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例 红枣产业链
一、红枣生产及加工现状
红枣种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果树产业中的民族产业之一。红枣营养价值很高,是重要滋补食品和药用食品,又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出口食品。近年来,全国枣产业发展迅速,枣树种植总面积超过250万hm2,占世界枣树种植总面积的50%以上,总产量在360万吨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1/3。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红枣出口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世界红枣生产和贸易中占有绝对统治地位。我国红枣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需求,我国目前人均鲜枣只有0.3kg,从市场需求看,现有产量远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国内红枣价格相对稳定,稳中有升是大趋势,20世纪80年代至今,红枣价格增长约10倍,但迄今尚未出现大规模积压的现象,售价稳中有升。红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是上等滋补食品,同时在中医药学上有很高实用价值。
目前市场上的枣产品仍以干红枣产品为主,传统加工的红枣制品多为甜味,品种口味单一,不符合现代人的膳食需求。尽管目前人们对于红枣功能性成分如红枣多糖、环磷酸腺苷、芦丁等的研究较多,但是在高技术含量的功能性保健产品方面的研发还不是很多,这使得高附加值的红枣新产品和红枣功能性保健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很小。
二、红枣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红枣深加工应向三个方面发展:一是复合饮料,即将红枣汁与其他果品混合生产;二是食品、工业和化妆品应用的着色剂或色素方向;三是向药品、保健品方向,对其进行的深加工并与其他中草药结合、研发生产具备防治心血管病、保肝解毒、糖尿病等方面的药品将最具潜力。
三、红枣加工产业链构建
结合我国红枣加工业产业现状,根据红枣的加工特性及其发展趋势,对其进行深加工,确定其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结合目前国内外红枣加工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红枣生产加工项目主要有:干制红枣、红枣果脯、红枣保健饮料、枣汁等。
(一)干制红枣
干制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制与人工干制两种。自然干制晒干法和晾干法。晒干法极易受天气影响,如遇阴雨天气会发生霉烂;晾干法虽然可不受阴天影响,但需要较大的场地,不适宜集中干制红枣果实。人工干制通常采用烘房干制法,该方法以煤为燃料,将分级装盘的鲜枣放置在烘架上,关闭烘房门,打开升温系统使烘房温度缓慢升至65℃左右,为使红枣果实均匀干制且将烘房相对湿度保持在45%左右,该技术省工省时、成本较低,现已在山西、陕西等红枣产区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红枣清洗、分级、干燥、包装生产线在新疆等地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红枣果脯
我国南方红枣大部分加工成蜜枣和熏枣。蜜枣加工过程中可以用饴糖和蜂蜜代替蔗糖。熏枣加工过程简单,不添加任何化学原料,经熏烤能杀死鲜枣表面的很多病菌。
(三)红枣保健饮料
以红枣为原料加工成各种保健型饮料,主要有红枣茶饮料、红枣保健醋饮料以及红枣果酒等。其中,红枣果酒通过对红枣浸渍时间的控制使得发酵出的红枣果酒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红枣的原有风味与营养成分。
(四)枣汁
以干红枣为原料,添加枸杞、蜂蜜等可制成风味良好、营养丰富的枣汁饮料。市场上以枣为原料生产的果汁饮料品种较少,开发酸甜适口的保健枣汁饮料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