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在公平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的集约化及有机性经营

在公平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的集约化及有机性经营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情况下,2006年被列为西双版纳州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村。虽然被确定为“百村”试点村,但曼杭混农业生产和村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2004年春节前,时任村委会书记的岩帕与曼杭混村民小组长一起去勐遮镇的另一个村买鱼。这时,两人看到了附近村庄所搞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在公平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的集约化及有机性经营——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杭混组

崔江红

一、新农村建设概况

1.村庄概况

曼杭混村民小组隶属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是一个纯傣族自然村,位于国道214线佛双桥旁,距县城1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是连接乡镇与县城的一个重要交通点。全村有131户683人。拥有耕地3617.6亩,其中水田1587.6亩,甘蔗1199亩,茶叶231亩。全村以粮、蔗、茶为主要产业。2007年末,全村农业总产值达112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0元。村民共拥有轿车4辆,拖拉机130辆,摩托车130辆,117户村民建盖了砖混结构楼房,家家户户安装了座机电话,拥有手机128部。

2.新农村建设背景

曼杭混地处平坝,农业生产资源充裕,条件优越,交通便捷,信息畅通,自2000年来,曼杭混村民小组率先对全村进行了统一规划,并着手修建了文明路,创建文明村。仅2000年一年,通过群众筹资,政府补助水泥的方式,全村就投入63.65万元,将村内道路铺设成水泥路,绿化村庄3000平方米。2003年,又筹资18.5万元,接通了自来水。1999~2002年,曼杭混村民小组,被县文明委评为“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先进集体,2001年,被镇党委评为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2002年,被县信用联社评为“信用组”,2002年10月,被县文明委评为县级“文明村”,2002~2005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2005年10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在这样的情况下,2006年被列为西双版纳州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村。以通过试点示范,带动附近村寨建设。

虽然被确定为“百村”试点村,但曼杭混农业生产和村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内部贫富出现分化。主要原因是承包田几十年不动。原来承包到户时,是按人均2亩的标准进行分配的。在承包到户后,一些勤劳的村民自己将原来的一些烂坝塘、土堆改造成田,自己所拥有的土地成倍增加。部分村民承包的田只有6亩,但自己私开的就达10多亩。这些村民由于拥有较多的耕地资源,在村内提前富起来。而另外一部分群众,由于承包到户时人口少,分到户的田地也少。后来人口增加了,又分了家,现在人均占有的耕地相对较少,这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出现了困难。另外,由于农田高低不平,田块分散,村民生产管理不便,机械化耕作也不方便,曼杭混新农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建设的。

3.新农村建设思路

在被确定为西双版纳州“百村”试点后,如何建设新农村,怎样解决村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成了摆在曼杭混村干部及全体村民面前的实际问题。在村民自己探索发展思路的同时,各级政府因为曼杭混是“百村”试点,也介入到曼杭混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来。根据试点村的统一要求,曼杭混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与村委会共同制订了“勐遮镇曼恩村委会曼杭混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规划(2006—2010)”,规划从曼杭混村民小组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曼杭混村民小组的区位、产业发展现状、公共事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渠系破损严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低,电力设施容量小等;二是农业组织化水平低,曼杭混水稻产业虽然有一定的规模,又有甘蔗和茶叶,但专业化合作组织的组建刚刚起步,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三是农民文化程度低,科技素质不高,全村没有一个具有高中文化的农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也只有47人;四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没有积累,村里公共事业发展仅仅依靠上级的支持,缺乏自我发展的后劲;五是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村内没有公共的科技培训场所和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六是村容村貌还不够整洁,农户庭院环境卫生较差,清洁能源使用率低,垃圾没有固定的处理设施。而摆在村干部面前最现实的还是农田生产和村庄分化。因此,在分析自身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后,曼杭混村支委和小组在村委会的领导下确定了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重新分配承包田,进一步完善村内主次干道和公共设施建设,实现村寨绿化、净化以及重视孩子教育,完善民主管理的发展思路。

二、新农村建设内容

(一)农业综合开发

针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实,曼杭混村民小组制订了以土地来整合、改善水利条件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得到了镇政府、县农开办的支持,曼杭混村民小组新农村建设也以此为主要内容开展起来。

1.过程

曼杭混村民小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立项与开展是一个村民提出需要,政府解决村民需要的过程。2004年春节前,时任村委会书记的岩帕与曼杭混村民小组长一起去勐遮镇的另一个村买鱼。看到村民将鱼放在收割后的稻田中养,而在鱼塘埂上还种上小米辣。就问村民:“你们这样做能不能搞得吃?”(这样做有没有赚头,能不能赚钱)接着又问鱼苗怎样,村民告诉他们,他的鱼苗每条1元钱,在3亩的鱼塘中共放了300条。也就是从9月稻谷收割后到次年春节前即2月左右打捞,当时他只捞了110条不到就已收入700多元,剩下的近190条还没有捞,捞完鱼,至少有1500元左右的收成。

通过这件事,两人就想到了养鱼。回家后,两人商量,要是曼杭混那些不能种田的烂坝塘能够改造成养鱼塘,那就太好了。这时,两人看到了附近村庄所搞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两人就想,曼杭混的烂坝塘种不了庄稼,一些高一点的土堆上也种不了,要是能够搞到这样的项目,将村里的土地进行平整,村里的土地利用率将大大提高。别人都能搞到这样的项目,曼杭混也应当能搞到。结合现有的实际:烂坝塘多,不能灌溉的土堆、高田多,稳产水田也占一部分,两人想如果能将曼杭混的耕地都改造成鱼塘、甘蔗、水稻三种田,不仅土地利用率提高,而且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于是两人去农开办咨询,跟农开办的领导说曼杭混土地分散,管理不善,想搞土地平整项目,是否有类似的项目。农开办的领导说有类似的项目,但要征得群众的同意才行。于是两人回村后先召开村内骨干会议(精英会议),也就是平时在村里做事多的群众干部会议,包括妇女、水利、教育等委员(曼杭混村民小组除了支部书记、小组长外,还设有教育委员、妇女委员、水利委员等)。在会上跟与会人员说想把村里原来的烂坝塘改造成鱼塘,把村里的耕地打散重新分。在村骨干会议上通过后,又召开了党小组会议,接着召开50岁以上老年人会议,在得到老年人同意后,召开群众大会。向村民讲述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就是:先将现有承包到户的田地收归集体,对其进行统一改造,改造后再重新分。在征得村民的初步意见后,村委会与曼杭混村民小组于2005年共同向镇政府进行了汇报。开始,镇里认为这种做法与承包权30年不变不相符,最初没有同意。最后,村里向各级领导讲述了曼杭混村民小组的现状: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烂坝塘闲置,其他的耕地分散,每户好几块,管理和栽种不方便;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长期不动田,现在有一些人口增长过快的家庭人口多,耕地少,没有田种,长期下去对曼杭混村的和谐村建设不利。最后,县农开办和镇政府都同意了曼杭混村民小组的请示,但有一点,必须得到全体村民的同意才能进行。县农开办也指出,只有全村群众都同意,才能帮助曼杭混村民小组申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在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村委会和小组做了进一步的详细工作。会议是上次会议流程的重复,即骨干会议、党小组会议、老年人会议、群众大会。但在这次具体工作过程中,有几户私开田地多,人口减少的农户不乐意了。这个时候,村干部将这些人家的老年人召集到缅寺内开会,村干部对他们说:“不要计较,你家多出来的土地最终还是分给我们的娃娃,你想,你家现在是人少田多,但如果你的儿子结婚生子,你们家就要分家,孙子更要分,要是不分田的话,你们家的田最后人均就会变少,所以,最后还是分给我们的娃娃;另外,你看,那些田少的没田种,收入少,他们去偷,去抢,最后还不是丢我们曼杭混的脸。”老人们听了觉得有理,但又觉得如果只是这一次调整,过后长时间不调整,那么,家里新增了人口怎么办?村里觉得这也是一个问题。于是最后决定三年一次小调整,以解决新增人口的农户对田地的需要。老年人听到后,觉得这样可行,也就同意回去做年轻人的工作,同意将土地调整后重新分配。于是,全村在群众大会上通过了土地调整重新分配的想法,全村131户都按了手印。在得到全村村民支持的情况下,村委会和村小组再次向县农开办提交了报告。在县农开办的协助下,曼杭混村民小组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220万元,最后,村民再投工投劳及集资60万元,项目于2006年底至2007年4月执行。

2.具体做法

曼杭混村民小组农业综合开发涉及全村2000多亩耕地的调整与整治。配合原来的想法,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执行过程中,曼杭混村民小组把近600亩烂坝塘、地势低洼的片区挖深,作为稻鱼共生田,全村共挖了133个3.3亩的鱼塘,现有鱼塘面积441亩(多出来的几个,主要是为了满足村民人口增加,户数增长的需要,作为承包田包给村民)。在稻鱼共生田(也就是鱼塘)边留有近4米宽的坝埂,供村民种植蔬菜。在稻鱼共生田内,村民每年3~4月将秧苗栽上,到了8月开始收割。在秧苗成长过程中,为了养鱼时不将鱼毒死,也不用农药。而为了保持生态养鱼,也不施用化肥。到了9月,村民将稻谷收割后,稻根继续留在田里,大部分村民将稻草也堆放在田里,这个时候,村民将排水口一堵,田里水涨起来,就开始放鱼苗。鱼苗放养的数量一般每亩不超过300条,因为超过300条,田里的稻根就不够喂养了。在鱼的成长过程中,它们将稻根和稻草逐渐吃完,分解到田里,作为来年水稻种植的肥料,田里不用再施用化肥。如此反复,稻鱼共生田就成了生态田、环保田。

接下来,将原来难灌溉的农田改造成甘蔗田,将原来用来种植甘蔗的200亩山地、坡地改造成良种茶园。最后,将原来排灌方便的耕地改造成优质稻生产田。在改造过程中,曼恩村委会支书岩帕和曼杭混村民小组组长岩帮身先士卒,带头将自家的水田交归集体,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建设,项目完成后再重新分配(岩帕家原有水田32.8亩,岩帮家原有水田25亩,按人均分配后,岩帕仅分得18.2亩,岩帮分得13亩)。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就不再有怨言。最后,项目按照“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设计思路,在田间铺设了2100米机耕路和1820米排灌渠。

在改造完成的基础上,以产业增收的潜在价值为基础进行重新分配耕地。在人均2.3亩的前提下,首先做到每家每户一个鱼塘,一条鱼塘埂,鱼塘埂宽1.5米到2米,面积大概有0.4亩左右,在鱼塘埂上,农开办协助引进了桃树和沉香种植,每条埂上可种2~3棵桃树,2~3棵沉香树;同时,村民还可以在上面种植蔬菜。接下来,保证每人0.6亩的甘蔗地。每户扣除3.2亩的鱼塘和每人0.6亩的甘蔗地后,如果总数还没有达到人均2.3亩的标准,再分优质稻田。项目执行结束,全村形成了441亩“稻鱼共生”生态示范基地,742亩“吨糖田”,600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二)村内基础设施

除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所进行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外,曼杭混近年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上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早在2000年,全村就筹资63.65万元,硬化了村内道路,使全村主次干道10余条,7570米道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2001年,筹资7.5万元,村民投工投劳修建了175平方米的社公用房,并配置了音响,购置了架子鼓等设备。同时,建立图书室1个,现存有图书600多册。2003年,又筹资18.5万元,接通了全村的自来水。2006年,被列为西双版纳州“百村”试点村后,通过政府和村民集资,筹资19.56万元,村民投工投劳新建了篮球场、戏台、老年门球场等活动场所。2006年,引进种植红花350棵,小叶榕260棵,对村庄进行了绿化。2007年,每户出资200元,完成了电网改造。

另一部分是农户家庭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上,傣族住的都是“垛木房”,人住在楼上,牲畜养在楼下,家里不建厕所。近年曼杭混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为了改变村民传统的生活习惯,使村民生活在一种更加干净整洁的环境之中,各级政府及村小组通过“以建促教”,大力实施改厕工程。除村集体修建公厕外,2004年,政府补助每户4包水泥,鼓励村民在自己家里修建厕所。

(三)环境卫生整治

环境卫生维护是曼杭混保持干净整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公共环境及家庭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曼杭混分别从两方面进行环境卫生维护。一方面,小组出钱请老年协会来维护,每年付给老年协会5000元,老年协会按规定每天早晚各打扫一次,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但具体执行下来,每天早晚各一次没有必要,所以就改成现在的每隔两天进行一次大扫除。另一方面,小组制定“曼杭混村民小组环境卫生维护制度”,规定村民不得在村寨内乱扔垃圾,乱倒污水和废弃物,必须倒在垃圾池。如果有村民违反,影响不大的,村干部将对其进行口头批评教育,如果严重,村里将对其进行经济处罚。

(四)教育

曼杭混小组适龄儿童170多人,虽然都在接受教育,但教育滞后仍然是曼杭混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村干部一致认为,教育落后使农业科技的推广受到影响。因此,重视教育成了全村人的共识。如何发挥集体的作用,推动全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了村干部都在考虑的问题。最后,村里在两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方面是接送和督导小学生上学;另一方面是实行奖励制度,鼓励学生上进。

因为集中办学,曼杭混的小学生都必须到4公里外的村委会去上学。来回路途远,家长担心孩子路上的安全,如果每户都送孩子上学,既没有必要,又影响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下,村干部想到了集体接送孩子上学。在集体收入增加的前提下,曼杭混村民小组设立教育委员,每年发给他1200元的补贴,他就负责上学前将全村要去村委会上学的孩子一起送到学校,放学时,再将孩子们一起接回家。如果哪户人家的孩子没有去上学,教育委员就要到这户人家去询问原因。通过这样做,村民就不用再担心孩子上学途中的安全,可以放心地参加劳动。

在奖励制度上,村里规定,对每位考上高中,在镇里上学的孩子以及考上州里高中、中专的孩子,每人每年给予500元的补助,算是对其努力学习的奖励。对考上大学,在昆明或其他地方上学的孩子,每年给予2000元的补助,算是奖励。通过这些措施,曼杭混村民小组初中入学率及巩固率均达到100%,这在一般傣族村寨很少见。

三、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的评价

新农村建设以来,曼杭混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村民对以农业综合开发为核心建设新农村都持有自己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评价、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评价两个方面。

1.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

在承包田回收重新分配上,村民普遍认为对全村来说是好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了村庄和谐。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曼杭混村让人多地少的群众在重新分配中,按人口得到了与其他群众一样多的耕地。这样,群众就不会因为没有田种,没有收入而去偷、去抢,也就不会再丢曼杭混的脸。按村干部的话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鱼塘,你要是还去偷鱼,不如拿根绳子上吊算了”,田地均分后,村民也就不再存有嫉妒心理。

二是方便了管理。村民认为:农业综合开发前,承包到户时是按好、中、差三等土地来分配,村民大多拥有多块耕地,再加上自己开挖出来的田地,虽然耕地面积大多是10亩左右,但一般的农户都有七八块耕地,多的有20多块。这样,给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方面是由于土地的质量不同,如地势低洼的田地不需要水,但水排不出去。地势高一点的旱地,需要水时又灌不进去。另外,一户水田被七八户水田包围,别人开始栽秧时,你就要赶快栽秧了,要不,其他农户栽完秧,你就不好灌水。另一方面是甘蔗和水稻种植发生了矛盾。邻近两块田中,一户种上了甘蔗,另一户种水稻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甘蔗不需要水,但水稻需要的水分大。水稻灌水就会影响到甘蔗的生长,进而影响到蔗农的利益。最后,由于灌溉沟渠长年失修,栽秧季节仅灌水就要1个月。所以,每到栽秧季节,家家户户为了尽快栽上秧,村民白天晚上都去堵水,争水事件还时有发生。

现在就不同了,全村耕地除了茶园外只有三片,一片是稻鱼共生的鱼塘,一片是水稻,一片是甘蔗。每家每户只有3块田,日常管理方便。经过改造后,甘蔗田地势高,水分少,水稻和稻鱼共生田容易灌水。另外,经过改造的沟渠放水更快,全村栽秧时灌水从原来的1个月缩短到现在的10多天,村民也不用再为堵水烦恼,争水事件也没有了。

三是增加了收益。曼杭混村民认为农业综合开发增加了他们的收益,在增加了集体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私人的收益。集体收益增加主要体现在因为将原来的一些不能种植的土堆推平,烂坝塘填平,曼杭混新增耕地900多亩。在耕地增加的情况下,曼杭混可以以人均2.3亩,比土地承包到户时还多的面积进行重新分配。同时,村集体还预留了近290亩耕地。其中,上交给村委会7亩,交给曼杭混村民小组老年协会30亩,小组最后还留下250亩。老年协会和小组的280亩由小组以250元每亩的价格统一承包给糖厂和种子公司,承包费用一年就有7万元。老年协会利用30亩承包费可以自己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小组利用这6万多元,一是可以为小组自己设立的村干部岗位发补贴,小组每年在这一块的支出在2万元左右,共有近20人享受补贴,一般的委员每人每年500元,教育、妇女委员每人每年1200元。二是可以进行必要的村内公共设施建设。三是作为小组日常的办公费用。因此,村干部认为农业综合开发使曼杭混从几乎没有收入的空壳村,变成了收入高的村。

对于农户私人来说,原来种植甘蔗的坡度大于25°的山地改造成优良茶园后,原来亩产才3到4吨甘蔗,每吨以200元计算,才有600~700元的毛收入。而改造成优良茶园后,亩产鲜茶能够达到500~600公斤,按平均2元/公斤的价格算,增值也很明显。而改良后的甘蔗地更不用说,现在亩产甘蔗达到8吨以上,一年下种,接下来3~5年内就只有化肥、农药投入,2008年价格已达到230元/吨。另外,鱼塘改造虽然影响前两年的粮食收成,但三年后收成就能够稳定。同时,每个鱼塘能够为每户增加800元以上的卖鱼收入,到了第二年,还实现了完全免耕,每亩减少100元的机耕费,一个鱼塘就是300元。另外,每年鱼塘埂上的蔬菜除了能够解决各家各户自食外,还能卖700~800元钱。更深层次的影响是改变了傣族原来不种蔬菜的习惯。

2.对村庄基础设施的评价

曼杭混村民认为,以前自家不建厕所,现在建了,既卫生,也方便。这种做法改变了原来不卫生的生活习惯。篮球场的建设与架子鼓的购买,使年轻人有了娱乐的场地与玩的东西。现在,每天至少有七八个年轻人在篮球场打篮球或在玩架子鼓。他们现在高兴了,不再骑着摩托到处闯祸,都集中在篮球场和架子鼓边。村里还担心他们玩得太晚影响邻近村民的休息,所以规定他们晚上12点以前必须结束。

四、值得强调的经验

1.尊重群众的发展意愿,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新农村是村民的新农村,他们既是建设主体,又是受益人。曼杭混村民小组面临欲将土地这种基本生产资料收回、整治后又进行重新分配的大事时,不只是村干部说了算,也不是少数人决策,而是召开不同群体的讨论会,如党员会议、妇女会议、青年会议、老年人会议等。不同人群的讨论,既是一个修改完善方案的过程,又是一个宣传和统一认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坚持一事一议的一般制度。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申报过程中,曼杭混村民小组召开两轮会议,在会议过程中根据村民的想法修改完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方案,在获得群众100%的赞同后才开展工作。同时,在村庄内道路的硬化、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修建和维护过程中,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建设,建成之后,又发动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承包村庄道路的清洁卫生工作,然后村里支付一定的报酬作为老年人的活动经费。

2.在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下,走有机农业之路

曼杭混村民小组每户都有一个鱼塘,每年水稻收割之后,根据鱼塘面积放入一定数量(水稻秸秆和水草作为饲料刚好够吃)的鱼苗,春节前后就进行捕捞,供应春节市场。捕捞之后的春天再种植水稻,由于鱼的分解活动及其剩余物的作用,鱼塘里的水稻种植无须施用化肥,是真正的生态鱼和生态米。近两年甚至带动勐海县城的居民形成了“鱼塘乐”的休闲活动,就是朋友间互相请客,购买一个鱼塘的鱼,所有的亲朋好友带上家人和孩子到鱼塘捉鱼,在鱼塘边煮鱼,到农家吃饭,带动了农户经济收入的全面增加。同时,在鱼塘之间留下较宽的田埂,引导群众种上果树和沉香树,为群众提供短期和长期的受益。尤其是沉香树的规模化种植(该树种由于人为原因,在森林中已经消失),不仅具有物种保存的意义,而且由于其极高的市场价值,对我省边远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借鉴意义。

3.尊重民族传统,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民主有机结合起来

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过程可以看到,曼杭混村民小组决议过程中,一直提到老年人会议的作用。因为在傣族的传统中,他们认为自己现在之所以有田种,是因为自己的祖辈来到这儿,为自己占了耕地。要是没有祖辈,自己就没有田种。因此,在傣族中,尊重老年人和他们的意见成了傣族村庄普遍的习惯。曼杭混村民小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就将这一传统与现代民主村民自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遇到困难时,不是先召开群众大会,而是先召开老年人会议,先做老年人的思想工作,通过老年人来做年轻人的思想工作,更容易也更有效。同时他们往往把开会决策的地方选择在缅寺,因为这是傣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地方,一旦在这里形成的决策,任何人都不会出尔反尔,这就是具有傣族文化特点的民主之路。

4.利用集体经济优势,推动教育发展,增强民族发展的可持续性

从全省其他地方的情况来看,撤并校点、集中优势资源办学、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加家庭教育成本和不方便农民的孩子上学,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议题。曼杭混村利用集体收入,通过教育委员统一接送孩子上学,既保证了孩子上学的安全,为村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又通过教育委员对孩子的督导,让家长知道孩子是否去上学。另外,村集体奖励制度的实施,也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了部分经济困难。这是一种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治世之道,有利于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

五、未来发展建议

1.鼓励专业化分工性的生产

现在,农业的种植反映了土地占有的公平性和生产的协调性,但还应该探讨整个生产过程的专业分工,如打工专业户、养殖专业户、水稻专业户、甘蔗专业户等,充分发挥不同家庭的特长,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但这并不能强迫和安排,而必须根据村民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和对市场的认识来逐步实现。

2.如何实现村委会范围内的和谐发展

在本村委会的范围内,在距离主要公路8公里的山上,还有两个布朗族和拉祜族的村子,如何使他们也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而不是被边缘化,是今后进一步发展和构建和谐农村社区的新课题和发展重点。

3.警惕曼杭混经验变成一种模式而被机械地复制

在全镇、全县甚至更大的范围内,人们开始宣传和学习曼杭混的经验,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正如曼杭混傣族的基层民主经验与全国其他地区不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复制曼杭混的经验,而忽视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创新性,将可能是行不通的,甚至是有害的。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