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动摇了长期以来以物质资本为中心的经济理论的主导地位,对经济发展的动力做出了全新的解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人力资本理论尚未得到完全系统的阐释,许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方面在从基本理论层次上探索人力资本时,缺乏一个立足于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在探讨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时侧重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形成对经济发展影响的静态研究,缺少从资本运营角度系统阐述人力资本形成、流动、配置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动态研究。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更鲜有区域人力资本运营的相关性研究。本文立足于区域,从资本的视角阐释人力资本运营的基本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一是通过对资本的另一种形态——人力资本的特征、形成、流通、配置的深入分析,扩大了传统的资本理论研究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资本理论;二是立足于区域研究的视角,探索区域人力资本运营问题,对人力资本运营理论以及区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体系框架的建立进行探讨,拓宽了人力资本理论应用研究的范畴;三是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探讨东北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现状、障碍及其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论证人力资本运营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的动力源泉,具有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意义。
2.现实意义
切实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二五”期间依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一方面,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将大大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型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方式从过去的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浪费、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向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节约环保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升,也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收入,从而使经济增长从投资依赖型增长模式向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转变。
我国东北地区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人力资本运营的全过程来看,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和永久动力;人力资本的流动和配置,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演进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诱导因素和重要的支撑力量。当前,东北地区高层次异质型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且外流严重,低层次同质型人力资本过剩,人力资本的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不相适应。人力资本的运营状况不能够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阻碍了人力资本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使东北地区的既有区域优势很难充分发挥。所以,对东北地区人力资本运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对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振兴东北地区的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立足整个东北地区对人力资本运营进行综合分析也是促进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突破口,对东北经济区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研究背景
自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正式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以来,人力资本理论在西方得到了大力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理论把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劳动力”的定义扩大为人力资本投资,指出人力不仅包括绝对的劳动力数量和该国所处的平均技术水平,而且还包括劳动力的教育水平、生产技能训练和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等等。新经济增长理论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加具体化数量化,不但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也使人们正确地认识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是实践证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是在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即人力资本是在其投资形成、流动配置的过程中实现了与物质资本的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其价值增值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这个过程也就是人力资本的运营过程。所以,在研究探讨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时,不能只孤立、静态地分析其中某一环节,单纯地对人力资本投资或加速其流动都不能形成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持久推动作用,而要从人力资本运营的角度去动态分析把握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关系,把握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使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动力源泉作用。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从基本理论层面上对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进行了全面地分析,这些无疑为人力资本运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西方学者对人力资本的实际运用,即人力资本的配置研究较少,因此从资本运营的角度看,西方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还不足以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与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则更注重应用性,研究范围也要相对更广泛些,从人力资本的形成、流动以及配置等多角度探讨人力资本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正是在这种以应用性为出发点的研究过程中,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本运营问题的重要性,并着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但从总体情况上看,对人力资本运营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特别是从区域经济角度出发系统研究阐述人力资本运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尚属空白。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已初见端倪,其主要表现就是以智能资源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不断加强,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持续、高速地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在欣喜之余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投入,特别是物质资本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从长远发展看,受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的作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后劲是不能保障的。如果说在经济增长初期阶段,还可依赖物质资本提供增长动力的话,那么在起飞阶段,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起飞阶段的首要任务。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劳动力人力资本含量较低,因此,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就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
我国东北地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典型。改革开放后东北地区的经济之所以不断地持续下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产业结构的老化,并长期滞留于原料投入为主的高消耗经济增长阶段。随着资源的日渐枯竭,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东北地区将很难完成21世纪初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所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东北地区实现经济振兴的突破口。而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要有相应的人力资本作支撑。目前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存量低、结构不合理且外流严重,这种人力资本状况制约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进行,因此,重视开发人力资本,协调人力资本运营与物质资本运营的关系,是东北地区走出经济困境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