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韩国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情况

韩国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情况

时间:2023-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1 韩国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情况(一)韩国利用外资的引进方式韩国利用外资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无偿援助阶段、国外直接投资阶段和国外证券投资阶段。有别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主要不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或技术合同等途径引进技术,而是致力于通过进口资本品来掌握资本品所包含的技术。韩国选择的技术输出国表现出二分化的特征。

2.1 韩国外资利用和技术引进情况

(一)韩国利用外资的引进方式

韩国利用外资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无偿援助阶段、国外直接投资阶段和国外证券投资阶段。

在战后1945—1961年的单纯受援时期,韩国共计接受外国援助金额31.4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各项援助额为25.6亿美元,占外国援助总额的81.5%;其余占18.5%的5.8亿美元,则是联合国提供的援助。[1]

韩国真正意义上的引进外资,始于1959年。出现对外借款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两种形式,但经济起飞和工业化阶段借款始终占主导地位。

1959—1994年期间[2],韩国总计引进外资509.68亿美元,其中借款占81.3%,为414.33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仅占18.7%,为95.35亿美元,而这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迅速增加的,总体上反映了韩国早期以外债为主的外资政策。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为提高产品的技术档次和防止债务危机的发生,韩国对外资政策作了一定的调整,外商直接投资逐渐增加,从1990年起外商直接投资开始超过借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政府在放宽引进国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同时,加速推进金融自由化,扩大了证券市场开放的步伐,加大了引进证券投资的力度。

可以看出,韩国走的是从一条借款主导型向直接投资主导型转变的道路。但韩国在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还是外债。

韩国以国外借款为主要外资形式的原因是:

(1)韩国曾经长时间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因此对外国资本有深深的恐惧,为了保持经营管理上的独立性和国家经济的自主性,更倾向于使用外债。

(2)国内企业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借款比在国内贷款更为有利。如在1965—1979年的多数年份中,韩国借款人向外国贷款人支付的实际利率大部分是负值,大大低于国内贷款利率,有时两者的利差达15个百分点[3]

(3)利用外债的形式引进外资,利用外资时比较自由,可以自主地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比较符合韩国增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初衷。

(4)20世纪60年代不稳定的韩国政治环境和经济发展前景使得国外企业在韩国的投资方面变现得比较消极。

(二)外资的使用

1.借款

为了能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高效地筹集和使用资本,韩国政府控制了国内信用和外国融资,这样可以增强政府对金融配置的影响力,扩大贷款基金,保障外国融资。事实上,银行为企业的国外贷款提供担保的制度(如“关于对借款提供支付保证的法律”和“关于利用长期决算方式引进资金的特别措施法”等制度保障),增加了外国资本的流入。对借款的使用政府进行了全面的引导和管理,同时通过金融和税收手段引导企业把外债投向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如投向生产型的出口创汇行业,实现出口导向型战略和重化工业化。

在外商直接投资还没有大规模进入韩国之前,利用外国借款可以大力培育本国的民族产业和民族资本的国际竞争力,培养民族产业可以与跨国企业竞争的实力。

2.外商直接投资

韩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态度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出台了不同的鼓励政策和限制政策,但相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韩国政府提供的吸引FDI的优惠政策要少得多。

主要的优惠政策包括:外国企业或外国人投资者五年内免除利息所得税,之后三年减免50%;外国企业或投资者三年全额免除所得税,之后五年减免50%;外国技术人员五年内免除红利所得税,之后三年减免2/3,之后一年减免1/3;此外,外国人投资项目用资本货物进口免除关税,对外国人投资不征收资本超额收益税。

然而为防止外资对战略行业的控制,韩国在重要经济部门对外资有严格的限制。韩国在其《鼓励外商投资法》第9条中对下列投资活动是严格限制的:对原有材料的国内需求造成消极影响的行业;在海外市场同原有企业竞争的企业需要利用大量土地的产业;为现有国内企业提供资金的企业。一些关键部门或行业,如国防军事、交通运输业、报刊发行业、电视广播事业等在韩国也受到明令禁止。[4]所以,总体上韩国的FDI比例较低(见表2.1)。

表2.1 韩国国内总资本形成中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

img7

续表

img8

注:数据来自[韩]赵利济:《韩国现代化——奇迹的过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三)韩国的技术发展模式

韩国的技术开发与发展是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经济开发五年计划联系起来的,并且按战略产业的选定—战略技术的选择—技术扩散的顺序循环往复,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初级产业化—中度产业化—高度产业化的产业提升。

韩国的技术开发与发展之所以取得成功的理由,首先是在国家层面从发达国家引进适合于产业化阶段的技术,并且在运用和改良的过程中培养了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1.技术导入期

在产业技术发展的初期,韩国通过公式和非公式的路径引进成熟期的技术转移技术的阶段。比较复杂的技术是以公式的路径主要被大企业采用,中小企业则主要采取非公式的路径引进不复杂的技术。有别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主要不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或技术合同等途径引进技术,而是致力于通过进口资本品来掌握资本品所包含的技术。

在韩国引进技术的三种渠道(FDI、外国许可证、进口资本品)当中,1962—1993年韩国通过资本货物(资本品)进口和技术贸易引进的技术额是外商直接投资的26倍,而引进技术的资本是通过国外借款形式获得的(见图2.1)。

img9

图2.1 韩国采取不同技术引进方案的产品份额

不同产业采取了不同的技术引进方案,标准化的产业技术通过进口资本品引进,而化学、电子、机械等未达到标准化的技术则致力于通过直接投资和技术契约等方式获得。

韩国选择的技术输出国表现出二分化的特征。从产品周期的观点来看,标准化的技术以进口资本品的方式主要从日本获得,而标准化之前的技术主要从美国以外商投资和技术契约的方式获得。

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引进外国技术的政策非常严格。进入70年代,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韩国政府日益感受到引进尖端技术的必要性,对引进外国技术采取积极的态度,提高了专利权使用费上限,允许公共研究机构支援企业引进外国技术。

在使用FDI引进外国技术方面,韩国也作了尝试,如朴正熙当局自1960年开始准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其目的是为了引进外国技术。为引进外国直接投资韩国提供了较多鼓励政策,并且没有什么限制措施,然而外国企业对韩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前景持怀疑态度,在投资方面比较消极。

进入20世纪70年代,政府认为毫无限制地引进外国资本会对国内产业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开始控制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同时鼓励以合资方式引进外资。韩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一般性原则是:首先,不允许与国内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可能产生竞争的外国直接投资进入;其次,外国直接投资企业有义务出口;再次,除尖端产业和全额出口的企业外,合资企业的外方持有股份不能超过50%。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外商直接投资还保持着较低的水平,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才逐渐增多。可见韩国是对外国直接投资限制非常多的国家,表明了韩国政府保持韩国经济独立的意志。因此,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不同,外国直接投资对韩国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小。

对韩国投资最多的国家是日本,占韩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5%,其次是美国。但美国直接投资的平均投资额是日本的两倍,日本以中小企业投资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的临近、文化历史的共同点、产业结构的类似性、对西方产业技术情况的不了解、企业经营方面的共同点等原因韩国对日本技术的依存度较高。

韩国重视引进一揽子承包方式的工厂与机械进口。20世纪70年代韩国严格限制外国直接投资和技术引进,但对引进一揽子承包方式的工厂及机械、装备持积极态度。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初建设的化学、化肥、水泥、钢铁、造纸等工厂都采取了一揽子承包方式。在国内企业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把工程完全委托给有经验、有技术的外国企业,是减少大规模投资风险,保障工厂正常开工的最佳选择。不过由于韩国企业非常迅速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即使没有外国企业的帮助,也可以扩张设施,提高技术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韩国非常注重技术引进,其特征主要是通过非公式的路径引进技术。有别于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不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或技术合同等公式的途径引进技术,而是致力于通过进口资本品来掌握资本品所包含的技术。只要能够通过技术贸易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韩国就会尽可能不采取FDI,在某些行业,跨国公司不愿意通过技术贸易方式转让技术时,韩国才会考虑FDI。

这一阶段属于技术导入期,此时如果缺乏在此领域和相关领域技术和经验,则花费于这一阶段的时间会延长,而且失败的可能性较大。

2.技术的消化和吸收

随着基于技术导入的产品生产逐渐稳定,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企业会面临市场、技术上的新环境。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就必须进行产品多样化,增强产品开发能力,而且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会出现原材料和部件的国产化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开始慢慢致力于生产中的产品及工艺的技术。韩国非常重视技术的消化与吸收,技术引进经费与技术消化吸收经费的比例是1∶11。例如,中国引进黑白显像管技术比韩国早6年,彩色显像管是与韩国同时从日本引进的,如今韩国在等离子显示屏、液晶显示屏技术领域已经接近或超过日本和技术发源地美国。

在这种努力之下,技术问题逐渐得到解决,企业逐渐消化了制造技术以及设计技术,使这些技术充分内在化——这一阶段就属于消化、吸收期,也是真正的技术习得期间。一般来说,通过公式的路径导入技术会比较容易地实现应用,但是消化吸收过程会需要相当的时间与经历。通过非公式的途径引进技术来实现应用需要相当时间而且失败的可能性也高;但是一旦实现了应用,企业就可以依托于之前的技术积累,之后的阶段会比较顺利。

经过技术导入期和消化、吸收期的技术学习,韩国的技术水平得到提高,韩国从产业技术的初期阶段发展到发展中国家的后期阶段。此时,韩国不仅引进成熟期的技术,而且也具备引进成长期技术的技术基础,以公式和非公式的方式引进开发期的技术。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改良和革新,使技术真正被企业所掌握,这种内在化的技术对以后引进、消化、吸收更高层次的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3.模仿开发

模仿开发是韩国走向技术先进国的过程中重要的战略,是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但是模仿开发进行到一定程度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美国等地推进了模仿品规制立法,提出要对生产和输出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的模仿品的国家进行法律制裁,而韩国的一些企业也被列入上述名单中,面临法律纠纷。

4.自主研发

随着产业化方针转向重化工业和出口导向型战略,政府也加大了研发资金的投入,致力于自主技术开发能力的提高。随着技术引进国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输出国觉得技术引进国已经对其构成威胁的时候就会尽量控制技术的转移,这就要求韩国必须注重技术的自主研发。

韩国创新机制的特色在于“官产学研”的互动。韩国政府通过制定鼓励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和法规等方式,积极营造创新环境,支持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并且由政府出面,资助、协调、解决创新主体力所不能及的问题。为了促进企业与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合作创新,韩国政府还设立了名目众多的基金,并规定只有企业与大学联合申请方予审批。

虽然企业是创新主体,政府也致力于提高民间的技术开发能力。韩国政府规定大企业必须设立R & D机构,中小企业联合设立R & D机构,鼓励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研究与技术研发,促进知识生产和迅速商业化。韩国政府与企业的R & D投资比例从1970年的71∶29,到1980年的64∶36,再到2001年的26∶74。企业的总体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越来越强,与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也愈来愈密切;政府则逐步由“参与”淡出到“引导”、“调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企业的研发机构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中心。韩国的研发情况及企业附属研究所数量见表2.2和2.3。

综合韩国的技术发展模式如图2.2所示。事实上,韩国形成了适合自己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技术引进和发展模式。

img10

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初期(技术后发国)
(a)技术后发国的技术发展模型

img11

发展中国家产业技术发展后期(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
(b)中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模型

图2.2 韩国的技术发展模式

表2.2 韩国1963—2001年研发情况

img12

资料来源:韩国科技部。

表2.3 韩国1978—2003年企业附属研究所数量

img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