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过后,相信人们仍然会记住他的姓名——王均瑶。不但会记得这个名号,还会将它与“胆大包天”一词相联系。
“王均瑶”=“胆大包天”。这样的符号意义在于它显示了草根出身的浙商群体,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中热血奔涌、激情投入,敢为天下先、敢吃天下苦的创业精神。王均瑶,是那个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的一个特定符号。
大上海历史上就是浙商风云驰骋的舞台。20世纪初的浙江财团,呈现了中国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成为当初国民政府反对北洋军阀的有力支柱。
但20世纪20年代,十里洋场的上海,叱咤风云的大多是出身豪门的浙商或者是金融界的巨头们。而今天活跃在大上海的数十万浙商大多来自浙江农村。
与许许多多开始做大做强的浙商一样,王均瑶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1999年即把集团总部“迁都”上海浦东。
迁都上海,王均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中蕴藏着深刻的用意。笔者参加过两次由王均瑶主持的活动。一次是2003年11月29日下午,在上海浦东金贸大厦的君悦大酒店,由王均瑶担任会长的上海市浙江商会在此主办了“新浙商财富沙龙”;一次是2004年的1月10日晚,在上海万豪虹桥大酒店里举办的“新浙商迎新春晚会”。来自驻沪各领事馆的领事、商务参赞,世界500强企业驻沪CEO,各省驻沪办事处领导,上海、浙江两省领导及国内知名企业家们在把盏共饮的欢笑声中掀开了浙商与世界商界新一轮合作的序幕。
王均瑶将这两次活动的主题都以“新浙商”命名。他在沙龙活动的开场白中说,新浙商是有别于传统的浙商的。新浙商将以融入世界经济舞台为使命。
也许,均瑶集团的“迁都”与上海浙江商会关于“新浙商”活动的举办都可以看作是浙商1.0代的完成与1.5代的开启。无独有偶,20世纪与21世纪的世纪之交,一些浙商企业的新掌门人开始走上台前,比如万向的鲁伟鼎、横店的徐永安等。
在上海的5年,王均瑶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受市场洗礼。他争分夺秒地听取长江商学院的EMBA课程,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收购战、构建自己的产业王国。
的确,这5年中,他学会了资本购并战略——2002年,接手上海肇嘉浜路烂尾楼,将之改造为上海首座以民营企业命名的甲级商务楼“均瑶大厦”;接着,又收购了无锡商业集团;同年,还入股武汉航空公司,首开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民航主业先河。2003年,进而参与收购湖北义昌三峡机场……快速地攻击、资本魔杖的巧用,使得均瑶集团迁都上海后很快构建了由航空、乳业和置业投资三大板块构成的产业“大厦”,截至2002年,就拥有20多家全资独立法人公司,集团总资产达25亿元,2002年列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排名第10位。
至此,王均瑶欲借上海的码头登陆世界经济舞台的雄心已现端倪。当年他能“异想天开”包飞机,世纪之交,一个渐渐成熟起来的温州商人欲逐鹿世界经济舞台的梦想大概算不上唐突。
在上海的5年,在资本运作之外,王均瑶还懂得了商会对于一个企业家群体的作用以及积极的运作。他以上海浙江商会为舞台,领衔上海的浙江商人融入大上海、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轨道。这个时候的王均瑶绝非当初那个初中辍学的小商人,而是在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经营战略上都有了深刻变化,以世界一流企业为奋斗目标的、有思想的现代企业家。
王均瑶的努力也赢得了大上海的尊重。在他当选为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的同时,他还获得了“第十一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并当选为上海市青联常委、上海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职务。而均瑶集团党委则成为直属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的第一家党委。
此时,“草根浙商”被赋予了“新浙商”的内涵;王均瑶也顺利地实现了从1.0代迈向1.5代的跨越。
在上海的5年,王均瑶更是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时代浙商的风范。从2000年起,他响应中国光彩事业的号召,加入三峡光彩事业,在三峡地区投资建立乳品厂,推广万户移民养牛计划,为三峡的移民开辟就业渠道。2001年10月,王均瑶作为中国企业联合会推荐的唯一企业代表到英国伦敦参会并作演讲,签署了包括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内容在内的联合国全球协议。2003年,他还响应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捐款1000万元,设立“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均瑶基金”,企业公益捐款达2000万元。2004年5月26日,他还出席了全球扶贫大会。他在会上说,消除贫困是企业家的职责。
毋庸置疑,上海的5年,是均瑶企业发展最快的5年。草根出身的温州民营企业在上海这个国际化都市里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无论是在企业发展规模还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都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一切,都与其掌门人的悟性与学习能力,以及超强的胆识与魄力相关。
2004年11月13日,上海殡仪馆肃穆悲情。大雨滂沱中,上千人含泪送走了38岁的王均瑶。
他的英年早逝让所有关心均瑶发展的人措手不及,也给均瑶集团的发展带来许多悬念。
人们对他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王均瑶的去世会不会影响均瑶集团整个发展战略计划,会不会影响到均瑶集团控股的大厦股份?均瑶集团“三线并进”的上市计划会否就此搁浅?
亲历了那一段经历的人都知道,后来王均瑶的丧事处理得有条不紊;均瑶集团的运转在其两位弟弟的掌握下有序而稳定。
这样的平稳局面是由于王均瑶未雨绸缪做了事先的安排。据介绍,王均瑶在病危时亲手书写了一份遗书,把财产、企业接班人和对社会各界的遗言都做了交代。
王均瑶在遗书中表示,感谢党和政府对均瑶集团和他本人的关怀与支持,感谢集团同事和社会各界朋友对他的帮助,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均瑶集团的发展。对均瑶集团的接班人事宜,他吩咐由二弟王均金出任董事长,接掌集团全面工作。
事实上,王均瑶三兄弟是“打虎亲兄弟”的创业组合,被航空界称为“王氏三兄弟”。企业壮大后,三兄弟开始在经营上做了分工,王均瑶负责发展战略和投资,王均金负责航空,王均豪负责乳业。2003年,均瑶集团进入置业投资后,王均豪开始负责置业,乳业也由王均金负责。王均瑶生病期间,作为副董事长和总裁的王均金开始全面着手处理集团事务。11月7日王均瑶去世后,8日、9日,集团紧急召开了董事会,根据王均瑶遗愿并结合集团目前的实际情况,全体董事选举王均金为董事长,王均豪为副董事长。王均金兼集团总裁,并对集团公司的所有事务都作了妥善的安排。
虽然王均瑶走后,王均金的接班平稳而有序,但王均瑶终究是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走的。那么,他的遗憾有哪些,又给人们哪些启示呢?
事必躬亲、透支生命的同时也破坏了制度建设。其实,以王均瑶的聪明,他非常明白在家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他的身边,也不乏素质良好的职业经理人。他一向又对员工很宽厚(一位早期就跟他出来闯荡的“元老”说,跟了王均瑶这么多年从没看他开除过一个人),为何他还是那么繁忙,以至于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呢?
是他事必躬亲的性格。事必躬亲,使得均瑶集团的事业能够尽量不打折扣地朝着王均瑶制定的战略方向发展,但却透支了企业家的生命。尤其令人感到欷歔的竟是这样的一件“意外”。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均瑶董事长于8月份从医院出院了。那一天下午6点半,大部分员工还在办公室。他谈笑风生地来到了公司。当我闻讯过去时正看见他大步跨入写字台后面的椅子。他长嘘了一口气带着兴奋的神情说:‘离开公司这么长时间真的是憋死人了,我要好好地感受感受办公室的气氛。’说完,他仔细审阅了当天的‘均瑶新闻’。看了看当天的报纸,才意犹未尽地姗姗离开办公室。”4年前,均瑶集团党委书记陈理这样向笔者描述当时的情景。
而另外有人告诉笔者,由于集团办公室刚装修不久,身体本已极度虚弱的王均瑶,经这一次的办公室之行并发了肺部感染,才导致了病情的恶化。
一个心系企业发展,“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企业当家人,为企业发展呕心沥血,却很不“科学”地透支了生命!
其实,他的“事必躬亲”不但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企业的制度与规矩。
“去年有两个星期他不在公司(其实是因肠癌而瞒着大家去做了个小手术),等他一回来上班,等他签字、等他审阅报告的人排起了长队。”一位均瑶人曾经这样向笔者介绍说。
也许有人会说,早知如此应该劝王均瑶学会超脱,学会在岸上观风景。其实这是很难的。如果王均瑶不是充满着创业激情,不是如痴如狂地投入事业,他的均瑶集团就没有今天。“我希望能够逐步退出来,退到董事局,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学习。”这是2003年11月,他亲口对笔者说的话。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的执著使他的“退出”成了一个虚拟的希望。而以他在公司里一言九鼎的权威,要让手下人帮助他“放下”显然更无可能。
事必躬亲,又岂是王均瑶所独有的特点?从“刀耕火种”的田野中拼杀出路的创业型浙商有谁能成为真正的甩手掌柜呢?
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品牌对企业品牌的影响。这里,倒不是说王均瑶追求个人的影响力和魅力。而是均瑶集团这些年的发展更大程度是建立在他前瞻的眼光和个人的战略决策能力的基础上的。他个人的光芒可以说“盖”过了企业的光芒。
他的公司名称或多或少地加重了王均瑶的个人色彩。而他事必躬亲、大包大揽的工作作风也加重了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分量。
“你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是笔者于2003年采访时问的一个问题。
“目前还是我自己。我其实希望自己只是一个股东,一个投资者,把均瑶集团做成百年老店。我也在培养人。但也许是我的思维跳跃得太快,目前人们的思路还跟不上。”王均瑶坦率地回答。
在此情况下,王均瑶的个人品牌大于企业品牌是正常的。那么,银行只认企业家个人而不认企业也是正常的。听说,在王均瑶病重期间,温州有关银行专程派人前来探望病情。说是探望病情,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显然在于求证王均瑶的生死。据说,当银行人士看望了王均瑶先生之后才放心地回去。
好在王均瑶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光参悟了企业品牌应该大于企业家个人品牌的道理。为此,在考虑身后事的时候考虑了团队的因素。“王均瑶身前非常细心,非但安排好了股权的处理,对家属、亲友、高层、员工等都一一安排妥帖;在他的安排下企业运转很正常。”均瑶集团的相关人士介绍说。
股权革命的不彻底,给企业未来发展留下了悬念。“我希望集团能不断地长大,不是我个人所有,也不是家族所有,而是由社会公众所有。均瑶这个品牌属于社会所有,而我愿意为此改名。”2003年11月,王均瑶这样对记者说。在他的构想里,将来企业的股权1/3为家族的,1/3为员工的,1/3为社会的。
“去年9月,我跟他的几个助理一起聊天,谈到了股份制改革的思路。他听到后很感兴趣,就让我给写个材料。于是我连夜写了一个《关于股份制改革的建议》,1000多字,交给了他。他看后说很受启发,让他的助理打印出来,作为文件发下去讨论,让大家认识到推动股份制改革的积极意义。当时,我的建议是先在乳业等成熟的地方,拿出些优良资产让员工入股。但后来这个方案还是没有实施,股份改革的事就暂时搁了下来。”党委书记陈理向记者披露了这一段鲜为人知的事情。
王均瑶去世,人们急于知道王均瑶的股份还在不在?有没有外流?股权结构如何变化了?后来人们知道,王均瑶去世前,他个人的股份占了50%以上,他去世后股份仍掌控在他们家族手里。
因王均瑶个人魅力凝聚在“均瑶”麾下的高管们在均瑶离开之后如果没有股份、期权等的奖励,是否能够依然如故地效力于均瑶集团?
“我的角色会退到资本这个角度,我希望我只是谈思路、谈想法,把想法传递给别人,而由团队具体地去运作。希望通过上市把企业透明化与公开化。所以说,我的上市不是为了圈钱,而是希望通过上市完成企业的股权与治理结构的调整。”2003年11月,他曾经那么乐观豁达地对笔者谈起他的“角色”计划。
没料到的是一年之后11月13日,38岁的王均瑶永远地离开了他曾经热爱的这个世界。他未竟的事业留给了深爱他的与他深爱的后人!
王均瑶,这个深深烙上时代色彩的浙江商人,因他胆大包天的创业激情和抢滩大上海、主动融入世界经济舞台的开拓精神,载入了这个时代浙商创业的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