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修心养性益寿延

修心养性益寿延

时间:2023-07-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修心养性益寿延——五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及其现实意义老子言“道德全,寿自延”,孔子亦言“仁者寿”、“故大德必得其寿”。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生命观和益寿学说在世界养生学中独树一帜,也以其卓著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养生传统。“血气”,中医学中视其为生命所系。

修心养性益寿延

——五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老子言“道德全,寿自延”,孔子亦言“仁者寿”、“故大德必得其寿”。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生命观和益寿学说在世界养生学中独树一帜,也以其卓著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养生传统。

儒家养生思想非常重视社会因素对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影响,非常强调道德修养在养生中的作用。儒家强调养生以养心为主,而养心又以修养高尚的品德为上。孔子提倡礼以修德,他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即人只有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规范自己的各种言行,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才能实现“仁者寿”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孔子特别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系统的“存心养性”和“养气”学说,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强调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持守本身,保持本性,“存心养性”,矢志不移,从而达到安身立命、养生保健之目的。孟子认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无忧”,所以非常重视“养浩然之气”。只要具备了这种“气”,就能在生活中保持生活的自尊,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境界。荀子曰:“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有礼,莫要得师。”一方面强调礼以修德要寻求老师的帮助,另一方面提出了善行以养气的主张,认为“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礼记·大学》有言:“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强调做人要心胸豁达开阔。朱熹认为“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人,“心无愧怍,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四书章句集注》),非常有益健康。朱熹的道德养生论被后来的儒生奉为经典的养生规范。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不仅是古代圣贤“道”与“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其修心养德的箴言。老子把“慈”作为“三宝”之首,体现了老子珍重生命、爱惜生命的一贯思想。“故贵以身于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十分明白,只有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惜天下的人,只有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老子认为宽容是“慈”的核心,老子曰:“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上德若谷”、“报怨以德。”一个人若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报怨,不计个人得失,就会受人尊重,就会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了这种情怀,就会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会“仁者寿”。老子以“俭”为养性之根,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应多想点别人,少想点自己,这是“俭”的原则。老子要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若贪名、贪利、贪色、贪功,终日沉溺于灯红酒绿、坑蒙拐骗之中,必招祸伤身。因此,老子谆谆告诫人们“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大自然之所以生生不息得以永恒,是因为他不贪生不自私,“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作为自然之子的人类,应从中悟出“长生”真谛,注重养性,清心寡欲,以“俭”为本,从为社会、为他人多做贡献中获得幸福和欢乐,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强身延年的境界。老子把“不敢为天下先”作为养心之道。“不敢为天下先”其精髓是不争、处下、柔顺,体现了老子的“谦德”作风。他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是柔弱的,但柔弱胜刚强;水是处下的,“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其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谷”的特征是空虚广阔包容一切。在老子眼里,柔弱处下是做人应具备的德性。做人处事应有水的品格,虚怀若谷,谦让居下,“去甚、去奢、去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争强好胜、争名夺利、出人头地、骄横跋扈,不仅易遭众人所恶,而且会导致身心失衡,引发多种疾病,因此,道家提倡“不争”。“不争”并非懦弱,而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最终达到“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目的。

“形具而神生”,道家明确了形先神后的关系,主张以形神结合、身心并修来养生。儒家对这一观点极为赞同,孔子非常注重身心同养,动静相宜,提倡心静身动。同时,孔子非常注重饮食的保健作用,对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自己的一番见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谴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吃面食不嫌精美,吃肉类必定精工细做。食物霉变有异味不吃,颜色不正不吃,口味怪异不吃,用不正当的方法做出来的不吃,不到吃饭的时候不吃,不按照规定方法切割出来的不吃。肉虽好吃,但不贪吃以至于超过限量。喝酒多少不具体限制,但不能喝醉。从集市上随意买来的酒肉不吃,食物不放上适量的姜末不吃。领到的肉不过夜就加工存放,存放的肉超过三日不吃。吃饭时不随便说话,以免把食物呛到气管里或者咬了腮舌。睡觉前不高声谈笑,以免刺激神经,导致失眠。孔子的这一番话,应该说特别合乎科学原理,即便在现代生活中也十分适用。孔子讲究保养之术,提出要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做起来保养自己的身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血气”,中医学中视其为生命所系。血气有则生命存,血气旺则生命盛,所以无论是少年,还是中年,甚至老年,都要根据血气“未定”、“方刚”、“既衰”的特点戒除一些不正当的心理及行为,采取相应的保养措施,达到养生的目的。后世多有学者继承孔子的起居饮食养生学说。西汉董仲舒就曾经说道:“寒暖无失适,饥饱无失平。”认为应以季节为依据调节起居衣着,饮食要有规律。北齐著名教育家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也教育他的子孙们说:“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告诫其若想“爱养神明”,必须注意生活起居及饮食的节律,只有这样,才能“遂其所禀,不为夭折”。苏东坡在《记三养》中提出:“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从淡泊宁静、清心寡欲的原则出发,来践履养生之道。朱熹在介绍自己的养生经验时指出:“毋求饱,毋贪食,食必以时,毋耻恶食。”一切都随遇而安,动时有节,提出饮食宁俭勿奢。明代郑瑾曾说:“胃为水谷之海,脾居中央,磨而消之,化为血气,以滋一身,灌五脏。故修生者不可不美饮食,非水陆毕备,异品珍馐为美也。欲希长年,此宜深戒。”强调食要得时得法,以免损胃伤身。从引辞用语以及所征事例看,他们是明显承孔子之余绪,遵儒家之养生习俗。还有,《孙真人卫生歌》中曾说道:“春寒莫使绵衣薄,夏日汗多需换着,冬秋衣冷渐加添,莫待疾生才服药。”清人曹廷栋《老老恒言》道:“衣食二端,乃养生切要之事,心欲淡泊,所以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妙药。”依据饥饱程度按量取食,按照季节变化增减衣装,才是护体养生所需要的。可见孔子养生之论,已成为古今共识。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勤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人明理增识,丰富内心世界,而且可以使人精力更加旺盛,充满生命的活力。正如他自己“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真正投入进去,便会获得超乎想象的生命激情和动力。据清代梁章钜的《退庵随笔》卷十三载,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先生晚年容颜,须发皆胜平者,有人问他为何会如此,他答道:“学之力也。”说自己身体健康,越活越年轻是因为勤于学习的原因。其言正是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养生学说,所以后人评论他道:“观先生语,则知学道,养生本是一串事,但学者虽养生亦学道,养生者虽学道亦养生耳”,通过刻苦读书可以砥砺气节,养护身心。人一定要多读书,而且要读圣贤书、经典书,读了这些书,人会明白一个道理:医药并不能解决人的全部问题,因为除了身体的选择以外,人还有灵魂的选择。多读书,人就能够对世事看得通透一些。多读史书,就会使人明鉴前事;多读经书,就会使人知晓今事;多读医书,就会让人明白“因天之序”的道理,教人一定要按照规律生活,免蹈“自作孽不可活”的覆辙。

中国传统养生学还提倡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尽量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一些,多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必要的时候,下下棋,掷掷采,也比闲着没事干要好些。否则内心空虚难受,必然要影响健康。孔子一贯对自然山水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可以怡情悦性,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另一方面从自然风光中领略感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岁寒然后知松柏凋也”(《论语·子罕》)的人生况味。凭吊落花斜阳,就会懂得生老病死只不过是人生常态,无须发出人生苦短、生命悲悯的唏嘘慨叹。中医学认为人的健康包括几个方面:身体的健康、精神的健康、社会交往的健康。人要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与朋友交流人生的意义,分享各自的幸福和苦恼,人生才会快乐,就像孔子所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身体的健康,首先建立在五脏六腑的和谐之上。当五脏六腑都和谐时,阴阳就会和谐。阴阳和谐,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需要温良恭俭让。温良恭俭让源自于修心养德,这就是养德与养生的逻辑关系。

2014年6月于银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