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是道德
——六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中医认为,无论是学医、行医,还是保健养生,其前提、宗旨和最可宝贵的借鉴,就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行。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之而德蓄之。”黄帝所言:“天之在我者德也。”以上观点都强调道德对生命的养蓄作用。
中医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实践、领悟、总结出来的医疗科学,其中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的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形成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之道等思想,道家的无为而不为、不争是争、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儒家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念,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发轫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中医文化深刻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从语言文字来看,关于“药”字,《说文解字》曰:“治病之草,从草,乐音。”揭示了药为治病之物,且中医治病以草类居多。古人发明酿酒技术后,始造“医”字,《说文解字》曰:“医治病工也……从酉。”“医,病声,酒所以治病也。”造字之后,便有了语法、句读、修辞、训诂等更为复杂的语言文化体系的零部件。中医就是借助这些零部件来组装其理论、体现其思维、传承其经验的,于是,便有了“医古文”。以医古文为代表的传统语言文字可以说是中医独特的、带有浓郁文学色彩的坚固外壳。中国古代医家的行为闪现着道德光芒,集中体现的就是“中和”、“仁义”、“爱心”等。这些都深刻融入了儒、释、道思想。在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下,成就了一批又一批著名医家,为中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医家身上无不闪现着仁爱、自强和孝道。其中,张仲景是仁爱的典范。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加上天灾,连年瘟疫。不到十年,张仲景的宗族二百多人死于疫病者达到三分之二。这激发了他勤求古训、学医救人的思想,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写道:“医虽小道,能救殃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孙思邈是自强的表率。药王孙思邈小时候体弱多病,要经常请医生诊治,“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贫苦百姓也因为患病弄得穷困不堪,有的因得不到治疗而死去,这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自序》)因此,他十八岁开始“志于学医”,并下苦功,所谓“青衿(古学子所穿的衣,后称入学的生员)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千金要方·自序》)。因自己多病虚弱而立志习医者还有《针灸甲乙经》的作者、针灸学之祖皇甫谧以及《外科十法》的作者程国彭等人。汪机是孝道的楷模。明代医家汪机因母病而潜心学医,刻苦研读诸医书,著作十分丰富。像他这样因亲人患病而发愤习医者还有“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等人。
道家的黄老学说对中医的影响和贡献最大。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中医学的母体。中医是岐黄之术,岐黄源于道。因此,中医的理论、方法、技术、教育全部都建立在道德文化的基础上。中医学由于源自道德文化,因此中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修身明德的培养实践,离不开内外兼修、同步提升的过程。传统中医是“仁心仁术”,是智慧同工的技术,它是文化与知识紧密结合的一门生命科学,单凭智能意识无法真正深刻掌握它,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素质,才能够真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一有别于西医学的医疗科学。中医对执业者的道德品行要求极为严格。《大医精诚》曰:“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意思是,从医、行医的准则,应该是慎于言辞,不能随意跟别人开玩笑,不哗众取宠,谈论别人的短处,炫耀自己的名声,诽谤攻击其他医生,借以夸耀自己的功德。偶然治好了一个病人,就昂头仰面,一幅自我赞许的样子,认为自己天下无双,这些都是做医生的不可救药的坏毛病。医生也不能依仗自己的专长一心谋取财物,只要时时存有救济别人的想法,就会积德累功,得到福报。还有,不能因为别人有钱有地位,就任意开珍贵的药物,让其高价搜求甚至难以找到,来炫耀自己的技能,这确实不符合传统文化中的忠恕之道。道德塑造、修养心身与医术精进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医的医术体现在对疾病的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治疗的有效性两大方面,都与医者本身的修身层次以及对精气神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德高术精,是指医者内在道德正能量的高低、其品质的优劣决定着对患者病气、浊气和邪气的控制及调节能力。邪不胜正,需要强大深厚的正气,才能明显地发挥作用。因此,中医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必然与医者的仁心、道德修身实践水平以及道德正能量的强弱紧密相关。
中医是这样阐释致病原理以及道德修养与身心健康的关系的。人类的疾病,说到底是文化的疾病,是身体功能运行紊乱、动力缺乏、能量不足所致。因此,《大学》中曾经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这个“本乱”,就乱在人文之乱,乱在德光不显,乱在慈善缺乏。理不通则法难随。本未治理,则人体生命的精气神与血肉骨,容易处于阻塞不通的生理状态下而百病易生。老子的道德学说和现代的生物量子力学说,就是治本之道。《内经》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搏而生者也。”天德养精神,地气养命形。有了德,人的精气神活力充沛,人就拥有健康;有了德,人就会产生良好的“中气以为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使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灵和强健的身体。反之,德和气的缺失,则是疾病产生的内因。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里的一段皇帝与岐伯的问答,对于生命的真相、疾病的原理以及与德的关系,揭示得极其深刻和透彻,对医者和患者都具有极大的裨益。黄帝问:上古的圣人传授百姓制作中药的煎剂汤药和浸制药酒酊剂的方法,却并不主张直接使用,是什么原因?岐伯答:自古圣人传授制作煎剂汤药和浸制药酒酊剂的方法,只是让百姓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防治疾病的方法,做到有备无患,以利于后世离道失德的社会出现以后,能及时地运用这些方法防治疾病。所以,虽然自上古时代起,圣人传授了运用中药治病的方法,但只是承传而并不实际使用,因为当时的人们尊道贵德,精气神内守,正气内存,邪不内生,并不需要内服中药煎剂,也能自我养生调节。而防治外感性的疾病,只需要针灸等体表经络的调节气机,就能产生良好的作用。内伤五志、六欲七情,是人类离道失德后必然罹患疾病的关键性原因。到了中古时期,社会的道德观念下降,人们出现离道失德的行为活动,私心贪欲渐起,体内五阴生成,五种情志的邪气时常发生,适当配合服用中药才能周备安全,从而在人体的深层中调节清除邪气的内生。黄帝又问:现今的社会上已经不再慎用中药制剂,而是普遍使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又答:现在的社会,人们离道失德之势已经形成,由于人们少私而寡欲的内部环境丢失,道德的能量在体内已经无法被吸收,德一散五,仅有的五德在体内也参差不齐。人们的五阴、五情活动不断地生成于内,产生于自身体内的深层中,已经失去上古之人那种正气内存、内实,邪气不会内生,外邪不易深达于内,而只需要防患病邪从外攻袭于体表卫气,就能维护健康的状态。所以,现在的人们自毁精气神,内生邪气自我损伤,外邪不断侵袭于体表,必须全部方法都使用,用各种中药中和内毒,从内部做深层调治。同时运用砭石、针刺、艾炙调治于体表经络穴位的气机,疏通五脏六腑三焦在体表的户牖,由表及里地进行沟通,调整气机于外。内治气机与外治气机协同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黄帝再问:患者的形体活动功能丧失,卧床不起,血液流量锐减,运行缓慢,而治疗却不见功效,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再答:这是因为人体内精气神三宝中的神,拒绝执行管理命体功能的职责所造成的。针石等各种医治的方法,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它们的运用是否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还需要使用者和受用者内在的尊道贵德品格与能量作为受体,同频配合。现代的人们,不能主动提升自己的精气神以符合“道生之,而德畜之”的品质要求。内在的情志活动和后天意识恣意妄为,不能主动依照尊道贵德的原则治理身心,固执地外求索取,毫不反省自身的不足,造成内在的品格低劣,能量匮乏,不能与符合道性规律的医治方法同频共振,所以疾病难以治愈。疾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时,体内精坏质损,神所寄托的房舍破败、脏臭不可居住,作为庇护所的功能丧失,神也就必然离体弃形而去,人就会一命归西。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离道失德,自私贪婪,嗜欲无穷,内乱、内耗精气神,五阴生发无穷的情志活动而自伐精气神,自寻烦恼而忧患不断滋生,导致体内精气散失破坏。荣气不能营和于五脏六腑,卫气的层级保护功能丧失殆尽,内邪蔓延滋生于深层,外邪长驱直入体表。在体内各系统中主持工作的神,失去居住和工作的最起码环境,纷纷离开各自的工作岗位。神一旦不能重新收聚运行,各种医治手段也就全无效果了。《黄帝内经》中的这一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尊道贵德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为人类认识生命真相、保健养生、防治疾病、增强疗效,做了极其重要的论述。
《黄帝内经》、《道德经》、《本草纲目》等著作既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宝典,也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智慧。千百年以来,这一部部鸿篇巨制式的人类生命科学交响乐章,一直静候着人们自觉地运用尽善尽美的声音去进行演奏。
2014年7月于银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