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投机倒把叫“中介”

投机倒把叫“中介”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 投机倒把叫“中介”周立波在《笑侃上海三十年》中说:同志们,捉老伊(捉住他)!现在投机倒把叫“中介”了。2008年1月15日《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的废止,标志着“投机倒把”正式退出江湖。投机倒把在过去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如今投机倒把在市场经济中算不上罪名,证券市场的交易、房产中介、婚姻介绍所等,形形色色的中介服务都是一种“倒把”,可这些也是市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

2 投机倒把叫“中介”

周立波在《笑侃上海三十年》中说:

同志们,捉老伊(捉住他)!投机倒把卖盐水片(旧时一种廉价的消暑品)!

同志们,捉老伊(捉住他)!投机倒把卖拉噶不(癞蛤蟆)!

现在投机倒把叫“中介”了。


“投机倒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主要指一些人通过走后门,搞到一些低价的紧俏产品,然后翻手高价倒卖,从中赚取差价。2008年1月15日《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的废止,标志着“投机倒把”正式退出江湖。虽然这一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名词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我们身边还有不少类似投机倒把的事情发生。周立波说:以前叫投机倒把,现在叫“中介”。似乎换了个稍微文雅一些的名字,便又更加合法合理地混迹江湖了。

投机倒把在过去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比如《平凡的世界》中罐子村的王满银,因在街上贩卖老鼠药,结果被批斗,并且是由他岳父亲自主持的。其实凡是冒着极大风险去干投机倒把的买卖,都是为了赚几个钱,补贴家用的。但是不幸的是,有钱了,也可能没有尊严和性命了。

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给投机倒把提供了更多大展身手的机会,他们打着合法中介的名头私底下却干着违法的勾当。当然这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有的中介确实是合法的,但是在这个鱼龙混杂、唯利是图的社会,难免有些人喜欢钻法律空子。如今投机倒把在市场经济中算不上罪名,证券市场的交易、房产中介、婚姻介绍所等,形形色色的中介服务都是一种“倒把”,可这些也是市场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如此,很多不法分子就借用这个机会倒卖文物、倒卖车票,等等。也有的名义上说给人介绍对象或者是房产,结果收到中介费就逃之夭夭,不见踪影,那些受骗者只能自认倒霉。

除了房产中介投机骗人外,还有借口给人找工作骗钱的。很多中介公司利用应届毕业生或者是暑假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收取大笔中介费,之后便迅速“闪”人了。

对于以上这些投机倒把的骗人手段,都是因为借用了市场经济下中介合法的幌子,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真假美猴王”,群众可没有火眼金睛,被骗的是一个比一个惨。中介的名声也是臭气熏天。

投机倒把貌似没什么大危害,但是它就像是市场内的一个隐形杀手,对市场肯定会造成不小的伤害,甚至影响整个市场环境。如果还没有相应的法律出台,恐怕这种投机倒把会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蔓延整个社会。虽然投机倒把之风日渐蔓延,但是却始终不能登入大雅之堂。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失信。

中介作为一个代理公司,在接受客户金钱的报酬后,大多数却并未完成对于客户的委托。这样无疑是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将整个中介市场的名声搞得臭气熏天。以至于大家一提中介都纷纷避之不及,一时间中介成了骗子的代名词,说白了也就和投机倒把一个意思,作为市场经济下的中介不得已的和计划经济下的投机倒把划了等号。

以前有倒卖盐水片、倒卖癞蛤蟆的,一声大喊“捉住他”,估计便有一群见义勇为的人将其拦住群殴之。但是现在谁要是受到了中介的骗,再喊也见不到一个挺身而出的“英雄”。打开电视,到处都有上了中介的当、被中介骗了财在镜头前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哭诉。不知道媒体会不会真的帮助他们追回被骗去的钱财。但是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支持者。面对前面被骗的凄凄惨惨的倒霉蛋,后来者依然络绎不绝,为了高薪工作,为了便宜购房等,依然是对中介信而不疑。有人幸运,千年不遇的“正宗”中介被他遇着了,于是花钱办事乐呵呵。但是不幸者总是大家眼中的主角,被众人硬拉到观众面前,同情之、怜悯之,大骂中介投机倒把的骗人勾当。

综观现今社会上各种居间关系,如房地产、婚姻、期货、保险等,各种中介机构多而繁之,中介似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机构。中介是市场经济需求下应运而生的,虽然其中不乏众多借此投机倒把之徒,但是毕竟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学走路要摔倒,但人们却不可能停止前进一样。面对中介的“信誉”问题,最重要的是严厉打击那些非法的骗人中介,同时群众也要擦亮眼睛,最好练出个火眼金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