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础设施民营化动因方面的研究综述

基础设施民营化动因方面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2 基础设施民营化动因方面的研究综述基础设施民营化动因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动因和现实动因的研究。中国学者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对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王俊豪,周小梅认为民营化改革是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必然选择和未来发展趋势。

2.1.2 基础设施民营化动因方面的研究综述

基础设施民营化动因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动因和现实动因的研究。王俊豪,周小梅(2004)通过对比国有产权和民营产权的特点,认为民营企业产权由于具有排他性且控制权与索取权相匹配,从利润激励上来比较,相对于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激励约束[7]。许多实证研究通过比较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的生产效率,得出了公有产权公司相对效率低下的结论(Alessi L D 1980,Boardman A and Vining A 1989)。它们成为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理论动因。

现实动因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成果:民营化大师萨瓦斯(Savas,2002)在阐述民营化的理由时说:“传统的基础设施都是政府部门拥有和管理。这种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依据在于基础设施十分重要,它使公民普遍受益,建设所需资金庞大。因此,这种责任不能交给私营部门去承担,一般私营部门也无力承担。这一逻辑实在莫名其妙。既然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此重要,它就应该尽可能地从各种可行的渠道吸引投资;其定价就应该根据供给和需求而不是政治考虑;它们就应当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所有这些正是民营化的特点,而不是政府所有制的优势。”[8,249页]他通过对一些美国官员的调查,总结了美国基础设施民营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节省投资;专业知识的缺乏;对该设施的需求;节省运营费用;融资手段;更好的服务。其中被提及最多的三个原因依次为:缺乏专业知识、节省投资和节省运营费用。在另一次调查中还提及的原因包括:执行更迅速,提供其他方式无法提供的服务,解决政治和劳资纠纷问题,以及分担风险[8,152页]。中国学者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对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张曙光(2002)在探讨宏观经济政策时认为推进基础设施的民营化,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实行国家标准、政府扶持、分项经营,有利于我国要素相对价格的合理调整[9]。邓淑莲(2003)认为基础设施民营化的原因是由于政府提供基础设施本身存在着缺陷,以及筹资的需要,技术进步的要求,和推行以成本为目标的基础设施价格改革的需要[10]。王俊豪,周小梅(2004)认为民营化改革是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必然选择和未来发展趋势。具体来说,民营化改革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投资效率,而科技进步与需求增长对民营化改革可以起到支持作用[7,158页]。秦虹(2003)认为推行我国城市公用行业市场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财政能力限制了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和发展[11]。杨欣(2006)也认为民营化的现实动因来自于解决财政困境[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