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黄金产业链

黄金产业链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42例 黄金产业链一、黄金生产及加工现状21世纪以来,我国的黄金行业迎来很好的外部机遇,黄金行业取得了生产、加工、消费和市场建设的全面发展,黄金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2007年黄金产量首次超过南非,位居全球首位,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产金大国的地位。2010年上半年,排名前10位的中国黄金企业生产黄金78.83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9.5%,保有黄金资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0%以上。

第42例 黄金产业链

一、黄金生产及加工现状

21世纪以来,我国的黄金行业迎来很好的外部机遇,黄金行业取得了生产、加工、消费和市场建设的全面发展,黄金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全球的黄金产量在2001年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高峰:2600吨。在这之后因为各种原因都处于下滑的趋势,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产金大国都在下滑,在这个时候我国的黄金产量在持续的增长,一般在5%到6%。2001年时我国的产量是182吨,经过10年,2011年达到了36.96吨,是2001年的将近2倍。几个台阶是这样的:1995年产量是100吨,2003年达到200吨,2009年达到300吨,在2007年的时候达到275吨,超过了南非。西部的新区像甘肃、内蒙都发现不少矿,现在有一大批大型的矿区为黄金行业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资源前景非常的乐观。

从消费上来看,目前我国的黄金设计加工、制造业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黄金的手饰、投资品、文化艺术品,还有一些高科技产品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全国黄金消费量达到761.1亿吨,黄金手饰用金达到了456.7吨,占全球手饰用金量的36.1%。金条213.9吨,比上年增长59.7%。金币20.8吨,2010年是16吨,增长了25%。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黄金加工大国和第二大的消费国,而且同第一位的印度差距也是越来越小。

我国黄金资源储量丰富,分布较广,黄金冶炼方法很多。其中包括常规的冶炼方法和新技术。冶炼方法的改进,促进了我国黄金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五位,成为产金大国之一。我国的某些冶炼黄金的技术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大体说来,全世界黄金冶炼方法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法有混汞法、浮选法和重选法,适合对金的粗提和富集。化学法有氢化法、硫脲法、多硫化物法、硫代硫酸盐法、氯化法、溴化法、碘法和热酸盐提金法,目前世界上采用最多的为氰化物法。

从产业链来看:现在已经向黄金开采、设计加工、流通投资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上下游连贯一体的产业链。由以黄金为主,向多金属转型。现在黄金企业在发展黄金生产的同时也在向多金属进军。

二、黄金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黄金资源分布广泛,储量比较丰富,资源潜力巨大。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我国黄金产业发展情况分析,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黄金产业将会继续稳步快速发展,并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一)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的趋势

随着我国黄金产业政策环境不断完善,黄金勘探能力及开采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黄金产量不断增长。2007年黄金产量首次超过南非,位居全球首位,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产金大国的地位。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黄金产业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并将逐步从单一矿产金开发,拓展到副产金、冶炼金开发,从单一矿种开发,渐次形成以金为主、多金属开发的大趋势;金提纯、深加工等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黄金产业向专业化和高端技术开发领域发展,呈现以金为主、多元发展的趋势。

(二)黄金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地区资源配置和增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我国黄金产业也在向着基地化和园区化的方向发展,如山东招远黄金工业园、烟台黄金工业园、陕西省潼关黄金工业园以及深圳罗湖珠宝产业集群基地等。同时,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企业等横向一体化行为,小而散的局面开始改观,产业集中度明显加强,大集团、大公司发展迅速,逐步成为主导我国黄金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0年上半年,排名前10位的中国黄金企业生产黄金78.83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9.5%,保有黄金资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0%以上。预计未来,可能会形成中国黄金、紫金矿业、山东黄金等3家为主导的竞争格局。同时,企业自身也在向着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即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在一个行业价值链中参与不同层次的活动。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的趋势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国际工业发展趋势看,目前许多国家都在推行清洁生产,这也是黄金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趋势

难选冶金矿技术突破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和强势措施的推动,促使我国黄金矿业重点开发区域向中西部转移,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态势开始形成,给黄金矿业提供了腾挪的“战略空间”。与10年前相比,我国黄金生产力布局东高西低的态势虽然没有根本改变,但中部的地位明显提高。从产业结构看,东部黄金工业主要为黄金矿业和冶炼业;中部是黄金矿业和有色金属加工业平分秋色;西部仍属于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区域,矿产金和有色金属副产金生产都很有潜力。

(五)黄金市场金融化发展趋势

在产能和开采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从2001年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到2008年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我国黄金市场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目前,黄金市场正处于实物商品交易向金融投资型黄金交易转变的起步和发展阶段。可以预见,基于黄金现货与衍生品的二次金融产品开发,将是未来黄金交易新的热点,我国黄金市场金融化趋势明显。

三、黄金加工产业链构建

要不断开发和拓展附加值高的工业用金领域,继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不断拉伸黄金产业链,努力在黄金的工业应用上取得实质性进展。黄金加工产业链以“探矿—采选—冶炼—浇注金锭—饰品、工业用金盐—新材料——机械制造”为主导,同时注重对副产物的回收利用,采用加压氧化酸浸或用加压碱浸对矿石进行预处理,对砷、硫等进行综合治理,将砷、铁转化成产品三硫化二砷(雌黄)及铁红(化工原料),同时将处理后的金矿充分暴露,然后使用氰化法回收金。

目前,黄金加工产品主要集中于金锭初级加工产品,未来黄金的深加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可生产的产品有金银电子浆料、金盐等产品。

(一)黄金—工艺品

以黄金采选为依托向冶炼延伸,推动高档黄金珠宝首饰、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大规模生产。

(二)黄金—合金产品

目前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黄金合金生产的合金纤焊料、金合金箔材、金合金板、带材广泛应用于火箭、超音速飞机、核反应堆和宇航器等工业中。

(三)黄金—精细化学品

黄金精细化学品主要包括氯金酸(氯化金)、氰化金钾、氰化亚金钾、亚硫酸金盐(钾、钠、铵盐)、超细金粉、金水和金浆料等品种。这些黄金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一些工业产品的表面装饰(如氯金酸、氰化金钾、氰化亚金钾、亚硫酸金盐和金水等)和电子浆料中的导电物质(如超细金粉和各种含金浆料等)。纳米金材料可用来制造更好的催化剂、过滤器、高效传感器等。

(四)黄金—副产品利用

采用加压氧化酸浸或用加压碱浸对矿石进行预处理,对砷、硫等进行综合治理,将砷、铁转化成产品三硫化二砷(雌黄)及铁红(化工原料),同时将处理后的金矿充分暴露,然后使用氰化法回收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