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指标、多角度的分析结果(参见表3-2,数据来源:BP能源统计报告2005)表明:中东地区的伊朗、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及南美地区的委内瑞拉构成基本稳定的石油输出国板块,是我国进口石油成熟的来源地。此外,中东地区的沙特情况比较特殊,需给予密切关注。在亚太地区,中国与日本是主要石油资源竞争国,中国、日本与俄罗斯构成石油供需的小板块,表示中、日两国对俄罗斯石油资源均有强烈需求。对于我国来讲,采取积极的外交方式,开拓从俄罗斯和中亚进口石油的途径,是十分紧迫和重要的。
表3-2 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国家(地区)分类
所建的国家分类模型是基于87个指标(包括1986—2004年石油探明储量、年产量、年消费量、年炼油能力,还包括2004年相对上一年的变化率和占世界总量的份额等,以及其地理位置、是否OPEC成员及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多变量的完整体系,我们在这一体系中针对具体国家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从聚类图(图3-1)中可以看出,美国自成一大类,从所列指标来看,美国2004年石油储量294亿桶,仅占世界的2.5%,而消费量占到世界的24.9%,炼油能力占到世界的20.1%。美国区别于其他板块的类切分值达到1762,充分体现了其在世界石油格局中的极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2006年以来,美国开始大力推动新能源战略。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表示,美国对海外石油过分依赖,而且这些石油大多来自不稳定地区。他呼吁通过科技创新使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成为历史。从国际战略格局来看,美着眼全球,战略脉络更加清晰。美先发制人,打伊倒萨,成为“9·11”后美战略调整的分水岭。美重塑中东格局、加大威慑伊朗、对朝鲜以压促变、调整全球军事部署,全方位应对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新威胁”。美国当前全球战略重心是在中东,但目标远非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和沙特,而是针对整个伊斯兰世界,更长远意图是牵制、防范任何挑战美的力量,建立单极秩序。在布什二任中,美国认识到单纯以军事手段为主的战略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美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美国已经无力单独有效应对各种跨国问题。在能源方面,美国一些评论认为,只要美国仍依靠那些不稳定的国家提供燃料,美国就永远不会具备它所需要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因此美国提出必须调整能源战略,试图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对海外能源的依赖。但实际上美国短期内研制出石油替代品(特别是在运输方面)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考虑到成本等因素,美国企业寻求海外能源供应的市场行为不会轻易改变。
图3-1 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国家(地区)聚类图
在全球化时代,美国认为传统大国关系趋于稳定,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较小。而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力量不断壮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是中国打交道的头号对手,同时又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美国对中国怀有深深的疑虑,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中国崛起进行防范的一面更加突出。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指出,中国将如何使用其影响力是美国和全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他说,中国认为发展经济是出于国内需要,而不是为了挑战美国。但一些美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忧心忡忡,担心“中国龙”变成一条“恶龙”。许多国家希望中国能够“和平崛起”,但没有哪个国家会拿自己的未来打赌。美中两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利益交织,美无法将中国拒之门外,美国鼓励中国成为国际体系中一名“负责的利益相关者”。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决不希望成为美国的挑战者。根据英国学者莫德尔斯基的研究,近500年来的挑战者国家统统归于失败,新的世界领导者统统是前世界领导者的主要伙伴。同时,中国也不会成为美国的追随者,即使中国愿意成为追随者,霸权国也不会相信。中国的发展道路只能是独特的和平发展道路,既不同于历史上靠战争、霸权、殖民地等方式来实现国家强大的道路,也有别于历史上及现实中依附于强国来实现国家强大的道路。
对美国而言,国际格局的基本趋势和美国面临的内外挑战决定了美国需要借重中国的地方还很多。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壮大不可阻挡,稳定和发展对华关系符合美国的利益,奉行对华遏制政策既不明智,也不可行,不得不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更加重视与中国发展关系。中美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双方存在一些分歧,但更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只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得到遵守,两国间的分歧和敏感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就能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美国总统布什经过第一任的四年,对中国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对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对美自身利益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进一步认识。中美在经贸、反恐、执法、朝核、伊拉克重建等重要领域保持着有效合作与协调。美国内主张遏制中国的毕竟是少数,支持发展中美关系的力量仍占多数。美对华政策基本框架并未发生改变。
中美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2005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中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双引擎”,两国在维护亚太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等方面,拥有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中美经贸合作不仅对两国总体关系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中国和美国在能源领域进行合作的基础是存在的。两国都是石油进口国,面对的问题是共同的,如都希望世界石油供应更加稳定和充足,都希望世界油价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两国都不希望因为石油问题而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都力求避免石油供应危机。两国在能源领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但同时要看到,在石油问题上,美国对中国的防范在加强,这从中海油收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的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石油需求大国,关注的是世界石油总体变化趋势。例如从2004年的数据看,美国石油总进口6.384亿吨,占世界总进口26.8%,进口比例中加拿大占16.4%,墨西哥占12.8%,中南美占20.5%,中东占19.6%,非洲占16.4%,前苏联2.2%;占相应地区出口总量的比例分别为加拿大的98.7%,墨西哥79.4%,中南美82.0%,中东12.8%,非洲29.3%,前苏联4.3%。美国进口石油的来源几乎涵盖了主要产油国,但从前苏联的进口比例仅占其进口的2.2%,中东出口到美国的石油比例仅占中东总出口的12.8%,中国为避免与美国在石油进口方面进行正面竞争,应将战略重点放在前苏联和中东。
在聚类图中,沙特也是自成一大类。沙特以石油王国著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从指标体系来看,截至2004年,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2627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22.1%,居世界第一位。石油产量和出口量也均居世界第一,是石油输出国组织5个创始成员国之一。2004年沙特的石油消费量仅占世界的2.1%,炼油量占世界的2.4%。20世纪30年代,美等西方国家石油公司在沙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沙特当时既无资金又无技术,石油开采只能依赖西方。1980年,沙特完成了石油工业的国有化。经过70年代世界石油市场两次大幅提价,沙特石油收入激增,积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并建成了以石油为主的工业体系。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国家由贫变富,成为西方七大国之外唯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委员会中拥有代表的国家。按目前石油产量估算,沙特石油仍可开采80年左右。80年代以来,为应对油价下跌,沙特加强与其他产油国的政策协调,加速油田的开发建设,建立配套的石化工业体系。此外,在保持北美和欧洲两个传统市场的同时,努力开拓亚洲市场。沙特已将中国、印度视为今后开展石油合作的两个最主要的目标,特别是中国能源需求增长迅速,沙特希望通过同中国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石油销售渠道。
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年产原油4亿~5亿吨,石油收入约400亿~500亿美元,石化产品外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沙大力发展钢铁、炼铝、水泥、海水淡化和电力工业等非石油产业,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有所改观。
中沙1990年建交以来,双边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两国在许多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相互支持和配合。沙特重视中国的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其多元化外交的重要内容;经济上看好我经济发展前景,愿同中国发展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1999年江泽民主席访问沙特时指出,中沙双方均有发展关系的强烈愿望,同时两国又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充足的消费品和可观的消费能力,中沙双边贸易额仅占沙特外贸额2%的现状与中沙政治友好关系是不相称的。江主席谈到,中沙双方商定建立石油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中沙经贸关系的发展确定了方向。为落实双方石油领域的合作意愿,中国政府决定在1999年中方购沙原油基础上,在五年内每年增购100万吨,同时中方也对中沙等国公司合资建立石油、石化项目持积极态度。对此,沙特阿卜杜拉王储表示,沙方重视沙中经贸合作,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包括经贸领域在内的所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访问期间,中沙签署了《中国与沙特石油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与沙特签署的第一个长期购油协议,从此拉开了中国对海湾能源外交的序幕。
当前,中沙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好的时期,两国发展友好合作面临巨大机遇。2004年,中国自沙进口原油1724万吨,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原油供应国,是我国利用境外资源的重点国家。2004年,中国中标沙特天然气开发项目,首次进入沙特上游领域。目前中国已批准立项的与沙特的石化合作项目金额高达53亿美元。其中,中沙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已于2005年7月正式上马。
这一板块以中东主要产油国为主,它们是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伊朗,还包括拉美的委内瑞拉。委内瑞拉之所被列入这一板块,主要是从石油指标来看,它与中东国家更相似。这五个国家都是欧佩克国家,石油储量达到5215亿桶,占到世界总储量的43.9%。石油产量占到世界的18.1%。石油消费量仅占世界的3.4%。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极其丰富,是世界石油供应最主要的地区。中东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该地区是美国实现其能源战略要控制的重要地区,也是世界石油大公司控制的重点战略地区。该地区政治、民族和宗教矛盾非常突出,大国的政治势力在中东渗透和较量加剧了该地区的动荡。中东产油国为抗衡美欧等西方石油资本势力,有意引入多元利益。伊朗面临美国的强大压力,迫切需要大国的支持,是中国与之扩大石油合作的机遇。从石油战略的角度来说,西方消费大国出于政治和安全的考虑正逐步减少对中东,特别是海湾的依赖。美国制定了面向全球的能源新战略,对非洲的关注上升。日本也逐步减少进口海湾的石油,对俄罗斯的期待增加。中东产油国面临着有可能失去传统石油市场的威胁。近年来,面对中国庞大的石油消费市场,海湾国家纷纷转向中国以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并占领更多的份额。中东产油国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政治上友好、相互支持,经济上互补互利,双方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从长远看,中东仍将是我国石油需求的最重要供应地。
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1150亿桶,仅次于沙特、伊朗,居世界第三位。伊拉克是海湾和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大。从这一类来看,伊拉克与其他4个国家稍有不同,主要是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石油生产和出口都面临不少困难。
伊拉克战略地位重要,面积44万平方公里,人口2600万,主要由阿拉伯和库尔德两大民族组成,95%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占55%,逊尼派占40%(包含约20%的库族逊尼派)。然而,进入80年代后,多年的战乱、动荡和制裁特别是2003年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百废待兴,百业待举。2005年伊拉克的失业率高达50%,商品短缺,石油收入的60%用于补贴民众的日常生活。“灰色经济”突起,走私猖獗。经常断电、停水和闹油荒。各类恐怖暴力、绑架暗杀事件频发,人身安全无保障。伊拉克安全形势相当严峻,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核污染严重,癌症患者明显增多。伊拉克现在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危险、最艰苦、核污染最严重、最不适宜居住的国家,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不满情绪高涨。
美国在伊拉克处境微妙,对伊拉克政策面临新的重大挑战。美国试图用武力将伊拉克改造成为“美式民主样板”,为其推行改造中东和谋霸全球战略服务。美国强力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变革,使伊拉克各种矛盾激化,占领与反抗的斗争加剧,伊拉克局势持续动荡,美军伤亡不断增加,难题增多,使美国始料不及。美国被迫不断调整策略和手法,加速“以伊治伊”的步伐,美军逐步从台前退居幕后。但伊拉克的政治重建缓慢,经济重建严重滞后。伊拉克中央政府缺乏民众基础,内部派系多,各自为政,腐败严重,效率低下,控制局势的能力较弱。经济重建步履维艰,美国独揽重建市场,又无力完全消化,由于安全无保障,国际社会对参与经济重建望而却步,伊拉克自身造血功能几乎丧失殆尽,重建资金实际需求与所筹款项差距太大。
伊拉克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之一,两国关系自1958年建交后发展平稳顺利。中国于2004年2月派复馆小组赴伊拉克工作,7月9日正式建馆,实现两国互派大使。伊拉克重视中伊关系,看重中国的大国地位和作用,希望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在重大问题上寻求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但伊拉克政府高官均为前政权的反对派,长期生活在西方,缺乏民众基础,靠美国支持执政,思想上受美国影响较深,对中国缺乏了解。伊政局动荡多变,政府官员频繁更换,开展对外工作特别是参与石油领域的重建工作有一定的难度。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90亿桶,占世界储量的8.3%,居世界第四位。科威特石油产量占世界的3.1%,石油消费仅占世界的0.4%。
石油是科威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民经济的支柱。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占出口创汇的95%。非石油生产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近年来,政府在重点发展石油、石化工业的同时,强调发展多种经济,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国外投资。工业以石油开采、冶炼和石油化工为主。目前科在欧佩克中的出口配额为200万桶/日,实际日产量为220万桶。日炼油能力86万桶。科威特的主要油田有大布尔干油田,位于科威特东南部。大布尔干油田是世界最大的砂岩油田,也是仅次于加瓦尔油田的世界第二大油田。
科威特是海湾六国中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中科两国关系自1971年建交以来一直发展顺利,双方在许多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并一贯相互同情与支持。1990年海湾危机期间,中国坚决反对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要求伊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恢复和尊重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海湾战争后,中国多次重申坚决支持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科威特在解决海湾战争遗留问题上的合理要求。
建交后,两国经贸往来增多,贸易额不断增加。2004年中科贸易额为12.49亿美元,其中我出口4.84亿美元,进口7.65亿美元。科威特是向中国提供政府优惠贷款最多的阿拉伯国家,自1982年至2003年底,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向中国提供了7.4亿美元贷款,用于支援我32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其中24个项目已执行完毕。2004年7月,科威特首相萨巴赫率团访华,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会见,温家宝总理与其会谈。随团访华的外交大臣和能源大臣同中方进行对口会谈,双方签署了关于经济技术和油气等三项协议。
阿联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阿联酋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978亿桶,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8.2%,居世界第五位。阿联酋石油产量占世界的3.3%,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0.4%。国民经济以石油生产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主。石油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85%以上。
阿联酋地处海湾交通要冲,是东西方贸易枢纽和货物集散地。阿联酋,特别是迪拜已成为石油富裕的中东地区经济多元化的典范,且已成为经济改革及自由化的先驱。在迪拜战略发展计划中,政府早就采取了以经济多元化为主的发展战略。近年,阿联酋政府重点加强了能源、交通、通讯和市政建设,大力发展商贸、金融、旅游、高科技、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了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致力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阿联酋的经济多元化战略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993年至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8.1%,其中,非石油部门收入增长率为9.6%,其增长率可与发展最快的一些亚洲国家相比。
阿联酋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经贸政策优惠,法律规范,管理严格。阿联酋政府赞赏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钦佩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关注中国广阔市场,重视同中国发展互利合作和经贸关系。近年中阿贸易发展迅速,2004年双边贸易额为81.46亿美元,2005年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截至2005年3月,中国企业在阿投资额达6040万美元,阿在华投资合同金额5.4亿美元,实际投资额2.52亿美元。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和中化公司已经在阿联酋设立了办事处。2005年6月,曾培炎副总理访问阿联酋期间,中石油与阿布扎比石油公司(ADNOC)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化公司近年多次购买阿联酋原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也在同阿联酋相关公司探讨合作事宜。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阿联酋经济开放,税费较少,市场辐射面广,但双方企业界相互间缺乏深入了解,而且阿联酋政企不分,各酋长国王室成员和政府官员均有自己的企业,对重大工程项目插手、干预较多或从中渔利,增加了中国企业开拓阿联酋市场的难度和成本。
2004年底,伊朗探明储量达到1325亿桶,占世界总探明储量11.1%,超过伊拉克(1150亿桶和9.7%)、科威特(990亿桶和8.3%)和阿联酋(978亿桶和8.2%),成为全球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富油国。伊朗石油产量占世界的5.2%,炼油量占世界的1.9%,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1.9%。伊朗在海湾石油格局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对该地区石油生产及外运的潜在影响力上。伊朗宗教领袖不仅牢牢控制着本国,且对其他海湾国家的什叶派穆斯林拥有巨大号召力,从而有足够能量影响那些国家的油气生产。比如,伊拉克60%的穆斯林是什叶派教徒,2/3以上的石油产量出自什叶派聚居的南部地区。又如,什叶派穆斯林尽管只占沙特阿拉伯总人口的15%,但他们多居住在沙特的主要石油产区——东部地区,因而对本国油气生产拥有较大影响力。实际上,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他们曾经响应霍梅尼的革命号召,给沙特石油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伊朗对海湾石油的巨大影响力还体现在运输安全方面。伊朗独占海湾东岸,几乎可以攻击航行在波斯湾任何水域的任一油轮。它对海湾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力尤其不可小觑。每年有7.5亿吨以上运往世界各国的海湾石油须先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这个数字相当于海湾石油出口的90%、全球石油产量的1/5和出口贸易量的1/3。由此可见,霍尔木兹海峡的航道安全对海湾甚至世界石油状况的稳定至关重要。而伊朗不仅独占海峡的一侧,还于1971年占领了海峡中的大通布、小通布两岛,1994年又完全控制了海峡附近的阿布穆萨岛,并在海峡沿岸及岛上部署和储存了大量导弹发射装置和水雷等武器,从而具备了随时封锁海峡的能力。
随着中国与伊朗两国关系的逐步深入发展,双边经贸往来与合作不断增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双方明显地增进了经贸关系。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1999年两国贸易额为13.48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为6.63亿美元,进口额为6.85亿美元。2000年两国贸易额上升到24.868亿美元,2001年两国贸易额提高到33.1亿美元,2002年两国贸易额继而增至37.4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2003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40亿美元。2005年中伊贸易额达100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伊朗原油1300万吨。与此同时,两国在经济技术合作、承包劳务方面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目前,包括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内的数十家中国公司活跃在广阔的中伊经贸合作领域,它们参加包括地铁、油气、水电、化工、焦炭和电信等部门的一大批伊朗建设工程,例如中国负责德黑兰地铁的首期工程,并建造价值8.36亿美元的第二条支线。2004年,伊朗石油部长在访问北京时注意到伊朗是中国最大的海外石油供应商,他表示,伊朗希望成为中国长期的商业伙伴。2004年底,中伊两国签署了一项总额高达700亿美元的能源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同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签署的数额最大的协议。除开发亚达瓦兰气田之外,中石化还同意今后30年从伊朗购买2.5亿吨液化天然气。这项协议涵盖中石化全面开发亚达瓦兰气田、建造一座相关的石化和天然气工厂,其中包括修建一些管道。
2004年,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占世界的6.5%,石油产量占世界的4%,炼油量占世界的1.4%,石油消费量仅占世界的0.7%。委内瑞拉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除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有大量铁矿、铝土矿、黄金、钻石等矿产资源。委内瑞拉是拉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曾经是拉美最富的国家。委内瑞拉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石油。委内瑞拉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创始国之一,是该组织唯一的拉美成员国,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同时也是美国三大石油供应国之一。石油工业是委内瑞拉的支柱产业,其出口收入占全国外汇来源的80%、政府财政收入的50%和GDP的30%。委内瑞拉的石油勘探和开采、炼油工业比较发达,石化工业、钢铁工业和制铝业有相当规模。委内瑞拉利用巨额石油收入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基础工业和制造业。1960年,政府创立了“委内瑞拉瓜亚那开发公司”,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瓜亚那地区已经成为委内瑞拉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委内瑞拉钢铁工业、炼铝业和矿业的中心。
中委两国自1974年建交以来政治关系友好,经济互补性强。2001年两国建立“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委内瑞拉已经成为中国在拉美地区投资最多的国家。委内瑞拉与中国在能源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委内瑞拉政府已允许中国参与委内瑞拉油田的运作,并在那里投资建设新的炼油厂。同时,委内瑞拉还同意每月向中国供应12万桶原油。委内瑞拉已经允许中国公司在委内瑞拉东部运作15个油田。这些油田每天可以产油100多万桶。
这一板块包括三个大国,分别是俄罗斯、中国和日本。俄罗斯为世界主要的能源供给国,而中国和日本是俄罗斯的近邻,且都对俄罗斯的石油有巨大的需求。
2004年,俄罗斯石油储量达到723亿桶,占到世界总储量的6.1%。每天生产原油928.5万桶,占到世界总产量的11.9%。消费量占世界的3.4%,炼油能力占到世界的6.4%。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连续6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基本摆脱了立国之初捉襟见肘的困境。时任俄总统普京将经济实力视为重振俄大国地位的根本,把经济发展列为政府内外工作的核心,并在2003年国情咨文中提出2010年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一番的战略目标。
目前,俄政局稳定,政府注重协调推进社会经济改革,俄国际资源卖方市场的优势地位继续呈加强态势,俄经济持续增长的宏观环境依然稳定。但就当前看来,俄经济发展的后劲略显不足。据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预计,2005年全年GDP增长为5.8%,2006年预计也只有5.9%,要实现普京提出的2010年前GDP翻番的目标将有较大困难。石油等能源价格持续走高是近年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正逐步下降。石油收入为俄政府解决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也使俄能源市场成为世界各大能源公司博弈角逐的对象,为俄当局捞取了不少政治资本。与此同时,俄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性与日俱增。“石油美元”大量涌入使政府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不断上升,也使其对经济结构进行彻底改革的决心大打折扣。
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经济结构失衡,国际一体化程度低。除军工、航天等少数领域外,俄总体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下游,是大国中为数不多的以出口资源为主的经济体,也是迄今唯一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大国。俄罗斯与能源相关的收入占到GDP的20%以上,但却只提供了1%的就业机会,俄罗斯失业率仍达到两位数。能源产品现已占到俄出口总额的64.1%,其中原油出口则占1/3。国际油价成了俄政府制定预算、规划经济发展方案时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指标。俄罗斯的外国直接投资仅为11亿美元,与其他主要大国相差较多。(2)各地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中央和西北联邦区是传统工业区,且距欧洲市场较近,经济发展处于全俄领先地位。而南方联邦区安全形势较差,远东联邦区劳动力稀少、运输条件差,已成为俄经济“拖后腿”的地区。据俄统计委统计,俄吸引的外资有41%集中在交通便利、人口众多、政府部门集中的莫斯科市,15%集中在油气资源丰富且开采条件较为成熟的萨哈林州,与莫斯科市相邻的莫斯科州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吸引外资7%。以上三地引资规模约占全部外资的2/3。
总的看,俄罗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国家,已经完成了由乱到治的转变。俄罗斯总的政局走向将是稳定的,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大可能在发生逆转。自1999年开始努力恢复石油生产以来,俄罗斯不断刷新石油增产的纪录,如今可与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沙特一争高下。普京执政以来,明显加大了国家对油气等能源的控制,如提升国有能源公司实力,严格限制外国公司参与开发俄油气资源的方式和规模等。目前,当局酝酿起草的《地下资源法》正在议会审议,此法将大大加强国家对油、气、贵金属等战略资源的管理及开采权的控制。美国《国家利益》周刊撰文指出,克里姆林宫对尤科斯公司的打击并不是一种冲动的政治行为和反对产权的经济恐怖主义,为的是使之与国际大势相符,为国家利益服务。通过一系列铁腕行动,普京为俄罗斯在国际上大打能源牌奠定了基础,石油成为俄罗斯手中待价而沽的权杖,帮助俄罗斯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获得双重好处。从经济角度来说,石油出口带给正在复兴中的俄罗斯经济巨大的推动力。从政治角度来说,俄罗斯的石油正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有求于他,成为普京手中的一张外交大牌。例如在东亚,一年多的“安大线”和“安纳线”之争使俄罗斯与中国和日本大玩猜谜游戏,左右逢源。同时,俄罗斯还和韩国、朝鲜建立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关系,为其在朝鲜半岛恢复影响埋下伏笔。此外,石油也被普京用作与美国平等谈判的筹码。2005年8月23日,普京和布什通话中讨论的既不是弹道导弹问题,也不是车臣冲突,而是石油问题。在欧洲,普京同样利用石油获得了不少政治上的好处。
中俄两国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面临着振兴本国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任务,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责任。中俄友好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中俄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建立了高层会晤机制。两国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一贯相互支持,在国际领域密切磋商与协作,在人权领域相互支持,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紧密协调与配合。两国经贸合作逐步扩大,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212.3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其中中国对俄出口91亿美元,同比增长50.9%,自俄进口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24.7%。2005年中俄贸易额达到291亿美元,比2004年又增加37.1%。中国成为俄罗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
2005年胡锦涛主席两次访俄,俄国家杜马主席和联邦委员会主席先后访华,两国总理举行了第十次定期会晤。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前推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双方发表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批准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确定中俄互办“国家年”,2006年普京总统将应邀来华访问,在中国还将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将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两国启动了战略安全磋商机制,建立了议会合作机制,成功举行了首次联合军事演习。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在台湾、西藏、车臣等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上相互支持力度加大,在经贸、能源、军技、科技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联合国改革、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等国际问题上保持了良好的协调与配合。这些成果显示了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的高水平,标志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俄罗斯资源丰富,且是中国近邻,同其开展石油合作是我国实施对外石油战略的重要途径。俄经济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应对其动向保持密切关注。但当前俄经济仍处于朝市场化过渡的转型阶段,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尚在建设中,各种机制较为混乱,腐败现象普遍存在。政府内部对于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有着不同意见,对于俄应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也仍在摸索当中。能源出口是俄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俄当局加强能源控制、限制外资开发,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泰纳线”经历一波三折就是俄当局反复权衡利益得失的结果。俄虽在对华能源合作问题上时有反复,但应看到,中国和俄罗斯分别作为石油进口国和出口国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俄罗斯只靠生产油气资源而没有稳定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资源发挥不了作用,不能发挥经济优势。一旦中国的市场接近饱和,对俄罗斯而言就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市场。除了从政治经济等宏观战略层面出发,俄罗斯也考虑到石油方面的具体情况,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市场,表示要积极推动通往中国的管道建设。对中国而言,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口石油,距离短、成本低,供应相对稳定,是较优的选择。现在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仅停留在贸易方面,在石油勘探开发方面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与俄罗斯关于外国投资其上游石油勘探的限制有关系。当前我们的重点还是在修建管道和购买石油上,已经与俄罗斯签订了一些协议。酝酿已久的俄罗斯远东输油管道即将动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原油管道也会输运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开发远东和东西伯利亚资源、发展当地社会经济是俄既定国策,与我开展合作将有利于这一政策的执行。俄最终不可能放弃中国这个最大合作伙伴而舍近求远。
日本是石油需求大国,严重依赖国外石油供给。每天消费石油量占到世界的6.4%,炼油量占到世界的5.4%。日本四面环海的岛国,民族构成单一,长期自我封闭。日本孤悬海上,对自身生存和发展怀有强烈的危机感。日本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使日本自古形成了既不同于西方,也有别于东方的独特文化传统。二战后日本埋头发展经济并且迅速崛起,在短时间内超欧赶美,反映出日本崇尚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这种民族集团主义特征的优势。虽说这种集团主义在国家发展建设上能释放出巨大能量,但其弊端是高度服从、盲目随大流和强烈的排外性。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日本羽翼渐丰和内外环境变化,日本重燃称雄亚洲之梦,力图尽快完成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甚至军事大国的转变。日本欲坐大亚洲,往往要与域外大国尤其是最强者为伍,借力发展,以小搏大。昔日曾与英国结盟,后来又勾结德国,战后则靠上美国。对于中国,日本深怀复杂情结,历史上对中国既仰慕敬畏,又分庭抗礼同时觊觎垂涎。日本从中国获取最多,同时又是对中国祸害最大的国家。中日关系的演变曾对各自民族的命运兴衰产生过直接和重大影响。从未来看,日本不可能再走军国主义老路,但与中国争雄亚洲则难以避免。
中日邦交正常化33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双方先后签署或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这三个重要文件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两国经贸、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给双方带来了重要利益。
近年来,中日关系出现了复交以来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日本对华政策消极面趋于突出,历史、台湾等老问题集中爆发,海洋权益纠纷等新问题明显增多。受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影响,中日高层互访已中断四年多,双方互利合作和国民感情都受到了损害。2005年中日关系复杂、严峻的一面续有新的发展。历史问题和东海油气开发纠纷仍较突出。双方围绕日本“争常”问题展开了激烈较量。中日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相互依存日益加深。2004年中日贸易额达167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7%,再创历史新高。2005年中日贸易额达184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增幅有所下降。中日互为近邻,和平友好相处和谋求共同发展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最大的共同利益所在。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从维护中日关系、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大局出发,一再向日方晓以大义,晓以利害,希望小泉首相能够幡然醒悟,识大体、顾大局,不要一意孤行。然而,中方的诚意和努力没有得到日方应有的回应。
中国与日本在石油领域确实存在着竞争关系。日本对石油争夺可谓不遗余力。作为世界最大石油消费国之一,日本在石油问题上具有极强的忧患意识,日本政府除了在国内通过官民并举的办法夯实石油战略储备外,更在国外积极拼抢石油开采合作机会。中东在日本石油进口中份额高达88%。尽管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逐步实行多元化战略并大力开展节能等举措以减少对中东的依赖,但日本始终注意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保持较为稳定的进口份额。然而面对中东地区美国坐大以及一连串的恐怖袭击,日本开始寻求新的能源保障。首先是角逐远东。日本以数十亿美元的重金利诱俄罗斯采纳“安纳线”方案,致使中国与俄罗斯拟修建的“安大线”搁浅。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每年可供出口的石油很难稳定超过4000万吨,日本想要5000万吨,中国原本需要3000万吨,这是双方需求的底线。对俄罗斯石油的需求是中日两个大国能源竞争的主要领域。其次是布局中亚。2005年8月底,日本外务大臣川口顺子出访乌、哈、塔、吉这中亚四国,并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了“日本+中亚”第一次外长级会议。第三是伸手伊朗。伊朗目前已成为日本第三大石油供应国。尽管由于日本过于追随美国要求伊朗取消核计划,致使其在争夺伊朗新兴油田阿扎德干油田中败北,但是日本并不死心。日本表示不会放弃获取阿扎德干油田的开发,并会为获取阿扎德干油田的开采权采取积极的行动。第四是觊觎非洲。日本还以经济援助为诱饵,为角逐非洲做好准备。日本在2004年组织的“第三届非洲开发会议”上承诺将在今后5年无偿向非洲提供总额10亿美元的帮助,同时放弃对非洲等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从而为争夺非洲石油占得先机。第五是拉拢东亚。在国际油价高企的情况下,日本突然提出愿意将本国尚空闲的储油设施转用于东亚的石油共同储备,并积极倡导建立能够相互调剂余缺的东亚石油储备体制。此设想一旦成为现实,日本无疑将大大提高其在东亚的影响力。
应该看到,中日在上述领域既存在着竞争,也有合作的可能。从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节能等在内的“大能源”的观点看,中日在能源问题上完全可以做到“合作大于竞争”。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提出应开展中日俄等国的能源合作。俄拥有资源之优势,中国拥有劳动力、地利以及部分技术(油气勘探等)之优势,日本拥有资金与技术之优势,构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互补关系。但结果出现了中日在获取俄罗斯油气来源方面“狭路相逢”、过度竞争的局面,忽视了即使作为同一油气来源的追求者,彼此间也需进行对话与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不利于我们以合理代价获取所需之能源,而且有可能进一步陷入能源竞争与政治摩擦互相刺激的恶性循环。
在开发东海油气资源问题上,中日“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唯一出路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避免出现两国有关岛屿海域的主权争端与两国能源竞争相缠结的复杂局面。这也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原则。
在维护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运输线方面,中日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近年来马六甲海域海盗活动猖獗,安全形势堪忧,共同维护石油运输线安全成为中日加强合作的一个紧迫课题。
这一板块包括的国家较多且分布在各个地区,主要以亚洲、非洲、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这一组中没有欧佩克国家,29个国家中只有3个OECD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丹麦和意大利。石油储量占到世界的7.2%,石油产量占到世界的16%,平均产量占到世界的0.6%左右,如安哥拉的石油产量占到世界的1.3%,厄瓜多尔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的0.7%,澳大利亚的产量占到世界的0.6%,丹麦的石油产量占到世界的0.5%。从指标体系来看,这一类国家还有一特点,就是基本上每个国家石油产量占世界的比例都比它们各自储量所占的比例高,例如安哥拉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0.7%,厄瓜多尔的储量占世界的0.4%,澳大利亚的储量仅占世界的0.3%,丹麦的储量仅占世界的0.1%。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是我们重要的同盟军,是我们可以借以制衡美国的重要牵制力量,是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我们继承外交传统的重要体现。新形势下,中国努力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探索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困难,增强自主发展的能力。中国近年来向亚非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并减免了38个亚非发展中国家137.78亿人民币的债务,特别是对非洲,中国积极推动建立中非合作论坛,加强新形势下与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对话与合作。
这里我们根据石油储量、地理位置以及双边关系的基本情况,选取6个代表性国家进行分析,这6个国家分别是阿曼、阿塞拜疆、厄瓜多尔、安哥拉、苏丹和加蓬。
2004年,阿曼的石油储量56亿桶,占世界的0.5%。石油产量占到世界的1%。石油是阿曼经济的支柱产业,阿曼GDP的43%来自石油工业,财政收入的70%来自石油收入。为打破依赖石油单一经济的格局,调整产业结构,吸引外资,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阿曼政府加大了改革力度,加速推进产业多元化、经济私有化、就业本地化进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阿曼曾是对华出口原油最多的国家。早在1989年,就已经向中国出口一定数量的石油。1993年向中国供应原油406.09万吨,占其原油出口量的10.43%,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26%。根据阿曼国民经济部统计,2005年原油及其冷凝物的生产量达2.83亿桶,比2004年的2.85亿桶下降了1%;日产量为77.4万桶,2004年为77.9万桶,下降0.7%。原油价格平均增长46%,达50.26美元/桶。2005年阿曼原油出口2.62亿桶,比2004年的2.64亿桶下降了0.6%,中国仍为最大的进口国,进口原油8430.6万桶,比2004年1.06亿桶(历史最高点)下降20.7%。
1978年5月两国建交以来,高层经贸交往不断。在两国高层推动下,双边经贸合作各领域呈积极发展态势。继中石油2002年成功进入阿曼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后,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新突破,纷纷中标石油物探、油田服务、通讯、道路建设项目,中水远洋渔业重返阿曼进行海洋捕捞。2004年10月,中原油田获得了中石化海外实施项目阿曼36、38区块的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管理权。2005年6月,中石油与阿曼石油公司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加强在油气开发、下游项目等领域的投资合作。
2004年,阿塞拜疆石油储量70亿桶,占到世界总储量的0.6%。石油产量占世界的0.4%。近10年来,阿塞拜疆突出石油立国战略,经济稳步发展,已经恢复到苏联解体前的水平。阿塞拜疆经济支柱是与石油有关的能源生产。阿塞拜疆有发达的石油加工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加工业。位于阿普歇伦半岛上的巴库油气田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工业开采。石油开采在前苏联时期仅次于俄罗斯居第二位,独立后在百业凋零的背景下更是一支独秀,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石油产量在独联体国家中次于俄罗斯和哈萨克居第3位。石油工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65%左右。其上缴利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出口的90%以上。经济发展目前主要依靠开采石油资源。石油现有可采储量大约有13亿~15亿吨,90%以上在里海海底。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主管阿境内油田的开采,并根据产量分成合同与外国公司进行合作。
阿塞拜疆渴望同中国深化友谊,加强合作。2001年至2005年,中阿双边贸易额从1500万美元跃升到2.4亿美元,中国在阿塞拜疆投资从200万跃升到3亿美元。在阿塞拜疆的中资企业很多,涵盖了石油、通讯、建材等多个行业。2002年,中石油通过投标购买了阿塞拜疆K&K油田部分股权,首次进入阿石油开发领域,中石油在阿塞拜疆的投资总额超过2亿美元,在阿原油开采量约占阿陆上油田开采量的16%,同时带动中石油钻井、测井、技术开发等服务性企业进入阿市场,签订设备、技术出口合同3000多万美元。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国企业在参与里海石油开发方面起步较晚,尚未进入阿最具潜力的海上石油开发领域。阿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不规范,法制不健全,加上技术标准、施工规范等方面的差异,给中资企业开展业务增加了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风险。
厄瓜多尔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其石油产量占世界的0.7%,石油储量占世界的0.4%。厄瓜多尔东部亚马逊地区的石油井井见油,但却是拉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作为出口石油的国家,由于政治争斗,未能从近来居高不下的国际石油价格中为国家谋利益。2003年以来,厄瓜多尔政局动荡不已,现政府缺乏执政经验,是一弱势政府。厄瓜多尔奉行以厄美关系为核心的外交政策,现政府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执政。由于厄瓜多尔地理位置优越,且政府和军队与美国关系良好,美国对厄瓜多尔也特别青睐,把从巴拿马撤出的军事基地转设在厄瓜多尔西部太平洋港口曼塔,并由此北制哥伦比亚的缉毒和游击队,南控秘鲁及南美洲,使厄瓜多尔成为美国拉美战略中的一枚重要棋子。
中国和厄瓜多尔建交26年来,双方合作已有良好的基础并且前景广阔。厄瓜多尔能源资源丰富,有与之合作的经济基础;厄瓜多尔人民对华友好,是与之合作的社会基础;厄瓜多尔政府和各主要政党对华友好,是与之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国目前有15家公司在厄瓜多尔设点,其中包括3家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作业。2005年9月,中石油、中石化联手成立的安第斯石油公司,购买了加拿大ENCANA公司在厄瓜多尔全部石油资产和开发权益,合同金额14.2亿美元,现阶段项目效益评估十分乐观。该项目是继苏丹、哈萨克斯坦之后中国在海外第三大石油投资项目,也是两大集团公司在海外第一个成功的合作项目,标志着我国海外企业合作更加理性并逐步走向成熟。中石化集团驻厄瓜多尔3家分公司根据市场需要,调整工作部署,重新配置和整合资源,提升了服务质量,维护了企业形象,收到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化石油CRS资源公司与16区块各合作伙伴及作业者密切配合,工作进展顺利,2006年销售份额油190万桶,销售收入8000万美元,税后利润1000万美元,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但厄瓜多尔政局不稳,政策多变,人事变动频繁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运作和持续发展。厄瓜多尔2005年因经济发展乏力,贫富分化加剧,赤贫人口大幅增加,社会治安有恶化趋势。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厄瓜多尔的一些产业发生冲撞,中国经济威胁论在厄瓜多尔有一定的市场。此外,厄瓜多尔还有双重征税、市场狭小和签证难等问题。
安哥拉是一个自然资源富庶国,有南部非洲“聚宝盆之称”。盛产石油、天然气、钻石和其他重要矿产30多种。与其他历经战争的非洲国家相比,安哥拉具有人均自然资源占有率高的特点。2004年,安哥拉石油储量88亿桶,占世界的0.7%,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3%。1975年独立之后,由于连年内战,交通、生产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几乎陷于瘫痪,石油成为安哥拉的最主要出口产品。国民经济主要依靠石油和采矿两大支柱产业。1989年9月,在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后,安哥拉开始对其经济政策实施调整改革。1990年9月基本实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1997年成立的团结和民族解放政府(GURN)以稳定宏观经济和恢复国内生产为工作宗旨。2001年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非正式技术协议以来,为了争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融资和巴黎俱乐部成员国减免债务及经济援助,安哥拉政府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并在其帮助和监控下,施行了一系列旨在稳定国民经济,增强宏观经济调控能力,恢复生产和重建服务业等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阶段性成果。
工农业生产方面,大幅度提高石油产量,日产量由2001年的75.3万桶增加到目前的90多万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扶持力度,非石油产业逐渐得到恢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安哥拉实施经济调整的努力基本予以肯定。认为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2005年,安哥拉经济增长名列全非洲之首,GDP增长达14.7%。
中安两国政治友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目前,安已成为我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9.1亿美元,2005年达到69.55亿美元,比2004年在幅增长41.6%。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从安哥拉进口的原油近几年逐渐增加,进口的原油量已升至中国进口供应国的第三位。安哥拉在2002年结束内战进入国家重建初期,政府为2003-2004年度确定了一个以发展农牧为基础、修复基础设施为重点的两年发展计划。安哥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潜力大,这为进一步加强中安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较大空间。中安发展经贸合作特特别是石油领域的合作也面临着一些困难。由于长年内战,目前安哥拉经济基础十分脆弱,国家收入主要来源于石油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出口总额的90%,经济结构单一;宏观经济不稳定、通货膨胀控制效果不理想,外债多达100多亿美元;失业率高,400余万人流离失所,负担重;基础设施破坏严重,投资环境差;总的来说,国家经济的发展受制因数较多。安哥拉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解决长期过分依赖石油等能源出口的深层次矛盾,恢复和发展农牧生产,修复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政府机构工作效率,减少腐败。
苏丹石油资源丰富,2004年石油储量达63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0.5%。目前已勘探开发的仅10%。2004年,每天生产原油30.1万桶,约70%出口。通过与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外国石油公司合作,苏丹石油工业近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集勘探、开采、集输、炼制上下游一体的完整工业体系。
苏丹是个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石油业是其大力发展的产业。苏丹经济近年来呈强劲势头,2004年苏丹GDP总值达195.5亿美元,增长率为7.2%,在北非国家中最高。对外贸易在苏丹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石油产品、阿拉伯树胶和棉花是苏丹最重要的出口商品。苏丹的重要贸易伙伴有:沙特阿拉伯、埃及、英国、中国、阿联酋、印度等。苏丹主要经济问题是多年积累下来巨额外债,基础设施薄弱也是制约苏丹经济发展的瓶颈。
中苏自1959年建交以来,两国政治上一贯相互支持,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发展。目前,中国是苏丹第一大贸易伙伴,苏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5年中苏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39亿美元,比上年猛增55%。在能源领域,2005年8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苏丹政府签署了红海区第15区块石油产品分成协议并拥有35%的股份。
加蓬国土面积仅26.7万平方公里,却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矿藏。2004年,石油储量为23亿桶,主要分布在沿海陆地及近海海域。埃尔夫、壳牌、美孚等欧美大石油公司占有绝对优势。石油是加蓬国民经济的支柱,石油收入占国民收入的50%以上。单一的资源出口型经济使加蓬的经济基础极为脆弱。上个世纪末以来加蓬原油可采储量逐渐减少,产量持续下降,经济发展遭到严重困难。为使经济发展逐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加蓬近年来开始实行经济多样化政策,全面对外开放矿产开发权,除继续勘探开发石油外,重点开发锰矿和铁矿。虽说加蓬石油开采鼎盛时期已过,但仍有很大开采余地。
中国和加蓬长期友好,中国对其真诚的援助在加蓬影响很大。邦戈总统9次访华,对中国感情很深,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对中国来加蓬进行投资期望很高,希望以此打破法国对加蓬的经济垄断,同时又带动其他国家到加蓬投资,为加蓬石油后时代的发展开辟新道路。中国在加蓬的能源开发近两年开始起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国关系的政治优势为中国企业来加蓬开发能源提供了保证。中石化公司已经在加蓬取得了部分勘探和开采权,与加蓬政府部分石油股权的转让谈判也在进行。
中国参与加蓬能源开发总体态势不错,但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法国、美国等国的大石油公司与中国公司竞争,设置障碍。加蓬方面缺乏统一规划,法律不健全,随意性大,个别高官对中国的开发能力心存疑虑,这些给中国企业争取和实施开发项目带来难度。
第六板块以欧洲国家为主,也包括加拿大和韩国等OECD国家。总体来看,这些国家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人均收入较高,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后期阶段。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能源消耗巨大,石油需求持续上升,在自身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确保能源供应安全是欧盟多年来大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从指标体系看,这25个国家的石油总储量仅占世界的3.85%,石油产量占到世界的15%,石油消费量占到世界的24.8%,炼油量占到世界的21.1%。
2005年,欧盟能源进口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50%。77%的石油、55%的煤炭和43.3%的天然气均依赖进口。欧盟进口石油的主要供应国及其比例依次为:挪威24%,俄罗斯18.3%,沙特12.1%,利比亚8.8%,伊朗6.1%。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为:俄罗斯38.7%;挪威26.2%;阿尔及利亚25.4%。
德、法、英三国能源概况:德国煤炭资源较丰富,但98%的石油和3/4的天然气均靠进口,年均油气进口额约300亿欧元。2002年德石油消费量约1.27亿吨,居世界第四(次于美、中、日)。在德能源消耗总量中,石油约占38%,煤炭占24%,天然气约占22%,核能占13%,可再生能源占2%。
法国煤炭和油气资源贫乏,98%的石油和93%的天然气依靠进口。2000年能源进口额约300多亿欧元。但法是核能大国,2001年核电占法发电总量的76%,占全球核发电量的15.5%。在法能源消耗总量中,石油占39.4%,电力占36%,天然气占14%,煤炭占5.7%,可再生能源占4.8%。
英国是欧盟能源大国,石油储量为70亿吨,天然气储量2万多亿立方米,煤炭可开采储量46亿吨,矿物能源(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不依赖进口。英是石油净出口国,同时也进口部分原油进行加工,2002年英原油出口约8500万吨,进口4400万吨。此外,核能发电1.3亿千瓦,占发电总量的18.5%。
欧盟严重依赖能源进口,易受油价波动和供应危机的冲击。欧盟矿物能源生产下降,石油蕴藏量低,生产成本较高,能源供需缺口很大。预计到2020年,进口能源在总消耗量中所占比例将从目前的1/2增加到2/3,其中石油进口量将从77%提高到85%,天然气进口量将从43%升至75%。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严重依赖,使欧盟受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东是欧盟最大的石油供应地,约占进口总量的45%。20世纪70年代两次中东石油危机曾使欧盟经济遭到重创。当前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亦给欧盟经济蒙上阴影。
能源市场条块分割,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欧盟在能源领域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的市场,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在能源分配及定价方面各行其是。凡此种种造成一些国家的设施负荷过大,另一些国家则处于闲置,能源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环境保护方面压力较大。鉴于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对空气污染严重,欧盟正加紧落实《京都议定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对矿物能源的使用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此外,发展核能受到西欧绿色环保组织和广大民众的反对,目前使用核能的8个欧盟国家中有5国已决定停建核电站。预计10年后,许多核电站将因老化而停止运行。当前,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当务之急,但因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科研投入不足,市场占有率不高。
欧盟积极制定共同能源发展战略,从1951年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启动一体化进程以来,推出了一系列能源政策文件。1988年欧共体委员会提出《共同能源市场》报告,首次建议制订共同能源政策。1991年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能源宪章》,此后欧委会又多次发表能源问题白皮书、绿皮书,强化能源合作,以提高政策效力和投资效益。欧盟能源战略的基本目标是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承受性和可持续性,在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前提下,使价格保持在消费者可承受的范围内,使能源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欧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扩大石油战略储备。欧盟规定,各成员国应建立相当于90天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成员国在动用该储备前,须征得欧委会同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欧盟感到仅在成员国层面上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已不能适应抵御石油危机的需要。2002年,欧委会正式建议在欧盟一级建立石油战略储备。
加强能源外交,促进能源供应多元化。一是重视稳定与中东等传统能源来源国的合作,采取与美有别的中东政策,维护与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关系和欧在中东的石油利益,同时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与开发,法道达尔等几家欧洲石油公司已开始就沙特3个天然气田的开发项目进行洽谈,欧盟还有意投资科威特与伊拉克交界地区70亿美元的油田开发计划。二是积极开拓俄、中亚能源来源渠道。欧盟与俄建立了能源战略伙伴关系,扩建油气管道,为俄石油进入欧盟市场提供更多便利,2002年,德、俄、乌三国决定在10年间投资150亿美元改造俄罗斯经乌克兰通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同年德、法、意、俄四国共同投资修建由俄经白俄罗斯、波兰和斯洛伐克通往西欧的天然气管道。英国投资61.5亿美元,与俄签署了建造贯穿波罗的海和北海海底的天然气管道协议,从而成为俄最大的能源投资方。与此同时,欧盟与中亚和东欧国家于1999年达成“政府间油气运输协议”,修建从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经乌克兰敖德萨至波兰格但斯克的石油管线,此线修好后将满足欧盟年需求的10%。在哈萨克斯坦新发现的卡沙甘油田项目中,欧盟已占国际开发资本的2/3以上。经过多年努力,欧盟的能源供给来源已发生很大变化,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从过去的70%降至45%,从俄和挪威等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进口的石油大幅增加,已初步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为其维护能源安全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欧盟及其成员国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加大扶持力度,提供大量资金补贴,实行税收减免。据估计,1997-2010年间,欧盟在该领域的投资总额将达950亿欧元;欧盟计划在2000-2010年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现在的6%提高至12%。此外,欧盟还十分重视提高能源利用与开发的技术含量,以减少污染,提高效能。
控制能源需求的增长。欧盟一方面利用税收杠杆控制石油产品的使用,对成品油实行了不同程度的高额征税,包括提高消费税和增值税。为增强税收的效果,欧盟目前正致力于形成统一的高标准能源税率。另一方面,加大节能力度,重点监控运输、建筑和电力等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开发节能型设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整合欧洲铁路运输网,节约能耗。
促进欧盟能源市场的统一。20世纪80年代,欧共体委员会提出逐步实现能源市场自由化和一体化的建议,但由于利益分歧较大,成员国未能就此达成协议。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成员国逐渐认识到开放能源市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第七板块包括亚洲和非洲的石油大国,数量虽比第五、第六板块少,但从石油领域和双边关系角度来看,分量较重,与我国的合作有一定的基础,今后也是需要重点做工作以取得更大突破的国家。第七板块19个国家和地区都不是OECD国家,石油消费总量仅占世界的7.3%,石油储量占到世界的12.3%,炼油量占到世界的11.6%,其中哈萨克斯坦、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三国的石油储量均超过世界总储量的3%(分别是3.3%、3.3%和3%,三国总量占世界的9.6%),而这三国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的6.7%,从长远看,仍大有发展潜力。
这里选取5个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分析,分别是哈萨克斯坦、菲律宾、尼日利亚、印尼和阿尔及利亚。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占世界的3.3%,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6%。哈萨克斯坦是我国重要的邻国,双方有17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苏联时期,哈经济是在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运作的。苏联中央政府利用哈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哈大力发展与原材料开采、初加工相关的重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等),而哈所需的日用消费品则由中央政府统一调拨,哈成了苏联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从而形成了哈重工业发达,加工业十分薄弱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1991年独立后,由于原统一的经济和货币空间被打破,哈经济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为恢复国内经济,哈政府推行了实行本国货币一体化、经济私有化、放开对外贸易等一系列旨在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改革,但收效甚微。目前,哈经济属于典型的转轨型经济,重工业基础好,但加工业十分薄弱,国内市场80%的轻纺、家电等日用消费品依赖进口。经济已完全市场化,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及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外贸易有较大逆差,外汇紧缺,支付能力弱。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连续5年在9%以上。2004年GDP超过了独立前1990年的水平。近年来中哈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2004年超过44亿美元,2005年更是达到68.1亿美元,比2004年大幅增长51.4%。
哈萨克斯坦陆地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1亿吨,凝析油为7亿吨,著名的油田是卡萨干油田。近年来哈采油业快速发展,前景看好。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石油产量增长和石油出口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据该国预计,2010年石油产量达到1亿吨,2015年达到1.5亿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政策是:将石油工业列为国家长远的优先发展目标;大量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及工艺发展本国石油工业;发展不同方向的石油出口管道建设,防止依赖一个国家;加速本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石油深加工能力,保证本国需要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中哈双方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2005年7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订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声明,标志着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哈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间交通便利。按照两国领导人的要求,2010年要达到100亿美元。双方不断拓展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已开始在高科技领域投资的合作。这些成绩十分令人欣喜。中哈阿克纠宾油气合作项目是我国在中亚最大的油气合作项目。阿克纠宾油气股份公司是哈第四大石油公司,中石油集团于1997年以3.2亿美元购得该公司60.3%的股份,成为该公司控股公司。2003年又购买了哈政府持有的25.12%股份,拥有了对该公司的完全经营权。经过多年的经营,已形成勘探开发、运输加工、产品销售一条龙体系。2005年10月,中石油花费40.8亿美元购得原油产量居哈萨克斯坦第三的加拿大PK石油公司,完成了近年来中国海外成功并购的最大交易,双方的能源合作进入一个新阶段。中石油和中海油联手进取达尔汗油气区块,实现中国企业涉足里海大陆架零的突破。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合作项目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还为当地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受到了哈方的高度评价。
2005年12月15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开始启用从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西北部的一条石油管道。这条新输油管道长962公里,使中国成为有输油管道通往里海地区卡沙甘油田的第三个国家。卡沙甘油田是近几十年来发现的最大的新油田,超过北海油田的规模。哈能源部副部长伊萨耶夫表示,在最初的一段时间,由于输油管道附近的哈萨克斯坦油田产量不足,这条日输油能力达到20万吨的新输油管道中将有一半的石油来自俄罗斯。
菲律宾是中国的海上近邻,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菲律宾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享有“非北约盟国”地位。长期以来,菲律宾将与美国、日本等国关系作为其对外关系基石,亲美和崇拜西方思潮在菲律宾颇有市场,对中国则怀有偏见和疑虑。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不断提高,菲律宾对中国政治上的倚重增强,经济上对中国投资及援助的期待增强。中国与菲律宾的双边贸易额2003年为94亿美元,2004年达133亿美元,增长42%。
在石油领域,菲律宾是石油进口国,所需能源95%需要进口。中国近年来对海外石油需求也与日俱增,加强能源开发与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需求。2003年11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石油公司签署了合作开发南海油气的意向书,但要付诸实施仍面临巨大困难。2004年,经过中国沉着耐心地做工作,双方在阿罗约总统访华期间正式签署了南海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实现了在南海共同开发方面历史性的突破。2005年,中国公司已经与菲律宾签署了在菲水域和陆地合作寻找油气的协议,双方的能源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尼日利亚资源丰富,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原油轻、含蜡最低,油质优良。尼日利亚是西非石油输出大国,OPEC成员国之一。国际能源署(IEA)统计表明,尼日利亚目前的石油日均产量为220万桶,在世界主要产油国中名列第13位,在OPEC组织排名第5位,在非洲排名第1位,其原油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2%。2001年以来,尼日利亚新发现的海底石油储量达50亿桶,但其海洋石油业刚刚起步,相当多已发现的海上油田尚有待开发。2004年8月,尼政府就2005年几内亚湾深海区块油田勘探开采进行了新一轮招标,其目的是吸引更多有实力的跨国石油公司进一步投资,在2010年之前将其石油日产量由目前的220万桶提高到450万桶。为减少对海湾石油的依赖,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石油跨国公司纷纷加大对非洲石油资源的投资,抢滩非洲产油区。西部非洲尤其是尼日利亚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石油开发优势。尼为复苏经济,亦想摆脱OPEC配额(214.2万桶/日)束缚提高石油产量,从石油贸易中获得高额利润。迹象表明,尼石油工业发展前景可观。
尼日利亚原油输出市场主要是美国、西欧,近年来向亚洲和拉丁美洲出口量也在增加。2002年,尼向美国日出口原油达58.9万桶,占美国原油进口量的6.5%,石油出口收入达165亿美元。2003年,尼向美国日出口原油达83.8万桶,占美国原油进口量的8.7%,石油出口收入达209亿美元。尼总统奥巴桑乔2004年底在访美期间表示,尼今后几年将加大对美原油出口,将现在的向美原油出口7%的份额提高到15%。目前,尼已发展成为美国第五大石油出口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加拿大和委内瑞拉。为了改变石油领域受西方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尼政府正在就本土化内容进行立法,制定一系列政策使本土公司在跨国公司运营中保证有最低程度的参与,目标是在2006年使本国公司向尼石油工业领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达到45%,到2010年达到70%。为此,尼石油资源局成立了本土化工作委员会,与尼主要石油天然气公司和依法改组的本国公司共同努力,提高尼本土化程度,加快本地资源利用步伐。与此同时,尼政府颁布了116个陆上边际油田的招标,规定只有本土公司才有资格参与边际油田的招标,外国公司可以以技术支持伙伴的身份与本土公司一道参与开发,目的是重点培养尼石油工业技术和作业能力,为向本土公司开放边际油田做准备。
中尼石油合作的主要项目有:2003年,中石化公司作为一家本土公司的技术支持伙伴于成功地中标了一块油田,2004年又独立中标64/66两个石油区块。中石油公司成功进入尼石油勘探市场,中海油和长城钻井公司也在尼石油钻井及油田技术服务方面取得长足进展。2004年,中石化与尼日利亚石油开发公司签订了区块勘探开发服务合同。2005年1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其下属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与尼日利亚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签署最终协议,将以22.68亿美元现金收购尼日利亚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所持有的45%的工作权益。这是中国公司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之一,标志着中尼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与尼日利亚的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长远看中尼石油合作前景广阔,首先中尼两国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为中国的石油企业进军尼日利亚石油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特别是江泽民主席2002年访问尼日利亚时,与奥巴桑乔总统发表了新闻公报。双方强调,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意义重大,表示愿鼓励并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尼日利亚的能源开发项目。2004年吴邦国委员长访尼,进一步推动了两国经贸合作。其次,中尼双方石油领域互补性强,中国企业参与尼石油勘探开发有利于尼政府的投资多元化战略和中尼双边经贸的双赢。长期以来,欧美跨国公司对尼石油工业实行严密的技术和管理垄断,并获得了巨额利润。尼政府对此忧心忡忡,但又无可奈何。由于尼缺乏技术、管理、资金及人力资源等优势,致使陆上区块油田乃至海上油田的开发完全依赖于跨国公司。实际上,中国公司具有技术成熟、管理先进、资金充实和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除了深海领域),完全有能力参与尼边际油田投标,与尼本土石油公司合作共同开发。在近年双方合作期间,尼方逐步对中国石油企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为中国的技术适合尼国内发展的需要,因此,非常重视中国企业参与尼石油领域的建设。中国石油企业的参与,不但利于尼政府的投资多元化战略,而且利于缩小中尼双边贸易差额,确保两国经贸关系的平稳发展。第三、尼日利亚石油资源丰富。到2010年尼日利亚的石油探明储量将达到400亿桶。由于尼政府加大了石油勘探开发投资力度,尼原油储量2004年底已上升到350亿桶。政府制定的到2010年尼原油储量达到400亿桶的目标有望实现。尼虽距我较远,但航线安全系数较高,是我国“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进军海外石油勘探开发的重点市场之一。
中国目前是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中国与尼日利亚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具有战略意义且前景广阔。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石油企业要想进入长期被西方石油公司垄断的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具有一定难度。首先,对于西方公司来说,他们根本就不希望中国公司进入这一比较成熟的市场,会千方百计对中国企业进行阻挠和挤压。其次,尼与欧美国家具有长久的往来关系,对欧美国家依赖性较强。欧美国家为减少对海湾石油的依赖,必将通过加大对尼投资和援助,努力改善和增强同尼的关系,鼓励其国内石油公司抢滩尼产油区,与我国企业展开激烈竞争。第三,我国石油企业深海油田勘探开发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国石油企业虽然在尼取得了一些立足之地,但是要想站稳这一市场和巩固所取得的成果,除企业本身努力外,仍需政府支持和外交努力。
2004年,印尼石油储量占世界的0.4%,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4%,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1.5%。印尼是中国周边重要的地区大国,与中国隔海相望,与中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印尼幅员辽阔,市场庞大。印尼经济规模在东南亚首屈一指,极具发展潜力。印尼有2.2亿人口,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华人华侨在当地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印尼油气资源得天独厚,是世界上最大天然气出口国,其他矿产资源也极其丰富,胶合板生产占世界80%,香料生产居全球之冠。印尼有175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作为世界最大群岛之国,印尼扼守两大洋,管辖马六甲、龙目等海峡,占据两洋来往的必经要道,仅马六甲海峡就控制着世界商船运输的40%以上,其中包括中国原油进口的近80%,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各大国竞相做工作的重点对象。
印尼是东盟最大国家,对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印尼素有大国之志,但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极大,按世界银行日均收入少于2美元的标准,印尼贫困人口比例约为21%。印尼失业率长期徘徊在8%左右,加上从事临时工作的半失业人口,估计广义失业率超过2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印尼社会陷入长期动荡,内部困难重重,对外进取势头大受影响。后来经济逐步恢复,社会由乱转治,但2004年又遭受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的严重打击,目前仍面临很多困难。
印尼资源丰富,距离中国较近,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协调和密切合作,2004年双边贸易额增长到130亿美元。近年来两国关系快速发展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这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搞好对印尼的能源“走出去”战略,对带动中国与东盟整个地区的经济和能源合作,构筑稳定的周边经济、安全和战略依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在印尼油气领域的累计投资额已经超过12亿美元,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在印尼油气开发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还带动一大批油气工程服务企业进入印尼市场。其中中海油公司从1994年开始进入印尼,至今已经通过股权并购等方式在印尼5大油气田中的3个开展作业,年可获4000万桶原油配额,成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者之一。
2004年,阿尔及利亚石油储量118亿桶,占世界的1%,石油产量占到世界的2.1%,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0.3%。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人口3240万。地处北非,居地中海南岸,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隔海相望。阿独立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重点开发石油、天然气,依靠石油收入,进行大规模建设投资。阿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石油主要是撒哈拉轻质油,生产成本每桶4美元。石油和天然气是阿经济主要支柱,出口收入占国家外汇收入的90%以上,绝大部分销往欧美。
1986年以后,因国际油价暴跌,阿经济日益困难,为维持经济建设,阿大量举债,由此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1989年,阿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提出向市场经济过渡,但因积弊太深,政策摇摆,举措失当,加之政治危机严重,阿经济困难不但未能缓解,反而加剧。1994年4月至1995年7月,阿先后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黎俱乐部”、“伦敦俱乐部”达成延期偿还上百亿美元的债务协议,货币基金组织同意在三年内向阿提供18亿美元的贷款。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经济上的支持,暂时缓解了阿经济困难。1996年,阿政府通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之,国际油价上扬等因素,国民经济有所增长,宏观经济趋向好转。2000年至2001年,阿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受益,宏观财政状况稳定。2002年,阿国内生产总值为556亿美元,增长率为4.1%。2003年,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45亿美元,经济增长率为6.8%,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2003年的外债总额降至220亿美元,内债总额由10590亿第纳尔(约合151亿美元)降至9110亿第纳尔(约合130亿美元)。2004、2005年阿经济保持5%左右增长率,约3%的低通货膨胀率。国家外汇储备连续六年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达517亿美元(1999年仅为44亿美元)。
阿尔及利亚政治社会形势已基本稳定,经济增长连续几年保持较高的速度,各种经济法规不断完善。布特弗利卡总统执政以来,全力推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目前,阿正实行第二个五年经济振兴计划,将投资550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阿已成为欧盟联系国成员,还正在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进行谈判。阿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制成品对外的依赖为外国企业提供了众多的机会。
阿拥有1350亿当量桶的石油天然气储备,可开采储备为400亿当量桶,其中石油占29%、天然气占56%、凝析油9%、液化石油气6%。阿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目前在世界同行业列第11位,是地中海地区第一大石油公司,在非洲100强中雄居榜首。该公司为世界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第二大供应商,天然气的第三大供应商。2003年,阿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共生产各类碳化氢制品2.1亿当量吨,实现石油收入240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2003年,该公司向国库上缴利税1.2万亿第纳尔(折合150亿美元)。阿的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工业,根据阿能源和矿业部长2003年4月19日透露,油气出口占阿出口总额的97%,产值占阿国内生产总值的41%,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77%来自油气行业。阿每年向美国出口约35亿美元的碳化氢产品,是美国在此领域内除沙特阿拉伯之外的第二大合作伙伴。美国目前在阿投资大约有5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碳化氢领域。欧盟国家是阿天然气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年进口阿天然气出口量的90%。阿与俄罗斯和挪威是欧洲三大天然气的供应国。阿油气出口近年连创纪录,2005年突破40亿美元。
中阿建交40多年来,两国传统友好关系不断得到巩固,交往日益加深。2004年,胡锦涛主席访阿,与布特弗卡总统宣布建立中阿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中阿政治基础牢固,在中阿两国领导人的推动和双方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逐年大幅攀升,2001年2.9亿美元,2002年4.3亿美元,2003年7.5亿美元,2004年12.4亿美元,2005年16亿美元,中国现已成为阿第四大进口国。2002年以来中阿油气合作项目进展顺利,中石化扎尔扎适油田提高油田采收率项目合同期20年,首期中方投资1.68亿美元;中石油阿德拉尔油田上、下游一体化项目,合同期25年,总投资3.73亿美元,中方投资占70%,收益分配占49%;2005年中石油承建斯基克达省炼油厂项目和阿德拉尔原油集输工程,合同金额分别为3.9亿美元和1.06亿美元;中石化与阿签署年购100万吨石油的五年期合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