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校长领导力研究

校长领导力研究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学术界有关校长领导力的研究主要涉及校长领导力的本质、校长领导力的类型与结构、中国校长领导力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改进中国校长领导力的对策等多个方面。邱心玫认为,校长领导力包括校长个人领导力、校长团队领导力。既有研究提出多达十种校长领导力,也有研究仅提出三种领导力。多数研究倾向于认为存在五种左右的领导力。

中国学术界有关校长领导力的研究主要涉及校长领导力的本质、校长领导力的类型与结构、中国校长领导力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改进中国校长领导力的对策等多个方面。

(一)校长领导力的本质

如前所述,校长领导力是教育领导力相关领域研究最多的,其中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就是明确校长领导力的基本含义。

张爽(2007)认为,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实现学校目标、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全校师生员工和以家长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的能力,以及与全校师生员工和以家长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观点指出,邱心玫:“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校长领导力是在特定的领导体制、领导环境下,校长个人素质与团队领导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种综合作用力(邱心玫,2008)。马龙海(2010)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界定也强调这种综合能力或能力体系,认为大学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促进大学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集合,这种能力集合就是大学校长领导力体系。此定义强调校长领导力乃是一种体系。

赵明仁(2009)则认为,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影响师生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这一定义强调影响力。与此类似,(李玉芳,2009)从领导学的视角指出,李玉芳:“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及其开发”,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学校领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影响力。

还有研究认为(徐莉,2010),大学校长领导力是高校校长引导和动员大学师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大学师生认同他的办学理念,并自愿追随他实现大学目标的能力。她强调领导力不同于管理力,认为领导力是影响能力,被影响者自愿追随;而管理力是控制能力,下属不得不服从。虽然管理力和领导力的耦合使领导者对组织的管理有效,但并不意味着领导者要平均分配这两种力量。各类组织的具体组织情境各有不同,领导者的领导力水平必须适应具体组织情境的需求。

从上述不同的校长领导力定义可以看出:(1)校长领导力不是某种单一能力,而是一种能力集合,或说综合能力;(2)校长领导力围绕学校目标展开;(3)校长领导力主要指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4)校长领导力既是一种个人素质,也与团队领导力不可分离。

(二)校长领导力的类型、结构与模式

刘国华(2009)提出10项校长领导力。这10项校长领导力的具体名称与作用包括:(1)校长决策力是领导力的首要支柱;(2)校长学习力是智慧生成的源泉;(3)校长创新力是催生与发展特色的动力;(4)校长执行力是领导力的关键支柱;(5)校长用人力是开启人才灵性的大门;(6)校长沟通力是开辟凝聚前行的路径;(7)校长经营力是打开学校增值新渠道;(8)校长应变力是追求领导艺术的睿智;(9)校长跨文化力是提升平等对话的底气,等。

邱心玫(2008)认为,校长领导力包括校长个人领导力、校长团队领导力。对中小学校长而言,校长个人领导力则主要包括领悟力、前瞻力、决断力、感召力和执行力这五种关键的领导能力。这种分类简单明确,但该研究对校长团队领导力并未多加展开。

刘兰英、戴舜琴(2008)以一位小学校长为个案,刘剖析了校长领导力的六个方面,即学校发展战略规划能力、课程和教学领导能力、协调和激发教师团队潜能的能力、人格魅力、发展力及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

李玉芳(2009)认为,从领导过程的角度看,校长的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沟通能力。

谢慧华(2009)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校长领导力的研究成果,得出校长领导力的五个维度,即教学领导力、课程领导力、行政领导力、专业发展领导力和公共关系领导力。

孙锦明(2009)主张从组织层次上理解领导力概念,并借鉴博尔曼、萨乔万尼、郑燕祥等人的理论观点,认可组织层次上的校长领导力理解框架应为“五向度模型”:结构领导力、人性领导力、政治领导力、教-学领导力、文化领导力。

姜美玲、陈静静、吕萍(2010)依据在浦东新区范围内对校(园)长领导力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将校长领导力整合归类为七个方面:愿景与规划领导力、文化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教学领导力、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力、教育科研领导力、行政领导力。

马龙海(2010)在对广东省17所本科院校和安徽省随机挑选的本科院校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我国当代大学校长领导力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校长领导力体系是由前瞻力、执行力、培育力和开发力等四个维度组成,并且通过内容和结构效度的主成分分析,得出各个维度的结构,最终建构出大学校长领导力的能力体系。

张平(2010)从学校变革视角构建了校长领导力的“心脑手模型”,提出三种领导力:(1)愿景领导力是校长领导之心;(2)变革领导力是领导之脑;(3)践行领导力是领导之手。这一分类是最为简要的。

上述校长领导力的类型、结构与模式的研究表明:(1)校长领导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区分,因此领导力的类型划分、结构层次也各不相同。既有研究提出多达十种校长领导力,也有研究仅提出三种领导力。多数研究倾向于认为存在五种左右的领导力。(2)尽管校长领导力存在不同分类,但存在一些共同的领导力,如战略规划力、执行力、沟通力等。(3)不同类型、层次与模式的学校(幼儿园)的校长(园长)领导力重心并不完全相同。如学术领导力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校长并不重要,但对大学校长而言则是成为校长的基本前提。即便校长领导力的模式,我们也可以在不同模式的选择中采用。如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布什所著《如何管理你的学校》提出并通过教育机构中的领导和管理实例阐明了一系列教育领导与管理模式:正式模式;同僚模式;政治模式;主管模式;模糊模式;文化模式等。

(三)中国校长领导力的现状、问题与原因

就中国校长领导力的状况,学术界已经展开了多方面的调查分析。这些调查既有定量研究,也有质的分析,研究结论也颇为多样。

孙锦明(2009)以组织层次上的校长领导力“五向度模型”模型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个案剖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学校长领导力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中学校长领导力明显存在这样的问题:结构领导力片面强势、教-学领导力与文化领导力明显弱势、政治与人性领导力有待提高,以及根据学校实际需要组合发挥五种领导力量的勉为其难。其研究发现,中学校长领导力问题虽然表现在校长身上,但根子主要不在校长身上,而在于我们的校长管理体制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和漏洞,以及随之而来的校长领导实践多见“经验模仿”而少见“专业引领”。

傅建东(2010)应用质的研究方法,对中职校长的领导力进行了研究。他通过四位成功校长的故事,了解到他们的工作、生活、成长过程、所领导学校的特点以及他们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困难和校长培训的认识等。从这些故事中,发现校长们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职位权力和个人权力),去影响所有与学校发展相关的人。文中分析了校长拥有的权力类型以及这些权力对上级、下属和无上下级关系的人的影响力,同时也探讨了对校长权力的可能的制约因素。从四位校长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所受制约较少,拥有较强大的权力,而较强的权力对他们领导学校进行变革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校长领导力的构成是有很大差异的,每位校长取得的成功都是其独有的领导力与所在学校特有的内外各种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研究,还发现几位校长并没有特别关注教育和教学这两个重要方面。他们首先注重的是学校的生存,希望获取有利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稀缺资源,包括生源、优质师资、资金、设备、土地和政策等。几位校长从担任校长开始都着力领导学校进行了变革,在此过程中,确立学校发展方向、变革型思维、共享价值观、授权、激励和校长自身的人品等是领导学校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在对四位校长领导力研究的基础上,勾勒了一个新的领导力模型,以期能更好地揭示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之间的交互关系。

姜美玲、陈静静、吕萍(2010)进行的调查发现,浦东新区校长领导力现状总体较好,绝大部分校长具备基本的领导者素养,能够从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策划教育科研、优化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地推动学校发展。突出的共性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校长的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专业化意识普遍缺乏。二是校长对学校管理的同质化倾向严重,文化领导力相对较弱。

王荣珍、王兰爽(2010)就冀南某县14所民办学校进行了跟踪调研,发现贫困地区农村民办学校校长领导力有待提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校长换位意识不够、指导不力、文化建设欠缺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是校长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此外外部环境优化也是重要因素。

王小栋、孙河川(2011)使用马来西亚校长领导力评价指标体系量表,通过因素分析发现,中国教师最看重的是校长的人际领导力,其次是技术领导力和教育领导力,最后是象征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校长领导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校长领导力各不相同,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但影响校长领导力的因素则大致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提示相应的对策也宜从这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四)提升中国校长领导力的对策

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对策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即了解分析原因或具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下是学术界提出的提升中国校长领导力的一些对策。

孙锦明(2009)提出改进中学校长领导力的对策是:①专业上——应将校长领导力的专业角色定位于教育领导者,教育领导力是校长专业标准的内核所在。②制度上——拟入职环节应建立校长专业标准和健全校长资格制度,入职环节应改革校长选拔机制和完善校长任期制度,在职环节应健全校长职责、培训、评估、激励等制度,退职环节应建立健康的校长退出机制。③主体上——校长应准确把握领导力内涵,多层次、多途径提升教育领导力水平;教育行政人员应努力提高教育领导水平,逐步实现教育行政专业化;研训者应真正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的支持者、领导实践改进的引领者。

李玉芳(2009)基于其校长领导能力分类提出的改进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对策是:(1)从内容上说,校长的决策能力包括战略决策能力、日常决策能力和危机决策能力。提升校长的决策水平,需要校长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加强政策解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把握大局大势、捕捉关键问题、注重调查研究和吸纳不同意见。(2)提升学校执行力,校长必须提高自身执行素质、加强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和加强学校内部沟通。(3)加强学校团队建设,校长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实现学校结构扁平化、实施分布式领导、关心教师需要、学会激励、营造合作性学校文化、积极引导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4)为提高沟通效果,校长需要采取以下策略:破除沟通障碍、综合运用各种沟通方法、拓宽沟通渠道、改进沟通方式、提升自我形象、坚持科学的沟通原则。进行有效领导,除了具备一定的能力,校长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素质。

傅建东(2010)的研究指出,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加强中职校长队伍建设,而其着力点则在于校长的领导力建设。这可以着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建立统一标准,夯实校长领导力建设的基础;二、公开招聘选拔,改进校长领导力建设的机制;三、激励校长,推动校长领导力的发展;四、加强校长培训,保障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姜美玲、陈静静、吕萍(2010)基于对浦东新区校长领导力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三点改进中小学校(园)长领导力框架性建议:从专业视角来看,亟需解决校长专业角色定位与校长专业标准制定等基础问题;从制度视角来看,必须通过建立和健全校长管理制度来切实保障校长具备较高的领导力水平和专业化水平;从主体视角来看,校长领导力的切实提高,最终还需要校长、教育行政人员、研训者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主体性的发挥。

何冲(2010)通过对东莞市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现状的分析,何冲:“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指出提升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策略首先要确立标准,为校长领导力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要开展评估活动,以评价活动促进校长领导力建设;再次,要加强培训,同时让校长在实践活动中加强领导力的建设。

以上这些提升中国校长领导力的对策建议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有些是宏观层面的论述,有些是微观层面的建议。无论如何,结合影响校长领导力的内外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是必要的。

(五)性别与校长领导力

与大学校长多为男性不同,中小学校长尤其是幼儿园园长不少为女性。因此不同性别的校长领导力问题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关注。

马方丽(2009)对小学女校长的领导力进行了分析,发现女校长天生具有的柔性情怀在具体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能更好地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切合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需要,将柔性管理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其性别优势彰显的同时,更多的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刻板印象对其领导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女校长领导力的有效发挥。为此需整合、建构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与两性协调发展,更好地实现女性的价值。

张苏(2009)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通过与校长、教师的对话和观察来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女校长的生活和工作,强调通过提高女性自身素质,转变社会传统观念,优化舆论环境为女性学校领导者的成长提供机遇。

谢慧华(2009)进行校长领导力问卷调查发现,上海市p区初中女校长在校长领导力的五个维度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谢慧华:“上海市p区初中女校长领导力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目前初中学校女校长远远少于男校长的原因在于社会的不公待遇及自身的消极因素。唯有克服这些因素,担任校长职务的女性数量才能与担任教师的女性数量相匹配。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学术界已经就校长领导力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展开了多方面研究。既有对普通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调查,也有对中职学校校长领导力的探讨;既有量化研究,也有质化分析。虽然华东师大等院校有过校长领导力的多方面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多数研究是分散进行的,缺乏类似范德堡大学(Vanderbi1t University)皮博迪教育学院(peabody Co1lege)开展的教育领导力评估(the Vanderbi1t Assessment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VA1-ED))这样极有分量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