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城市就像熟透的果子》
这篇文章的灵感和底色源自于我对支配中国社会生活几十年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思考,我乐于将承载平民生活的文学作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写,通过文学作品影射和解读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如果说这篇文章还有一些理性色彩的话,正是得益于此,就像凭借《资本论》光辉的照耀,张贤亮的作品处处闪射着理性的光芒。
“高虎”和“黄渤”没有融入城市,“文化休克”不是根本原因,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其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盛行几十年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体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形式。我国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积累,建立了以户籍、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十余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这一体制在城乡之间筑起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的壁垒,阻碍了生产力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通。城乡之间是封闭割裂的发展,而不是协同一体的发展。国家通过税收和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等“无形的大手”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了大量财富,仅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间就转移了9320亿的资金。也就是说,今天城市的繁荣,做出贡献的不仅仅是农民工,还有农民工的父辈们,他们付出了更大的牺牲与奉献。国家利用这些财富为城市建设了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建立了较农村无比优越、令农民无比羡慕的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制度。财富的天平严重向城市倾斜,这就为人们找到了为什么农村沉寂凋敝、一片萧条,而城市却灯红酒绿、一派繁荣的答案。同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还人为地将公民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两个部分,形成了两个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上有重大差别的社会等级,限制了公民对居住地和劳动地点进行选择的自由。户口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对资源享有权的确认。更有甚者,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市民“天生”的一等公民优越感与农民“天生”的二等公民低落感简单地区分中国人,中国人的精神似乎也可以简单地用“市民意识”和“农民意识”来划分,导致城里人鄙视农民工,农民工嫉恨城里人,小城市羡慕大城市,大城市比小城市更有优越感的扭曲心理。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例已经是15.2颐52.9颐31.9,工业居绝对主导地位,城市化率达到41.76豫,工业化积累基本完成,但是城乡差距也同时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造成一个城乡断裂的社会,甚至连城市自身的发展也会失去支撑和依托。连年困扰我国经济的内需不足和市场疲软已经鸣响了不和谐发展的警报。早在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把“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作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任务被提出来,中国已经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解决城乡差距成为严峻的现实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坚冰是该被打破的时候了!
圆园世纪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他们离开熟悉的村庄、熟悉的田野、熟悉的亲人,浩浩荡荡、源源不断地奔赴承载他们生活与梦想的城市,数以万计的劳动大军背井离乡、抛家舍子辗转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用透支的体力和辛酸的泪水背负着城市建设的盛大光环,有着美国“西进运动”式的悲壮。他们为城市做着贡献,但城市并不认可和接纳他们,尽管身在城市,但是精神永远被阻隔在城市的栅栏之外。他们并不像我这样幸运,他们不仅要面对“文化休克”,而且要面对坚不可摧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结构体制对出入城市的人有一个身份认同的过程,农民工要办齐13项证件才具备在城市生活、工作的条件,而且这些证件并非长期有效,难以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就像猛虎一样蹲在他们融入城市的道路上。因此,一个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是艰难的,霓虹闪烁、色彩斑斓的城市像就在嘴边但却吃不到嘴里的果子,留给他们的只有怅惘、无奈和遗憾。
生活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富于变化,中国的天空不会永远只挂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这片云彩,随着这块坚冰的逐渐消融,城市将伸开臂膀欢迎和接纳那些真正为自己添砖加瓦的建设者和奉献者,城市的富足、繁华、舒适和便利将属于一切创造者!
2007年1月于银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