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家所有制

国家所有制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把巨大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不仅拥有对生产资料和交换资料的所有权,而且也拥有对社会剩余产品的支配权。国有化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的融合。国家所有制给官僚阶层带来了两个重要的效用来源:一是控制生产,二是控制分配。

国家把巨大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不仅拥有对生产资料和交换资料的所有权,而且也拥有对社会剩余产品的支配权。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在任何社会,都是支配剩余产品的社会力量(阶级、阶级派别、阶层)控制着整个社会。国有化财产和国有化剩余产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这样的问题:谁支配国家?谁,什么样的具体集团在实际上行使国家权力?

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创造了两句著名的口号:“速度决定一切”与“干部决定一切”。在高速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这个制度的社会基础——官僚阶层苏联拥有庞大得吓人的官僚阶层,仅苏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处、中央各机关,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各机关,这些机关的干部就达到50万人。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把赫鲁晓夫规定、尚未切实实行的领导干部、苏共中央委员的任期制、轮换制予以废除。自1965至1984年,高层党政机关干部层几近凝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大多数的任期超过15年,中央委员大多数任期超过12年,其中像波诺马廖夫已有34年,齐米亚宁已有25年。1981年,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政治局会议一般是15分钟左右,而勃列日涅夫连续几分钟读秘书准备好的讲话稿都结结巴巴、气喘吁吁。国有化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的融合。当然,国家领袖的权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他们是作为国家和政党的领袖来行使权力的。但是,国家领袖仅仅决定了经济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方法,他们还不得不借助于干部或者说官僚阶层的力量来实现目标。官僚阶层庞大的强制性权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拥有的国内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以,在苏联,生产资料公有制不仅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同时还是把权力集中在国家领袖与官僚阶层手中的工具。从此,个体成员通过跻身官僚阶层就能够获得财富与各种特权,而一旦为其所抛弃,也就意味着个人所享受的财富、特权乃至于生存权的丧失。国家所有制给官僚阶层带来了两个重要的效用来源:一是控制生产,二是控制分配。由此,官僚阶层的偏好通过国家所有制与中央计划两大手段得以实施。

在国家所有制条件下,官僚阶层用两种方式控制着生产:一是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央计划,没有最高官僚阶层的批准,任何计划均不得改变。二是通过控制个人进入官僚阶层的通道来进行的,如果某个官僚阶层的成员对中央计划或其他经济、政治政策提出疑问,就将面临着特权、福利、地位下降或被剥夺的处境。因此,官僚阶层成员的生存与发展策略就是辨认最高层官僚的偏好,并努力地维护整个官僚阶层的利益,以此来促进自己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