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有关产业集聚的研究不同,本书改变了过去仅仅研究单个产业集聚的方法,基于空间和经济的二维性,把单个产业集聚本身的成熟程度、垂直解体程度以及产业集聚间的运输成本作为特征性因素,系统考察了后发优势对多个产业集聚间形成分工的影响,构建了产业集聚间分工研究的微观分析框架,并分析了这种新型的分工对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决定性作用。
另外,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产业集聚间分工的研究不仅运用了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还加入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充分反映了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复杂经济学性质;同时与目前大量对单个产业集聚的研究不同,本书通过对产业集聚的专业化生产特性,将产业集聚中包含的分工思想,用多个产业集聚间形成的产业关联来进行反映,提供了一个概念化的理论模型和可操作化的实证框架,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在实证分析中,本书以2001—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长三角地区数十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基本数据为样本,通过将167个三位数产业划归到30个产业组中的方法,以E-G 指数计算了它们之间在地理上的集聚程度,从而估算了长三角产业集聚的发展程度、产业集聚间分工程度以及地区间有产业关联的产业同构程度,并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在第3章中的理论模型,这在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具体来说,在相关研究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在如下几方面取得了进展:
(1)提出了产业集聚间分工作为生产组织方式之一的研究命题,并提供了从整体上分析产业集聚间分工的逻辑基础和现实依据,拓展了产业集聚分析中如何体现分工思想的理论框架。
一直以来,经济学把产业集聚作为独立的研究单元,而对多个产业集聚间关系的分析缺乏应有的审视。随着产业集聚本身的发展,厂商已经不再是市场竞争的唯一主体了,兼具经济和空间二重身份的产业集聚因为强烈的身份认同和内部协调机制,已经日渐成为竞争中超越厂商的一种生产组织对象。在此基础上,本书将产业集聚的整体性作为研究的基础性前提,以中间产品生产方式的选择为切入点,通过对杨格(Young,1928)、斯蒂格勒(Stigler,1951)和杨小凯(Yang,2001)模型的借鉴,研究了两个重要问题:① 垂直解体下的经济组织要比垂直一体化的经济组织更有效率,因此处于垂直解体链条中的产业集聚组比单个产业集聚有效率;② 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形成,还需要一个恰当的运输成本,过大或过小的运输成本都会导致产业集聚优势的丧失。这两个研究命题体现了产业集聚间分工形成的微观机制,一方面,弥补了传统产业集聚理论在分析多个产业集聚间关系上的空白,补充了现有理论对分工思想的忽略;另一方面,进行了将经济组织间的互动问题纳入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的探索性工作。
(2)从经济和空间的二维视角明晰了产业集聚的边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产业集聚定义中的含混性带来的研究困境。
本书围绕“产业集聚间分工是什么”“产业集聚间分工为什么会产生”“产业集聚间分工又会带来什么影响”的逻辑顺承关系展开三段论性质的阐释,在理论上揭示了产业集聚间分工形成的微观基础,在实证中得出了产业集聚本身发展程度、垂直解体程度和恰当大小的运输成本在它产生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对地区竞争优势来源的剖析,证明了产业集聚间分工构成了产业集聚分布密集,且同时拥有相似优势产业地区的竞争优势。这一系列理论论述和实证检验的过程都得益于对产业集聚二维性的确定,沟通了产业和地理两方面的理论渊源。
(3)确立了把地级市三位数产业集聚作为基本产业集聚单位的实证框架,相对传统研究细化了产业和地区的划分范围,提高了面板数据质量,加强了数据的说服力。
国内现有的对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在数据上存在着两个特点,一是数据来源通常是统计年鉴上的省级单位二位数产业;二是采用的指标往往是空间Gini系数。这样就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容易产生对产业集聚发展程度的偏大估计;二是分析无法深入更细的微观层。本书以长三角三省市25个地级单位6年总计60余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数据的统计结果为基础,分别计算各地级市在二位数行业和三位数行业上的H指数(赫芬达尔指数),以及修正后的E-G 指数,包括单个产业集聚的γ0k、γ0l指数和表示产业集聚间分工的γck指数为主要的产业性测量指标,以βcr为主要的地区性测量指标,得出了相对精确的关于产业集聚、产业同构和产业集聚间分工发展程度的统计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