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时间:2023-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_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国际经济学二、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利率平价理论自20世纪20年代被首次提出,就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重视。但这一理论也并非一个完善的汇率决定理论,对其批评主要有:利率平价理论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利率平价理论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的障碍,资金能顺利、不受限制地在国际间流动。利率平价理论还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断地进行抛补套利,直至利率平价成立。

二、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

利率平价理论自20世纪20年代被首次提出,就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重视。与购买力平价理论不同的是,它考察的是资本流动与汇率决定之间的关系,从一个侧面阐述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是汇率变动的原因,这对于人们理解远期汇率的决定以及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之间的关系有很重要的意义。但这一理论也并非一个完善的汇率决定理论,对其批评主要有:(1)利率平价理论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然而现实中,交易成本却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各种交易成本(如银行手续费、邮费)过高,就会影响套利收益,从而影响到利率与汇率的关系。如果考虑进交易成本,国际间的抛补套利活动在达到利率平价之前就会停止。(2)利率平价理论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的障碍,资金能顺利、不受限制地在国际间流动。但实际上,资金在国际间流动会受到外汇管制和外汇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阻碍。目前,只有在少数国际金融中心才存在完善的期汇市场,资金流动也不受政府干预。有人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汇率与利率平价出现的偏差就是由于当时实际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外汇管制所造成的。(3)在利率平价的关系式中,未能表明到底是利率平价决定汇率,还是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额决定利率。即并不能说明在利率平价的关系式中,三个变量谁是内生的,谁是外生的,利率平价理论是一个汇率决定理论还是一个利率决定理论。虽然多数人认为利率的差异是引起资金流动及外汇供求变化的重要原因,因而远期汇率的变动由利率差异所决定,但当发生货币危机时,货币的预期贬值同样可以使本国的资产收益率发生变动。这实际上表明,利率平价理论在定义上存在着模糊之处,也未能说明汇率决定的基础,而仅仅解释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汇率变动的原因。(4)利率平价理论还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断地进行抛补套利,直至利率平价成立。但事实上,从事抛补套利的资金并不是无限的,因为与持有国内资产相比较,持有国外资产具有额外的风险,随着套利资金的增加其风险是不断增加的;套利还存在机会成本,用于套利资金的金额越大,则为预防和安全之需所持有的现金就越少。

基于以上种种不足,在现实世界中,利率平价往往难以成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