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集聚区排名是如何排的

产业集聚区排名是如何排的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整车制造企业,同时也是全国聚集轿车整车生产基地最集中的地区。一个日趋成熟的汽车制造产业带正在长三角逐步形成。大量事实证明,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间

本书的目的是从产业集聚的经济性和空间性两个维度对产业集聚间分工进行研究,将研究的空间范围扩展到一个较大统一市场内的多个产业集聚之间,在产业组织学的微观分析和产业集中的实证方法下,进一步扩展和补充新经济地理学对集聚和扩散效应的论述,探讨产业集聚间分工的经济意义和地理意义,寻找产生产业集聚间分工的条件和原因,并最终揭示产业集聚通过相互间分工演进成为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普遍规律。本书主要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研究。

新经济地理的NEG模型(new economic geography model)在垄断竞争假设下,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作为内生变量解释了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那么,在产业集聚形成以后,它的发展和演化是否也同样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的作用?多个产业集聚间的关系又是以什么为纽带建立起来的?这就涉及对规模经济、专业化生产和运输成本的讨论。其中,最重要的内生变量是由垂直解体产生的中间产品市场。我们讨论的问题如下:

(1)对宏观上的规模经济和微观上的专业化生产的讨论。马歇尔(2001)是第一个提出规模经济,并从整体层面定义了规模经济的经济学家,他将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这个概念被主流经济学接受并沿用至今。产业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着力研究了由规模经济带来的垄断竞争问题,也就是市场结构问题(Dixit&Stiglitz,1977)。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仅是整体层面上的规模经济远远不能解释其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杨格(Young,1928)认为,把单个厂商的专业化生产和最终产品的规模经济等同起来是十分不合适的,整体的规模经济的核心是生产方式的迂回和资本的经济性。尽管许多高水平的著作都认为,生产的可分离性是规模经济的前提,但同斯蒂格勒(Stigler,1951)一样,杨小凯(Yang,2001)也认为,把规模经济及其对产业集聚产生的效应建立在厂商的微观层面是不合理的。他们通过证明市场规模与分工的无关性,阐述了这样一个论点:由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生产不一定与规模经济相一致,因为厂商的专业化生产是个人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函数,因此其密切联系的是范围经济而非规模经济。

(2)对垂直解体的讨论。在将市场整体的规模经济细化到微观层面的厂商专业化生产以后,分工、中间产品生产、迂回生产就成为研究产业集聚间关系的关键词,而垂直解体则是对这些生产过程在空间上分离现象的总体概括。垂直解体是垂直一体化的反过程,但不是对生产活动的简单分拆。管理学认为,当产业组织完成垂直解体后,会产生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组织,Sturgeon(2002)将其称为“生产网络范式”。它部分地削弱了原属于垂直一体化企业的力量,借助中间产品市场或“外包”等生产方式,把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优势扩散到其他企业和地区,促进了地区要素流动和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在一个相对更广大的空间范围上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

(3)对运输成本的讨论。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因此,它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和如何生产。而“在哪里生产”的问题则涉及运输成本的问题,而这并不属于新古典经济学核心问题的构成。从冯•杜能第一次用运输成本的概念解释了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开始,许多经济学家都围绕运输成本解释了集聚的产生和发展。随着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兴起,克鲁格曼和藤田昌久(Fujita et al.,1999;Fujita&Mori,2005)等将空间因素引入了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1977)对德布鲁框架的修正中,使非线性的“冰山成本”与新古典框架相容。这样,多样化需求、运输成本、垄断竞争都被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内。

我们试图在对以上三个小问题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简洁的微观动态模型来作为本书的整体理论框架,阐释专业化生产和垂直解体是如何相互促进,并在运输成本的作用下,使同处于一个市场内的两个相邻产业集聚间发生分工关系,进而改变市场规模和地区间在生产上的松散关系,使之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生产制造单位和销售市场。我们称之为“广域的产业集聚”。

在中国,长江三角洲[1](以下简称为“长三角”)地区,凭借其在专业化生产上的优势,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因其内部各地区的历史渊源深厚,文化背景相近,市场统一开放和民营经济繁荣发展,又衍生出许多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为研究者提供了研究中国产业集聚前沿问题最好的样本,也促使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拓展现有理论视角。

特别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形成的产业集聚内企业跨区域发展的潮流,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王晓娟和陈建军,2006;李清娟,2006)。以汽车制造业为例,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整车制造企业,同时也是全国聚集轿车整车生产基地最集中的地区。上海有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中美合资企业上海通用;江苏则拥有南京菲亚特、春兰汽车、上汽仪征、扬州亚星、盐城东风悦达起亚;浙江的吉利则是全国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汽车产业集聚间分工的雏形:上海市重点发展了汽车产品的价值增值环节(研究开发、零部件制造、整车组装、销售服务)中的研究开发、整车组装和销售服务三个环节;而江苏、浙江则利用众多零部件合资或独资企业落户两省的机遇,发展出拥有300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上海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大后方”。目前商行整车装配中所用到的诸多零部件,有90%来自近邻江苏和浙江;在上海桑塔纳轿车共同体名录中,176家成员单位中大多数是江浙企业。一个日趋成熟的汽车制造产业带正在长三角逐步形成。

由于产品的研发和销售阶段的数据受到可得性的较大限制,本书主要以长江三角洲地级市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为样本,以E-G 指数为标准估算了长三角总体空间尺度下二位数产业的集聚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以水平关联的三位数产业为切入点,计算了它们在长三角的共同集聚;共同集聚指数越大,就说明它们之间的生产联系越紧密,分工状态越明显,反之则不然。

大量事实证明,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间发生的分工,并不是偶然出现的现象,规模经济、产业集聚和劳动分工的互动在这些地区严丝合缝地进行着。这就引起了我们在长三角产业集聚间分工确实存在的假设下,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的兴趣:① 为什么长三角可以形成产业集聚间分工?换句话说,它发生的区域条件是什么?② 产业集聚间的分工是不是一种市场行为?如果是,那么这种需求是怎么产生的?③ 促使长三角形成产业集聚间分工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先天优势(natural advantage)和后天优势的综合作用,许多学者在对单个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讨论中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在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形成过程中,是否也可以用先天优势和后天优势来证明?哪些因素是先天优势,哪些又属于后天优势?进一步地,克鲁格曼认为后天优势中对产业集聚起到核心作用的是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和后向联系(backward linkage),前者是指对需求市场的接近,后者是指对原材料市场的接近。Venables(2001)提出,中间产品是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重要纽带,而产业集聚间分工正是通过企业在中间产品生产方式上的选择来实现的,因此对产业集聚间分工的中间产品生产方式的研究,就是研究产业集聚间的前后向联系,也就是研究长三角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后天优势。

在中间产品的生产上,企业可以选择自行生产,也可以选择购买,这种选择取决于企业所在的产业集聚是否具有对外延伸生产活动的诉求,或借助其他产业集聚地区的力量来完成自我完善的需求。那么这种需求的实现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呢?这一点与产业集聚本身的发展阶段及程度有关,也与长三角不同产业不同的垂直解体程度有关。最后一个可能的相关因素是江浙沪三地之间的运输成本和三地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运输成本。

产业集聚引起地区竞争优势的差异,进而导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人们从多种角度论证了产业集聚产生的原因,但对产业集聚产生后,如何形成和强化整体区域竞争优势的过程却依旧不甚了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内星罗棋布的“县域经济”“产业集聚”成为各县市最主要的区域竞争优势,并一直保持着不断发展壮大的势头,逐渐成为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竞争优势,差异化竞争和协同发展的态势呼之欲出。在此过程中,分散的产业集聚是如何走向整体的区域竞争优势的?其中的传导机制又是什么样的?已有文献对此鲜有论述。

波特(Porter,1998)认为,产业集聚是不同于科层制组织或垂直一体化的一种组织,是对有组织的生产价值链的一种替代。因此,这种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产业集聚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柔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它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及激励,是远距离的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波特从竞争优势的角度为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种解释,并从更注重产业关联度的角度很好地补充了经济学中产业集聚理论在这方面的缺陷。但其理论在一些方面也受到经济学家的批评,如邓宁(Dunning,1998)认为,竞争优势理论过分强调国家和区域政府在产业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并把复杂的经济活动因素简单地构造成四个基本的要素,而且忽视了要素流动对“钻石模型”的影响。

而本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在经济学范式下,更多地通过对市场机理的分析来寻找长三角内产业集聚从各自为政的“小打小闹”走向广域的产业集聚,并分析其最终形成整个地区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

注释

[1]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的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经济上的长三角地区往往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8个市: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7个市: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有时候也泛指苏、浙、沪三省市。本书的长三角是指经济上的长三角地区,在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是25个地级市单位的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