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态势

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态势

时间:2023-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传媒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近几年,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连续保持着多年稳步增长的态势。(三)政策壁垒的逐渐松动,使传媒资本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但资本运营仍未成熟1992年“*ST传媒”的上市,是中国传媒产业第一次进入资本市场的标志。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传媒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近几年,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连续保持着多年稳步增长的态势。自“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首次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的战略地位也愈加突显,这无疑为传媒业增添了新的动力。中国传媒产业连续10年高速增长,2012年出现最高增速,年度增速高达21.2%,远远超过同期GDP 7.7%的增速,2014年产值突破万亿,成为新兴的万亿级别产业(见图1-1)。

图1-1 中国传媒产业产值年度增长情况[2]

与此同时,我国传媒业也面临着传统格局逐渐瓦解,业外资本逐步注入,新商业模式尚未形成,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媒体融合势不可挡的局势,在现阶段,我国传媒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数字技术发展与政策因素,改变着原有的传媒形态,融合趋势势不可挡

传媒形态是各种媒体形式的现实状态,它包括传媒在提供信息传播服务时,产品、载体的形式、服务模式的特征以及其产品的产业链形态。通常情况,致使传媒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术革命,重大的传媒技术革命可以创造一个新的传媒行业。手机上网便是一个实例,2004年,手机上网在中国只是一个试验性的技术,而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 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3]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环境的进一步优化,3G网络的普及,这一数字还会呈现强劲态势。此外,报网融合、数字出版、互联网的急速发展都是此因素的最好说明。

另一个改变传媒形态的重要因素就是政策,这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政策层面的引导是传媒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绝对力量。“十二五”规划中,三网融合被确定为未来5年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意味着原来独立运作的三网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开启传播的新时代。我国三网融合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国务院明确提出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2010—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4]同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12个城市、地区成为第一批三网融合的试点地区。同时,试点实行了“不对称进入”的格局,广电产业获得了先期发展权,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正积极推进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央视国际旗下的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获得了国内的第一张“互联网电视牌照”。广电总局科技司也正式下发了关于成立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工作组的通知。上海也全面启动了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整合工作。

日趋融合的态势以及结构上的重大改变,使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形势,这对监管体制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原有的分业监管体制显然已经不足以应付实际混业存在的传媒公司集团等。

(二)传媒集团化发展日渐普遍,但规模与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我国的传媒集团大多是用行政手段将原有的传媒组织捆绑在一起的,其分类也主要是以传统传媒形态划分的,包括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广播电视集团和电影集团五大类。由于中国传媒集团的特殊属性,大多是在事业单位的基础上改制为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的单位,使其成为“准公益性”的单位,兼有公共文化服务与产业经营的双重社会职能。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传媒集团通过市场经济行为而组合在一起,因此,中国的传媒集团无法产生高效率的集团化效应,同时因其本身性质的难以界定,尤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传媒集团的产权与委托人残缺;政府行政性垄断、缺乏市场运作机制;传媒集团受条块分割的业务、监管的影响,看似数量多,实则实力弱,构成单一、产品单薄,缺乏竞争力;传媒集团的治理模式存在缺陷,缺乏大规模资本运作的能力。

鉴于我国传媒集团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了提高其实力与竞争力,必须要考虑构建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在制度保障与体制建设上需要更科学合理的引导、监管机制来促进发展。

(三)政策壁垒的逐渐松动,使传媒资本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但资本运营仍未成熟

1992年“*ST传媒”的上市,是中国传媒产业第一次进入资本市场的标志。此后,一批批的传媒公司进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传媒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显现,传媒投融资市场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5]。在国内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有乐视网、人民网和中文在线三家,其中中文在线为新上市公司。这三家公司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财年乐视网的营业收入较上一年增长了188.98%,重新成为创业板第一大市值公司,市值高达756.90亿元;互联网公司百视通的市值超过500亿元,达到537.95亿元;人民网的市值也超过300亿元,其2014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0.02亿元,同比增长52.52%,净利润为1.80亿元。[6]在国外资本市场,2004年,北青传媒的上市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是首家在中国内地之外市场上市的国有媒体公司。这预示着,我国媒体公司不但可以通过直接融资壮大的自己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本市场走出了一条我国传媒业迈向海外的发展之路。2014年,在海外上市的传媒业上市公司主要有14家,总市值为5 027.18亿美元,其中最高的为阿里巴巴,高达2 141.09亿美元;总销售收入为2 556.80亿元;总净利润为730.14亿元;广告收入之和为1 207.14亿元。[7]

近年来,我国传媒资本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收获颇丰,行业利好消息频现,这些都与政策推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2010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九部委联合发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第一,金融机构要根据文化企业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灵活的差别化定价机制;第二,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第三,鼓励多元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凭借政策上的松动,我国传媒业在资本市场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然而在资本运营方面,我国传媒业还存在许多问题。按行政区划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让传媒业的资本运营道路有诸多障碍。这种市场分割的状况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优化资本、改善资产状况已经成了我国传媒业求得良性发展刻不容缓的手段。此外,政策模糊、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问题的存在都是阻碍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的绊脚石。体制改革,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我国传媒业要真正做大做强所必须重视的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