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纯碱系列产品产业链

纯碱系列产品产业链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19例 纯碱系列产品产业链一、纯碱行业现状我国纯碱行业的集中度较高,2012年全国纯碱产量达2303.31万吨,同比增长13.40%。现有纯碱生产企业约50家,其中,前10家企业的产能占55%左右。相反,纯碱的价格则持续走低。提高纯碱产品质量,增加重质纯碱和干铵比例。以盐岩资源为原料,结合煤化工产业配套发展烧碱产业,形成烧碱、聚氯乙烯及塑料加工产业链。

第19例 纯碱系列产品产业链

一、纯碱行业现状

我国纯碱行业的集中度较高,2012年全国纯碱产量达2303.31万吨,同比增长13.40%。现有纯碱生产企业约50家,其中,前10家企业的产能占55%左右。目前,国外纯碱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美国主要是天然碱工艺,欧洲等国家地区主要采用氨碱工艺。我国除采用以上2种方法外,还有自己开发的联碱工艺,其中氨碱法占52%,联碱法占40%,天然碱法占8%。天然碱生产成本低廉,我国天然碱资源有限,主要集中在内蒙、新疆、甘肃、青海、河南等地区,纯碱工业的发展仍依靠合成碱。

氨碱和联碱两种工艺各有优势。氨碱工艺的特点是规模较大,新建装置需要达到100万吨/年以上,消耗150万吨/年以上的盐(可以卤水为原料)和130万吨/年以上的石灰石以及60万吨/年以上动力煤,排出折固100万吨/年以上的氯化钙废液。因此,氨碱项目需要较好的资源供应和运输条件及较大的环境容量,在我国比较适合于海边及西北部地区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纯碱行业早已从之前技术保密型产品,演变至今日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的基础化工产品,显示出明显的周期特征。纯碱主要用于玻璃、化工、医药等下游行业。其中用于平板玻璃量最大,所以国民经济中纯碱的需求与平板玻璃产量相关性较强。2012年上半年,我国烧碱市场价格继续上行,已赶超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烧碱成为氯碱企业的主要盈利产品。相反,纯碱的价格则持续走低。2013年则是烧碱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行业上下游均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烧碱市场能否依然成为今后行业的亮点,多数企业持谨慎乐观态度。影响2012年烧碱价格的有利因素有两点:一是受下游氧化铝市场需求回暖较快的拉动,使得国内烧碱价格得以维持高位;二是PVC价格的低位运行,包括液氯、盐酸等副产品销售困难的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有烧碱产能的释放,将有利于稳定烧碱价格。然而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我国烧碱、PVC行业的新建扩张产能较多,从下半年开始,西部地区也会有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另外,烧碱下游多数企业在亏损的边缘挣扎,将不利于烧碱价格的上涨。近年来,我国烧碱行业规模继续呈增长走势,但生产、运营模式的简单复制,导致了行业在高速增长过后,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不高、低端产品产能结构性过剩等系列问题。“十二五”时期,政策、市场等因素将引导氯碱行业逐步摆脱单纯以追求规模扩张为目的的增长方式,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行业增长质量”为核心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纯碱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当前我国纯碱产业发展现状,行业下一步发展的核心是:控制总量、增加出口、控制氨碱及联碱产能按合理比例发展、扩大氯化铵销路及降低消耗。

“十二五”纯碱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坚持总量控制,严格新上项目。既要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利于产业升级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改、重组做大做强;又要对新建项目严格控制,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合理布局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严控东部沿海地区新增产能。鼓励自主创新,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鼓励纯碱生产采用先进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大型和高效节能设备;推广重碱二次过滤技术和带式滤碱机,以降低能耗;对于蒸汽的多级利用更有效,更细化。氨碱法推广干法加灰技术和真空蒸馏技术;推广废渣用于烟道气脱硫技术等。联碱法推广氯化铵造粒技术,以增加氯化铵单独施肥量;进一步完善不冷式碳化工艺、热法联碱工艺及三聚氰胺与联碱联产新工艺。提高纯碱产品质量,增加重质纯碱和干铵比例。到2015年,争取重质纯碱和干燥氯化铵产能分别达到总能力的50%以上。

“十二五”纯碱行业主要任务目标有:控制产品总量,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到2015年,控制纯碱产能在3,000万吨以内,氯化铵产能在1,500万吨以内;控制氨碱、联碱产能按合理比例发展,进一步降低能耗,减少废液废渣排放;增加纯碱出口,力争到2015年纯碱出口达到250万吨。同时,进一步降低消耗及成本,提高纯碱市场竞争力。规划到2015年,氨碱:轻质纯碱综合能耗不高于400千克标准煤/吨碱,氨耗不高于4.5千克/吨碱,盐耗不高于1,500千克/吨碱(不包括海水含盐),淡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

联碱:轻质纯碱综合能耗不高于245千克标准煤/吨碱,氨耗不高于345千克/吨碱,盐耗不高于1,200千克/吨碱,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天然碱:轻质纯碱综合能耗不高于550千克标准煤/吨碱,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纯碱行业总体发展趋势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总量平衡战略:核心是实现纯碱产能的有序增加和合理布局,防止行业效益的大起大落。

二是稳定出口战略:核心是协调好和美国天然碱在东南亚地区的出口冲突,稳定并逐渐增加出口量。

三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现老碱厂顺利搬迁和解决氯化铵销路,提高氨碱废物综合利用率为中心,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企业重组战略:鼓励上下游企业联合、碱厂之间的联合,提高单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

五是技术进步战略:实施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纯碱生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品质。

六是国际化发展战略:作为世界纯碱强国的重要标志,国际化经营是重要体现之一。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世界上纯碱进口最多的地区。该地区国家建设纯碱项目的积极性较高。如果在此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同样可扩大我国纯碱工业的国际化影响。

三、循环产业链构建

原盐开采—盐水精制—烧碱/聚氯乙烯—化工/建材产业链。以盐岩资源为原料,结合煤化工产业配套发展烧碱产业,形成烧碱、聚氯乙烯及塑料加工产业链。

烧碱生产以卤水(或原盐)为原料,通过电解饱和盐水,形成湿氢气、湿氯气和片碱,从而生产出固碱、氢气和氯气。其中湿氯气还可经过氯气处理形成氯水,脱氯之后可作为盐水返盐矿。烧碱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印染、纺织纤维、造纸等行业。聚氯乙烯是煤化工和盐化工产业的连接点,广泛用于生产管材、板材和包装材料等。

目前原盐的精制、硬水的软化、石油的精炼等均需要大量的纯碱;在冶金工业中,钢铁及有色金属(铝,锑等)的冶炼,也采用纯碱来浮选和脱硫;纯碱还广泛应用于造纸、洗涤剂、纺织及印染、制革、食品、医药、照相等轻工行业,纯碱项目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