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中国的区域出口贸易结构变迁
图6.1描述了我国1992—2005年区域出口贸易结构演变状况。可以看到,我国的区域贸易结构基本保持稳定,而东部“七强省(市)”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占比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从1992年的71%增长到2005年的84%,表明我国出口贸易的区域集中程度仍在持续提高的趋势中。七强省(市)中,广东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省。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出口在我国总出口额中的占比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从1992年的41%下降到2005年的31%。闽东南的福建的出口贸易在全国的地位稳中有降,从1992年的5.4%下降到2005年的4.6%。福建和广东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的省份,经历了80年代的出口、外资与区域经济高增长后,出口贸易逐渐趋于平稳。珠三角、闽东南地区作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前沿[8],其作为我国对外经贸的“窗口”与“加工厂”的作用正日渐弱化,其对外贸易型加工制造业正逐渐向我国东部地区的其他区域,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转移。
图6.1 我国1992—2005年出口区域贸易区域结构变迁图
数据来源:“中经网”、《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
七强省(市)中,长三角地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口贸易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的占比从1992年的17%上升到2005年的38%。三省(市)的对外贸易各有特点:①江苏是长三角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也是90年代以来长三角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区域,出口在全国的占比从1992年的5%增长到16%;同时江苏是长三角中吸引外资,尤其是加工制造型外资最多的地区,其出口发展主要依靠外资企业出口拉动,外资—出口—经济增长这一发展路径形成了90年代有名的“苏南模式”,涌现了苏州、常州、无锡等一批外向型城市群。因而在长三角中,江苏的加工贸易型出口最多。②浙江对外贸易发展也较快,出口在全国的占比从1992年的4.4%上升到2005年的10.1%。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浙江民营经济主要依靠外部市场发展。80年代主要依靠“三北”市场[9],90年代之后主要依靠国际市场。民营经济中的对外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因此浙江也是长三角中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和“台州模式”。民营经济与一般贸易也使得对外贸易的利益“内留”的部分较大,因而浙江是全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最高的省(区)[10],这与其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包括民营企业经营出口大有关系。③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是经济最发达的直辖市,也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上海港区开发③与浦东开发,进一步加强了上海作为全国贸易与金融中心的地位,这表明上海的进出口贸易既有上海本地产业的出口,也有部分包括了全国其他地区的出口。90年代以来上海出口在全国的占比有所上升,从1992年的8.0%上升到2006年的11.9%。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11]中,环渤海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尤其河北、天津的发展较为滞缓。从1992—2005年,天津的出口贸易有所增长(全国占比从2.3%增长到3.6%),但总体仍与其作为北方工业重镇和航运中心的地位不符;河北的对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出口的全国占比从1992年的2.4%下降到1.4%,故图6.1中未单独列出。北京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出口的全国占比从1992年的1.9%上升到2005年的4.0%,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资源与对外贸易日渐向北京集中。山东是我国长江以北经济发展最好的省(区),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东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出口在全国总出口中的占比从1992年的5.0%上升到2005年的6.0%。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较高,该地区的出口主体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国有企业。
东部其他地区(包括:天津与河北;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以及(西)南部沿海的广西与海南省)的出口在全国的占比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从1996年的17.9%下降到2006年的9.7%,这表明虽然这些省份的经济地理条件较“七强省(市)”接近,但对外贸易发展滞后。东部地区的其他省份的对外贸易逐渐被“七强省(市)”所吸纳,向“七强省(市)”集中。东北三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占比从1992年的11.0%下降到2005年的4.2%,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以国有重工业为支柱的东北经济下滑较为明显的时期。其中,辽宁是东北对外贸易发展较好的地区,出口全国占比从1992年的7.2%下降到2005年的3.1%。1994年、1998年是东北三省出口占比下滑较为明显的两年,而2005年,其出口占比有所增长。广西是我国的西南沿海港口地区[12],其对外贸易可辐射西南诸省;海南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大陆地区最大的岛,以及最大的经济特区。但两地对外贸易的发展较差,广西出口在全国的占比从1999年的1.10%下降到2005年的0.38%,而海南则从1.11%下降到0.13%,下滑趋势非常明显。其原因或许在于两地的对外贸易缺乏工业产业的支撑。
我国经济发展的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梯度鲜明[13],对外贸易的梯度更加明显。我国中部地区1992年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6.7%,西部地区占4.5%;2005年分别下降为3.4%和2.8%,与东部地区“增长极”中心对外贸易的“外围”的吸纳效应进一步加深。西部地区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对外贸易发展潜力。在西部地区中,四川与重庆是发展的龙头,但其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从1992年的1.52%(四川),下降到2005年的0.95%(四川和重庆),其他省(区)除陕西(2005年占0.40%)、新疆(0.66%)与云南(0.35%)占比较大外,其余省(区)在全国出口中的占比(2005年)均在0.2%以下,在我国总体出口中的作用较为微弱,西部的出口贸易有待进一步发展,并增强对外贸易在其经济增长中的发动机作用。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但在区域发展中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中部陷阱”,经济发展较西部更为缓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下降较为明显,1992年中部地区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7%,而2005年下降为3.4%,尤其内蒙古、湖北、湖南和江西下降幅度在60%以上,其他中部省份也均有下降。中部各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占比总体不高,对外贸易未能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的出口贸易区域结构分布极不均衡,而这一不平衡的结构分布,既是我国经济地理与社会区划的综合表现,也反映了我国贸易政策对区域出口贸易的影响。在对外经贸政策中,汇率政策是最具有区域一致性的政策变量,即汇率体制改革和汇率水平变动内容对各区域一致。但由于我国各区域的对外贸易自然地理与经济条件不同、出口产业不同、出口市场不同、出口贸易方式不同,以及出口商品结构也不同,因此汇率变动对我国各区域的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相同。在实证模型中,本章将区域对外贸易的差异因素纳入截面固定效应的内容,考察汇率及其他因素变动对区域出口贸易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