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之间,“十一五”时期将要结束,“十二五”就在眼前了。当前的上海,既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又处于自身发展转型的重要关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结构调整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从大处来看,以下六个结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动力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长期失衡,说明上海经济增长的基础很脆弱。从投资来看,大规模的投资确实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但是,高投资不仅难以担当起结构调整的重任,而且主要依赖投资拉动也不可能确保经济持续增长。从出口来看,国外需求下降在短期内难有根本逆转的可能,改善出口结构和提高出口质量的任务还很艰巨。从消费来看,尽管受到扩大内需政策利好的刺激,社会消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但是,消费仍然难以担当起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作用。因此,在“三驾马车”中,仍然还是倚重于投资和出口的作用,并没有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格局,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当前的经济增长,而且更会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战略来看,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变是要着力推动消费增长。为此,一要不断消除抑制消费增长的各种因素,如医疗、教育、住房等因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二要把社会收入分配利益调整政策的贯彻与促进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要把郊区新农村各项事业建设同促进农村消费紧密地结合起来;四要积极开拓新的消费热点,创造新的消费载体,挖掘新的消费内涵;五要积极开拓全国的消费市场,并向周边及全国深化各类服务贸易。
二是资本结构。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增长的历史轨迹来看,通过存量调整助推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增量推动起到了主导的作用。实际上,国资、外资、民资三种资本对上海经济增长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从长远发展来看,上海需要改变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的外资不少,国资不强,民资不足的局面,未来发展的思路应聚焦在民资做大,国资做强,外资做优。应该充分认识到,只有资本结构形成了相互替代、相互推进的局面,经济增长才会形成可靠的支撑。从发展路径来看,当前应该更加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此,一要切实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和市政府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变政策推动为部门推动。二要切实创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三要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尤其要在民营企业的资金融通、市场准入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四要加快吸引全国民营大企业来沪,从而带动本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并起到示范效应。
三是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上海完成了从传统工业基地向经济中心城市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从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转变的第一次调整;90年代,抓住浦东开发开放机遇,围绕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提出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加快了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的第二次调整;新世纪以来,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着眼于提升产业能级,进行了培育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的第三次调整。从当前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尚未有效化解。在制造业方面,上海同周边城市主导产业的垂直分工不突出,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制高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难度也不小;在服务业方面,产业规模不大、产业能级不够、辐射能力不强、国际化程度不高,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从发展要求来看,很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服务经济的发展。为此,一要谋划好全市服务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操作思路及相应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焦聚发展。二要抓住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契机,深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三要规划好全市服务经济的布局结构,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形态、具有特色且错位发展的服务经济集聚区或集聚点。四要重点推进“两个中心”建设,尽快形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和相应功能。五要重点扶持服务经济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抓紧服务品牌的培育和塑造,培养并引进一批服务经济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六要加快现代服务业“走出去”,增强辐射功能,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服务市场,扩大发展空间。
四是城乡结构。目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已上升为上海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可以直观地表述为:6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与6000平方公里(郊区)的矛盾。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城乡如何协调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如何破解。为此,一要统筹市域规划,搭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构架。要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与视角去统领全市总体规划,各区域规划、各专业规划及各产业规划也要充分体现出城乡之间和专业之间的规划衔接,并形成合力。二要统筹空间布局,推进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匹配化。全市经济社会要素的流动严重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区的吸引力太强,而郊区的吸引力太弱。因此,市域内空间布局的城乡统筹事关重大,要用新的理念来推动空间布局的创新。三要统筹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优化。要通过城乡协调来优化全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加速形成契合国际大都市发展特征的全市产业体系,形成以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四要统筹社会发展,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投入,推进和完善郊区的各项社会事业。五要统筹机制体制,增强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要进一步明晰中心城区和郊区以及各区县之间的功能定位,实行城乡通开,错位发展,并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架构。
五是人口结构。当前,上海在人口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总量与结构的矛盾。一方面应当控制人口总量,避免城市的无限发展;另一方面,结构上又存在着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独生子女就业偏好明显、许多较重较累的工作无人肯做的两大突出问题。于是,改善全市人口的年龄结构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而这又同全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因此,适度放开人口总量与优化人口结构,就将成为主要的战略选择。在人口总量上,未来上海人口规模应当控制在2000万。如此,上海才能在人口老龄化和大量独生子女的情况下,通过年龄结构的改善而推延全市老龄化的时间,并且相应减轻社保压力,降低商务成本,保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人口布局上,如果新增人口尤其是外来人口仍然集聚在中心城区,那么,这个未来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会不堪重负。因此,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应控制,郊区应适度放宽。中心城区人口总量实现动态平衡;郊区人口实现总量突破。
六是城镇结构。在全市城镇结构方面,最重要的是布局和规模两个主要问题。在城镇布局上,要以轨道交通作为形成全市节点城镇的主线,有助于全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匹配化。轨道交通、开发区和节点城镇“三位一体”布局的核心,就是要形成“哑铃+葫芦”型的节点城镇体系,即以轨道交通为轴线,一端是中心城区,另一端是中等城市,中间再串上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节点镇,并以此来形成全市的节点城镇体系。如此发展模式,能够使城镇化、工业化和交通设施建设形成相互依托、相互推动的格局,才能使人们工作、居住和生活的“属地化”,并对全市人口布局、商务成本控制和中心城区压力减缓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在城镇规模上,一种是维持现状布局,大的城镇20~30万人,一般的城镇约1.7万人,星罗棋布;另一种是形成3~4个50万~80万人规模的中等城市和20~30个10万人规模的节点城镇。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后一种布局规模更为合理。昔日,上海在城镇化建设上已有一些教训,因此,不能迁就现状,必须从昔日小规模分散布局的老路中走出来,应当集中搞几个中等城市,形成中心城———中等城市———节点城镇的城镇体系。
(原文刊于《上海企业》,2010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