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略协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协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诺斯认为,投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三)选择性地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无疑是推动后发地区产业升级途径之一,中国自身进行国内产业转移的同时,也需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诺斯认为,投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制度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有效率的战略发展规划,会激励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即进行投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提高,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目前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需要,以及全球化推动下世界经济合作与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和广泛需求,中国在内外部环境日趋成熟的条件下,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促进地区产业升级:

(一)通过城镇化过程和调动内需不断地促进工业化过程和产业升级

我国应该在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不断地扩大总需求,特别是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要大力发展国内需求,推进总供给的扩张,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部门扩张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总需求的扩张会引导总供给的扩张,总供给扩张意味着社会生产特别是工业部门生产的扩张,这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剩余劳动力,这对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充分就业是非常有利的。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还有长足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核心区福建、新疆原来属于国内经济版图的次要位置,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拉动当地的消费需求,以推进总供给的扩张,在产业部门扩张的同时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实现产业升级,通过工业化过程和产业升级来实现技术进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二)促进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融合

中国企业在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难以有效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制造业企业“重引进,轻吸收”的技术引进模式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一大障碍,这种现象大幅度降低了技术引进的成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些发达中部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需要着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将已经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同时发掘新的增长点,实现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我国中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甚至有些省份还处于工业化前期,需要通过区域发展战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引进,以发展高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发展起来的较为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较为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该地区原有粗放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整体升级。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整体升级代表着我国将在一个更高技术的生产函数下实现经济增长。

(三)选择性地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无疑是推动后发地区产业升级途径之一,中国自身进行国内产业转移的同时,也需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但有必要在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中综合考虑环境、资源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选择地承接产业转移。具体而言,对于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应该积极引进;对技术含量低、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要尽可能不再引进,即使引进也要在收益分析中顾及环境成本。而对于技术含量低的成熟产业,就要考虑向具有成本优势的其他后发国家转移。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曹妃甸作为产业转移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区,形成以港口、产业、城市一体化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发展规划,逐渐成为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引擎。曹妃甸工业区承接转移了石油炼化、首钢二期、海水淡化等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了龙头项目—上下游中小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同时积极发展以物流、信息、金融保险、通关及航运中介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构建起支撑曹妃甸临港产业和港口转型发展的现代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田扬戈:《美国的区域政策及其对我国西部开发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0年第2期。

[2]刘建芳:《美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及其启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梅兆荣:《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的转轨情况》,《德国研究》,2003年第3期。

[4]冯肇伯:《原东德经济转型中的财金政策:经验与启示》,《四川金融》,1996年第10期。

[5]贾生华:《德国东部地区经济转轨的模式、政策和效果》,《当代经济科学》,1995年第6期。

[6]杨琳、张晨:《德国转型期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分析》,《职教论坛》,2011年第28期。

[7]唐晓云:《增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9期。

[8]唐金培:《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换路径》,《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0年第2期。

[9]黄卫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欧经贸格局新发展——兼论跨亚欧高铁的战略价值》,《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第1期。

[10]唐国强、王震宇:《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与优先任务》,《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11]张茉楠:《全面提升“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水平》,《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2期。

[12]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小组:《砥砺前行中的世界经济:新常态、新动力、新趋势——2015年世界经济分析与展望》,《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

(本章主持及执笔:钱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