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服务业与制造业需要齐头并进

服务业与制造业需要齐头并进

时间:2023-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最近,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和上海市企业家协会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以2008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经审定排出了2009上海企业100强、上海制造业50强和上海服务业50强的排行榜。在这个榜单的背后,也蕴藏着这么一个道理,那就是上海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仍然在共同发展,也仍然需要齐头并进。

最近,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和上海市企业家协会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以2008年企业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经审定排出了2009上海企业100强、上海制造业50强和上海服务业50强的排行榜。在这个榜单的背后,也蕴藏着这么一个道理,那就是上海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仍然在共同发展,也仍然需要齐头并进。

那么,上海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进程中,为什么服务业与制造业仍然需要同时并举?实际上,这个道理很简单。从大处来讲,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都是由一、二、三次产业所组成的,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产业发展的重点不同而已,因此,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需要共同发展的。从小处来讲,服务业与制造业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融合发展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制造业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例如,离开了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就会失去服务的对象,服务业也就难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服务业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离开了服务业,制造业的社会分工将难以深化,制造业的能级提升就难以实现。

当前,上海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处在加快转型的过程中,服务业需要得到快速的发展,制造业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服务业与制造业更需要进一步融合发展。在这个十分重要的转型时期,不仅转型任务相当艰巨,而且转型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上海的长远发展利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妨对上海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进行一些必要的梳理。

其一,转型的方向。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整体要求出发,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成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格局,进一步推进上海经济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其二,转型的目标。要把上海构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尤其要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尽早形成“四个中心”的基本框架,并且把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三,转型的经济结构。要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存,国资、外资、民资齐头并进,尤其要积极鼓励和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近年来上海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外资不少,国资不强,民资不足的局面,把未来发展的思路聚焦在民资做大,国资做强,外资做优。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和上海“38条”实施意见,要切实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要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其三,转型的产业结构。要按照“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方针来提升产业功能的能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在于“两高一新”,即高附加、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操作思路可以是: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

其四,转型的产业布局。可以按照“市区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体现经济实力”的思路来展开,亦即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郊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操作思路应该是强化集群发展模式:中心城区布局了20个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全力推进楼宇经济以及一定的都市型工业;郊区按照大产业、大基地、大项目的思路来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并辅之以生产型服务业的配套发展。

其五,转型的产业用地。土地资源稀缺是制约上海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要重点推进产业集约用地,不妨改变考核方式,提倡以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产出作为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每平方公里产出增加值和税收收入),通过设定用地门槛来提升产业能级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原文刊于《上海企业》,2009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