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创新资源的积累与有效配置则是加快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创新资源是指以知识为核心,包括创新人才、新技术和新思想等在内的一系列综合性科技资源的总称。国际发展经验表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一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已不再是劳动力、土地等自然资源,而是以人才、技术等为核心的创新资源。创新资源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主导时代走向的战略资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布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就曾指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比过去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已占到其GDP的50%以上,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到20%-25%,而且随着教育、通讯、信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部门相对其他产业更快增长,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部门所占比重还将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党中央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通过引进吸收与加强自主创新,我国创新资源加速积累、创新效率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上升。1995年至2013年,我国R&D人员全时当量从75.2万人年增长到353.3万人年,R&D经费支出从349亿元增长到11846.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0.57%上升到2.08%。研发投入的较快增长推动了我国创新资源加速成长。1995年至2013年,我国国内外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数从83045件增加到2377061件,授权数从45064件上升到1313000件,年末有效专利数达到3508561件,高技术产业出口交货值达到6603亿美元,技术市场成交额达到7469亿元。另外,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的统计,2001-2011年间,我国论文发表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2位,论文引用次数则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6个发达国家位居世界第7位。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则不断上升,已从1998年至2003年间的39.7%上升到2007年至2012年的52.2%。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新一轮全方位改革的启动,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及其与制度创新相结合,还将成为继劳动力再配置和技术引进效应之后推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并将进一步有力地推动我国实现从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投入型增长方式向技术创新主导的效率增进型增长方式转变、从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向质量提升型增长方式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