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以后开始的,1825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危机。从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每隔若干年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其中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危机。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发生了22次较大规模的金融危机。除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基本上平均每隔8—10年发生一次较大的危机,而且范围越来越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并似乎成了常态。人们不禁质问,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曾经推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创造巨大社会财富,辉煌不可一世的社会制度怎么了?
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的结果,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的经济现象。最早的经济危机可以追溯到1637年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这是近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投资泡沫,但还没有带上典型的资本主义色彩,影响的范围有限,也不能称为世界性经济危机。人类社会在经历长期的短缺、匮乏之后,1788年,英国棉纺织工业破天荒地出现第一次过剩危机。这是单个部门发生的过剩危机,对其他部门波及影响不大。但随着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链条的延伸,出现过剩危机的部门越来越多。到了1825年,又是在英国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普遍性的工业生产过剩危机,这场危机几乎冲击了英国所有的工业部门。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危机更为频繁,直到走向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均与经济危机有关,或者说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产物。1552—1920年欧洲大陆每十年左右爆发一次经济危机。20世纪以来,世界上大的经济金融危机有20多次,比较著名的有1929年大危机、两次石油危机、拉美债务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等。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产物,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存在一定的规律。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改革的机会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