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军队伍里,任何命令、条例和法规都能得到很好的执行,解放军的强而有力的执行力是建立在良好的组织制度基础上的,没有制度的支持,执行力便得不到保障。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仅靠觉悟、靠常识,更要靠制度。没有一个保证能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制度,是不可能建立能够执行的体系和文化的。
我国的有些企业组织经常出现无制度而想有制度,当有了制度却又难以执行的怪病,造成企业运转无序,效率低下。其原因就在于领导者不能在制度面前痛下决心,一以贯之,在执行中带有“人情味”。一个有“人情味”的制度,是肯定管不好人,也管不好事的。
中国人善于制定制度,却不善于执行制度。再好的制度,如果执行不力,或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都毫无意义。某些规章制度虽长,可如果不执行、不推敲、不研究,长也是白长。一项好的制度没有人去贯彻落实,那么这个好的政策与废纸没有什么区别。即使一部存在缺陷的规章,如果有人认真地执行,有人不断地发现问题,有人不断地完善,垃圾也会成为宝物。
关于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的矛盾,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有了好的制度,并不意味着操控了一切,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管好。在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最健全的美国,一些大公司的制度涉及公司治理及管人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封装一罐润滑油需要几滴焊蜡都有规定。可管理制度那么完善,经营理念那么先进的美国企业,问题依旧层出不穷,不仅出现了安然事件,还出现了世通丑闻。在我国也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某家城市商业银行在1997年时,因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相对完善,另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到该行进行了学习。几年以后,学习经验的银行大踏步地前进,被学习的银行却发展不大。于是被学习的银行也决定到先前向他们学习的银行去考察。可去到那个银行,考察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那家发展得比他们快的银行,采取的内部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居然是1997年从他们那里移植过去的。唯一不同的是,他们辛辛苦苦制定的政策,自己没有遵照执行;而那家向他们取经的银行,却一一贯彻执行了。
有了好的制度,只是成功的基础,如果在执行中被曲解或执行不力,必定会成为一项空的、无用的制度。况且,由于历史、环境、思维等的局限,一部看似完美的政策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洞,也难免与客观实际脱节。如果没有畅通的渠道反馈意见、没有人对政策的缺陷进行修补,在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的今天,一部再好的制度也不会对企业起到长期的管理作用的。
制定政策的通常是少数决策阶层的人,执行政策的人却涉及方方面面。制定一部政策,需要广博的知识和严密的思维。可执行一项制度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会经历什么样的困难,会遇到什么样的变化……谁都无法预料。
每项政策、每条制度都要由人来制定,更要由人来执行。可见,所有管理,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也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治理好企业,才能管理好企业中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