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统筹院内科研经费

统筹院内科研经费

时间:2023-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院内科研经费投入是科学研究经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医院的全球排名、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产出三者之间成正相关,院内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医院创新力的重要指标。表5-1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资助体系(二)成熟阶段成熟阶段为计划导向阶段,即围绕医院某一重点攻关方向、技术和产品,设计专项资助计划。

院内科研经费投入是科学研究经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设立医院基金课题,有助于培育自主创新课题、培养青年学科骨干、积累研究基础及确立医院重点攻关方向。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医院的全球排名、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产出三者之间成正相关,院内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是衡量医院创新力的重要指标。2011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科研支出达8亿美元,约占医院总支出的1/4。我国“十一五”卫生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每年用于科技发展的经费不低于年度业务收入的1%~3%。因此,研究型医院在加大医院科研投入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效益性、导向性和系统性,逐步建立初期和成熟阶段科研经费投入体系。

(一)初期阶段

初期阶段属于基础建设阶段,经费投入需广泛撒网,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对创新性强、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课题予以重点支持,并逐步形成竞争机制,确立科技投资导向。主要资助模式包括:①对国家资助课题采取经费配套措施。如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科技人员获得国家“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等课题后,按照1∶1配套;获得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科学基金、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等,按照1∶0.8配套等;②成立院内课题资助计划,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层分级资助。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06年推出医院每年将毛收入的1.5%~2%用于学科助推,至2013年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分先进学科、转化医学、重大新药、科技支撑、基础条件、杰青培育、国际交流与合作7大类课题,分别实施助推(表5-11),同时建立院内竞争机制,优中选优,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基础研究探索课题主要资助优秀留学归国人员、中青年科研人才开展自主创新研究,促进其形成明确的科研方向,进而为获得国家级课题和发表高水平论文奠定基础。西京医院2010年共资助课题82项,其中76项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表5-1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学科助推资助体系

(二)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为计划导向阶段,即围绕医院某一重点攻关方向、技术和产品,设计专项资助计划。这种计划充分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要求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力量固定,任务分工细化;资助期相对较长,经费投入根据实际需求,没有固定上线;内部管理以任务需求为导向,不引入竞争机制;资助对象不限于院内人员,包括院外国外最好的研究力量。目前,国内医院科研经费投入虽然没有实现这种模式,但已初见雏形。近年来,国家在重大科学仪器、新药研发和传染病防治方面都设立了专项,重点支持成熟度较高、联合攻关的大课题,课题支持力度近亿元。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牵头的“小动物光学多模融合分子影像成像设备”,资助经费8600万元;2013年度,南开大学牵头的“单光子时间分辨成像光谱仪研发与应用”,资助经费8212万元。同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药物研发方面,已经建立了药效新靶点确认、高效药物筛选、药物中试生产、药效学评价、药物临床研究等一套完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研发平台,如果利用该平台对某个候选新药进行专项资助计划,势必推动该院在新药研发领域的优势地位,将研发出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