悔,或者去想其他办法。比如前几年西双版纳橡胶价格猛涨时,一些外地投资者向当地人主要是穷人购买橡胶园,穷人用所得渡过了家庭难关,但没有了劳动对象,就又悄悄地向国有林进攻,开辟新的胶园,给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更严重的是会使农村珍贵的自然资源离穷人越来越远。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