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集聚间分工和地区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间分工和地区竞争优势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本书前面几章中的分析,产业集聚间分工可以描述为以产业集聚为节点的生产环节或差异性产品生产在空间上的分布,这是外延相当大的概念。在分工和地区优势方面,日本学者的研究相对突出。我们以长三角最典型的产业集聚纺织业为例来说明产业集聚间分工推动地区竞争优势形成的机制。产业集聚间分工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

回顾本书前面几章中的分析,产业集聚间分工可以描述为以产业集聚为节点的生产环节或差异性产品生产在空间上的分布,这是外延相当大的概念(图6.1)。它既包含了相近产业间的地理集中,也包含了完全不同的产业间的地理集中。也就是说,它的区分标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产业限制,达到了产品的层面,因此差异化的产品成为产业集聚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聚内企业间在产品工艺、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培训等方面所享受到的外部性,我们称其为产业溢出。另一方面,我们在本书一开始就已经讲到,产业集聚和产业集中的最大区别在于,产业集中是针对单个产业而言的,而产业集聚则是包括了许多其他机构的集合体,比如大学、研究所、政府行政机构等,我们将其称为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由此可见,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也是二维的,一是促进产业升级;一是形成产业集聚地区的整体竞争优势。

图6.1 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内在机制

产业集聚的动态影响,经历了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到以Maillat(1991;1993)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环境理论的演进过程,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焦点也从关注静态效率优势,逐步转变为关注集聚所在地企业之间的互动、知识扩散机制、学习行为和群体创新行为等。Doeringer&Tenkla (1996)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促成产业集聚间合作的三个主要动因:企业之间联盟驱动的战略机会、传统区域要素市场优势(劳动力市场,本地化知识外溢)和非业务制度的因素等。Bergman&Feser(2000)则在系统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后,认为外部经济性、创新环境、合作、企业之间竞争和路径依赖是集群间互动形成的基本原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注意到集群的正面效应,也开始注意到集群的风险,Tichy(1997)借鉴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集群也具有一个从产生、发展、成熟到衰亡的过程。后来又有学者把这种风险界定为结构风险和周期风险(Markusen,1997),并指出,集聚会因为其成功因素——不断提高的专业化而逐渐变成一个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Markusen,1997),因此僵化、失去活力,或者失去其初创时期的创新能力,产生抑制创新的类同氛围(homogeneous macroculture)而逐渐走向衰亡。

对于如何回避这种风险,一些学者开始从知识网络的延伸角度,提出了战略网络和虚拟网络的概念,企图用扩大网络规模来解决集群风险问题。而我们认为,产业集聚间分工正是管理学上企业网络的经济学表达,且包含了企业网络所不能包括的区域间溢出现象,它与产业间的溢出,共同构成了产业集聚间的分工效应,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6.1:产业集聚间分工的地区延展性可以规避产业集聚本身带来的地区封闭性和产业衰退风险。

在分工和地区优势方面,日本学者的研究相对突出。早先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领域。赤松要的雁行理论(flying-geese theory)、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等都涉及产业发展自身规律的研究领域;后来,大西胜明等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H-O-S模型来解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切入分工问题(陈建军,2002)。2004年,小岛清抽象了日本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提出区域产业动态发展的三阶段论:生产的效率化和多样化——多样化生产的效率化——比较劣势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形成地域分工,显示了产业转移和地区分工关系研究开始成为这一领域的前沿。在国内的实证中,陈建军和夏富军(2007)以浙江企业的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为依据,论证了中国国内的区域间经济发展也存在先后递进的 “雁型形态”;认为企业家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是中国转型期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产业区域转移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域分工形成的主要动力。此后,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开始成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如戴宏伟(2006)认为产业转移对推进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形成大北京经济圈具有重要意义;张孝丰和蒋寒迪(2006)以江西为例,认为产业区域转移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产业集聚间分工与产业转移不完全相同,但其对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作用却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我们以长三角最典型的产业集聚纺织业为例来说明产业集聚间分工推动地区竞争优势形成的机制。纺织业中,包含了171-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172-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173-麻纺织;174-丝绢纺织及精加工;175-纺织制成品制造;176-纺织带和帘子布制造;177-针织品、编制品及其制品制造。尽管最终生产的产品上有差异,但总体的工序不外乎以下几道:原料前期加工→整经纺纱→编织→漂洗→印染→精加工→成品。在单个产业集聚内和参与产业集聚间分工的纺织品生产过程,如图6.2所示。

图6.2 单个纺织业产业集聚和参与产业集聚间分工的纺织业集聚

对于产业集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里集中了大量的同类或相似企业,导致该地在该产业的生产上更容易集中于核心环节的制造,从而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二是技术创新。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详细解释了产业集聚对地区竞争优势的贡献得以实现的前提是不断提高的创新能力。对于发展仍处于倒“U”形左边阶段的产业集聚来说,其创新能力是推动发展的主要力量。三是促进市场容量的扩大。尽管专业化生产与市场规模无关(Yang,2001),但产业集聚却能扩大市场容量,培育更加成熟的消费群体,从而反过来对产品生产产生更高要求,促进产业升级。

而产业集聚间分工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分工把上述产业集聚的优势扩大到更广大的地区。如图6.2所示,原本只在一地生产的纺织品,通过产业集聚间分工成为至少由两个地区合作生产的产品。即使没有增加产业链的长度,也给至少两个地区的产业集聚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和意愿,客观上扩大了市场容量和就业机会,从而发展了整个产业在经济上和空间上的规模,逐渐形成广域的产业集聚。产业集聚间分工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方式,它对地区竞争优势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拉长产业链在空间上的分布。一个产业其产业链的长度除取决于技术之外,还取决于专业化生产组织在不同生产规模上获得利益的差别。当生产主体之间能够组成一个完整而有效率的价值链时,他们更倾向于集中在这个广大的地区。这种空间上较长的产业链又进一步为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

(2)为新企业的进入创造了很大空间。产业集聚间的分工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从事专业化生产,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新企业的进入壁垒,新进者很容易就能在这个地区学习到必要的技能,从而使这个地区获取了保持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

(3)促进了产品的差异化,提高了产业升级能力。由多个产业集聚来组织完成的产品,由于产业链在空间上的延伸和广域地区内需求的多样化,必然形成差异化生产和技术互补。产业集聚在参与跨地区的分工过程中,提高了协调生产和整合技术的能力,形成更为显著的地区竞争优势(图6.3)。其中,Y表示产业的生产能力,D1D2D3是产业集聚的空间半径。可见产业集聚的空间半径越大,产业的生产能力也就越高,产品的周期也就越长。这种类似“雁行模型”的产业在空间上的扩张方式,是产业集聚间分工这一生产组织方式的结果。

图6.3 产业集聚间分工和广域产业集聚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