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教授认为,特殊的、专业化的、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者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主流的经济发展理论也认为,只要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劳动力数量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红利消失”就可以转而被新生成的“人力资本红利”所替代,催生出新的发展动力,并创造新的人口红利。
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决定条件,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育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这使得人力资本替代劳动力数量得以可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教育投资总量基本上处于不断上涨趋势,绝对数值从1978年的75.0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877亿元,增长了290倍。特别是,自1992-2013年间,全国教育财政性投入的绝对规模逐年增加,年平均增长达到近20%。
在教育投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人力资本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见图5-13)。1982年我国25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4.3年,比当时世界平均水平4.9年(1980年)低0.6年;1990年为5.8年,与当时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2000年为7.4年,比当时世界平均水平6.8年高0.6年;2010年为8.6年,大大超过当前世界7.4年的平均水平。同时,2010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年数)已达9.05年,比2000年的7.85年提高了1.20年,预计到2020年将进一步提高到11.2年,这表明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已经完成了从初中程度迈入高中程度的转变,人口的文化素质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此外,就高素质人力资本而言,2013年,中国年度普通本专科毕业生达到638.7万人,是本世纪初的近5.7倍,研究生毕业人数达到51.4万人,是本世纪初的7.7倍,劳动力整体素质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我国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达到1.2亿人以上,这相当于整个日本人口总数。
图5-13 历次人口普查每十万人口中各级受教育人口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与此同时,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人力资本整体质量也明显提高。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24.7%,初中占61.2%,高中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而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仅占6.1%,初中占60.6%,高中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见图5-14)。在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1/3,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2个百分点。
图5-14 老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较
资料来源:历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力整体质量逐步提升,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期在不久将来超过劳动力数量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红利消失”将转而被新生成的“人力资本红利”所替代,并创造出新的发展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