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窑堡印象
当松柏吐露苍翠,丁香散发芬芳,刺梅展现烂漫,鲜花为大地书写春天时,古镇磁窑堡便像一棵大树沐浴着阳光和雨露,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
相传,磁窑堡在古时是一座有城墙的集镇,集镇因当时制瓷业的兴盛而一度繁荣。追根溯源起来,那个尘封已久的年代大概是在明朝。透过今天高高耸立在荒原与沙漠之间的古瓷窑和散落在周围的残砖断瓦,依稀能听到烧瓷工匠拉动风箱时的“咔嗒声”和看到被窑火映红的那一张张青筋暴跳的脸膛。
距离磁窑堡东南四公里有两汪湖泊,一大一小,一咸一淡,紧相毗邻,因长相厮守,像大漠深处两面相互照耀的镜子而得名“鸳鸯湖”,可惜这两汪颇具传奇色彩的湖水却日渐干涸。据说,旧时这里水草丰茂,鱼跃虾嬉,红柳拂岸,绿影婆娑,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大户人家常把这里选作坟茔墓穴以就其终。今天依旧散落在鸳鸯湖东坡上的刘氏墓碑就是印证。
今天的磁窑堡不因瓷器而著称,却因一种叫作“香砟子”的煤炭而闻名。“香砟子”炭燃烧时只冒淡如蒸气的轻烟,而且能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燃过之后灰烬极少,因此受到清王室的青睐,成为王宫贵族烧烤取暖的上等贡品。今天的“香砟子”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每年约有五百万吨的优质煤炭通过铁路、公路和船舶输送到中国各地乃至海外。九寨沟的藏民过去只烧牛粪,现在也“弃暗投明”,烧起了磁窑堡的“香砟子”。磁窑堡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有的只是墙院相连的成片成片的瓦房砖屋。磁窑堡的富庶不是在地面而是在地下。市场东口到清真寺要打开一条通道,被推土机揭起的地皮下面到处都是黑灿灿的煤渣。在磁窑堡,谁家院里要是开辟一方花池,就必须要将几车煤渣拉走,再换上疏松绵软的黄沙才能种花种草。煤炭带给磁窑堡的辉煌要远远超过瓷器。磁窑堡有两条街,都是东西走向,按照镇政府和磁窑堡煤矿所在的位置划分,北街是政府街,南街是企业街;北街多店铺,南街多饭馆;北街少花草,南街多树木;北街喧闹而杂乱,南街幽静而整洁。
磁窑堡人爱下棋,棋盘的制作往往因陋就简,找一块胶皮,用刀在上面刻上横经竖纬的线条,十分经久耐用。夏天,街头、巷尾、屋角、庭前,只要有人扎堆,中间就免不了有一番金戈铁马、龙盘虎踞的厮杀:狼烟四起,将帅出征,城池示警,兵来卒往。渍满煤垢,油光可鉴的棋子折射出历史的光芒,国粹为怎一个“黑”字了得的磁窑堡涂上些许文明的油彩。
磁窑堡四面环沙,地势中间凹四周凸,整体走势东高西低,像一口大锅倾斜在西天河畔。站在东面的沙丘上看磁窑堡,店铺、房屋像一块块积木散落在锅底。每当夜幕降临,颗颗星斗点亮万家灯火,磁窑堡的夜色更显温馨祥和。
2001年8月于灵武矿务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