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章概述
上一章中我们介绍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于解释短期经济波动。当某一事件发生时,我们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考虑该事件对经济中总产量和总体物价水平的影响:第一步,考虑该事件影响的是总需求曲线,还是总供给曲线;第二步,考虑影响的方向,即该曲线将会向左移还是向右移;第三步,考虑影响的结果,即曲线移动后对均衡点的影响,产量和物价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章中我们将利用该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所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包括:第一,当政策发生变动时,将怎样会移动总需求曲线,进而怎样改变包括总产量、物价总水平和就业在内的各宏观经济变量?其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分别是什么?第二,运用这些政策影响经济的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是否应该应用政策来干预经济?
具体内容包括:
(一)货币政策
流动偏好理论货币政策涉及的是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选择。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为货币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理论认为,货币的供给由中央银行控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等方式影响经济中的货币供给数量,换句话说,货币供给量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并不取决于经济中其他变量,特别是利率水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货币的需求反映了人们想以流动性形式持有的资产的数量,利率是货币需求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利率水平上升,将提高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从而减少了货币需求量,因此货币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角倾斜的直线;利率的调整能使货币的供求平衡。存在一种利率,即所谓的均衡利率,在这一利率时,货币的需求量正好与货币的供给量平衡。如果利率位于其他水平,货币市场的供求失衡将迫使利率发生调整,从而使利率趋向于均衡利率,货币供给量和货币需求量趋于相等。
回顾上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中包括一条利率效应:物价的上涨会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会导致投资需求和总需求减少。流动性偏好理论可帮助解释为什么会存在利率效应,进而帮助解释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根据这一理论,物价上涨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物价上涨时,人们需要更多的货币用于日常交易,货币需求曲线右移;第二步,货币需求增加了,而货币供给是保持不变的,因此利率必定上升,来抑制额外的货币需求;第三步,较高的利率抑制了投资需求,从而导致总需求量减少。因此物价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流动性偏好理论还可用于帮助分析货币政策的影响。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分析同样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当中央银行增大货币供给时,货币供给曲线右移;第二步,由于货币需求曲线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利率将下降,以使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重新均衡;第三步,较低的利率将刺激投资需求,因此在既定的物价水平下,总需求将扩大。即在给定物价水平的情况下,货币的注入增加了每一物价水平时的物品和劳务的需求量,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因此,旨在扩大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将会扩大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这一政策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将体现为产量增加,物价上涨;旨在紧缩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将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这一政策的短期影响将体现为产量下降,物价下跌。当然,这一影响只是短期的,根据货币中性论的思想,在长期内,产量必然回到自然率,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将仅体现在对长期中物价的影响方面。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的是政府对政府购买或者是税收总水平的选择。财政政策的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是不同的。在长期中,财政政策将影响储蓄和投资进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例如,当政府加大政府购买或者减少税收时,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公共储蓄和国民储蓄减少,长期利率水平上升,这将抑制投资需求,导致长期经济增长放慢。反之,当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或增加税收时,政府财政预算盈余增加,公共储蓄和国民储蓄上升,长期利率下降,这将刺激投资需求,刺激长期经济增长。
与长期中影响储蓄和投资不同,财政政策在短期中影响的主要是总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加大政府购买或者减税)将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或者加税)将导致总需求曲线左移。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将导致短期经济均衡点发生改变。
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大小要取决于两种相反的效应: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所谓乘数效应,是指当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了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支出时引起的总需求的额外变动。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MpC),即家庭额外收入中用于消费而不用于储蓄的比例。乘数=1/(1-MpC)。当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时,消费对收入变动的反应越大,因此乘数也越大。乘数效应来自于消费支出的连锁反应。有时候较高的政府需求还会刺激较高的投资品需求,这种来自于投资需求的正的反馈被称为投资加速度。
当然,乘数效应的逻辑并不限于政府购买或者是税收的变动,它适用于改变GDp任何一个组成部分支出的任何一个事件,无论是改变消费的事件,改变投资的事件,改变政府购买的事件,还是改变净出口的事件,都会通过乘数效应以及投资加速度对GDp产生成倍数的影响。
所谓挤出效应,指的是当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从而减少投资需求时所引起的总需求减少。其作用过程可以描述如下:第一步,政府增大政府购买时,总需求将增加,随后通过乘数效应引起人们的收入成倍数地增加;第二步,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人们将提高对货币的需求;第三步,由于货币供给保持不变,因此货币需求增加时,利率水平将上升;第四步,利率上升将会减少物品和劳务的需求。也就是说,政府购买增加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时,将会挤出投资需求。
总之,当政府增大政府购买时,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同时发生作用,两者作用方向相反。政府购买对总需求的影响力度大小,以及相应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幅度的大小,要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哪种效应的作用大。类似的,除了政府购买以外,所有其他影响GDp的任何因素发生变化时,其作用力度的大小都会同时受到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影响。
此外,税收变动对总需求变动的影响幅度还要取决于家庭对税收变动是持久变动还是暂时变动的感觉。如果家庭预期减税是持久的,那么减税将会对总需求产生重大的影响;反之,如果家庭预期减税只是暂时的,那么减税对总需求只有很少的影响。
(三)关于是否积极运用政策来稳定经济的争论
在政策运用上,有一个很普遍的争论:究竟是否应该运用政策工具来控制总需求并稳定经济。支持者认为,总需求会因为非理性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情绪而发生任意的变动,如果政府不加干预的话,结果就是产量和就业不合意的和不必要的波动。政府应该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这些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情绪做出反应,从而稳定经济。即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逆经济风向而动”,当人们过于乐观时,政府应该推出紧缩性的经济政策,反之当人们过于悲观时,政府应该推出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虽然也承认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理论上可以稳定经济,但是由于这些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相当长的时滞,当政策开始发挥作用时,经济环境早已发生改变,此时经济政策反而会加剧经济的波动。因此政府应该避免利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
有一些政策设计能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即在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必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激总需求。比方说,税收、失业保险、福利补助都可以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自动稳定器能避免政策的时滞性问题,从而降低经济的波动程度。严格的平衡预算规则会消除税收、失业保险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