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革命的涵义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技革命的性质、作用和意义众说纷纭。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组织革命、信息爆炸等种种新名词、新提法层出不穷,但中心思想不外乎是指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社会生产面貌的日新月异。当然,提法不同,出发点、内涵和侧重点也有所区别。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而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就它们的相互关系来看,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革命是科学革命的结果,先进的技术及其应用成果反过来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科技革命则既包括科学革命,也含有技术革命,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至于产业革命,则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所以可以说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备,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一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三次伟大的科技革命。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首先在英国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了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60年代达到了高潮,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高分子合成材料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特点
第一次科技革命首先从传统的手工业部门——纺织部门开始。欧洲大多数国家这时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利润的追逐要求产量不断得到提高,但却遇到了人的体力这一自然障碍,于是时代呼唤尽快出现能够战胜体力障碍的工作机。在需求的推动下,工艺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变革首先出现在纺织部门中的棉纺织业:凯伊“飞梭”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织布的效率,纺纱的生产跟不上需求出现纱荒;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解决了纱荒的问题,但是织布又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纺织业的机械化水平就在纺和织的不断追赶中飞速发展。工作机的普遍应用又遇到了动力上的障碍,虽然当时已能采用风力、水力等代替人力,但仍然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这时出现了一个跨时代的发明——蒸汽机。它不但解决了动力问题,而且为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创造了条件。紧接着,通过与纺织业有关的生产部门,这种机器的发明、改良和使用扩散到了重工业部门,使得采煤、冶铁、机器制造等部门的生产力大大提高。工业部门的发展对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方面道路的改良和运河的兴建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然而使运输业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仍是蒸汽机的使用。蒸汽机应用于轮船,产生了汽船,推动了水上交通的发展。而蒸汽火车头的使用,可谓运输业的一场革命,导致了修建铁路的高潮,这对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过程更是功不可没。所以人们把蒸汽机作为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第一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时间正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独特的历史条件赋于它鲜明的特点:首先,这次科技革命从轻工业部门开始。在封建制度下手工业和行会制度发达,致使当时的毛纺织业、棉纺织业等轻工业部门的生产力水平较高,而重工业却几乎是一片空白。一个部门技术的革新必须以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前提,所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从轻工业部门开始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有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轻工业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重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科技革命的成果才会慢慢推广到重工业部门,促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其次,技术发明领先于理论研究的突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一般来说科学理论对技术变革起着先导作用,新技术的发明又为新的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手段,然而观察这次科技革命过程中的种种发明,不难发现技术发明领先于科学理论的突破,而且它们大多是由直接参加生产的技术工人作出的。这些技术工人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了生产工具的种种不足之处,于是着手发明和改进,因此这一时期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很高。然而技术工人并非专业学者,他们无法在基础科学领域实现突破,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这次科技革命的后期,更多的是机器的改良而非创新。
三、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科学技术水平的革命性变化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结构,解决了人自身体能不足这一自然障碍,从此,大量机器、科学方法进入了日常的生产活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首先,机器代替了简单协作。在地理大发现的推动下,手工业的分工不断细化,出现了简单协作。到第一次科技革命时,原本由人力完成的简单协作被不知疲倦的机器所取代,突破了自然体力的限制,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生产的精确程度。其次,根据科学的原理实现了生产过程技术上的统一连续性。机器的应用,并没有消除分工和协作,而是由原先工人之间的分工变成不同用途的机器之间的分工。每一台局部机器依次把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供应给下一台机器,所有机器一起开动,产品就不断地处于自身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上,其间保证生产高效率的关键就是生产的连续性,这就要依靠科学的原理,应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解决生产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各个阶段之间结合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生产过程技术上的统一连续性。最后,科学技术把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力量。在以前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人们大多利用人力和畜力作为动力,后来虽然也开始使用水力和风力,但是水力的运用因离不开河流而受到地域的限制,风力又太不稳定难以控制,所以这一类强大的自然动力的使用都无法得到推广。动力的薄弱也限制了生产的发展。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明了大量的工作机,一方面为人类大规模使用自然力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使用自然力的客观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出现了蒸汽机,用机器推动机器,把远比人力强大的自然力运用于社会劳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英国更是依靠第一次科技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法国在1835年生产的生铁为290378吨,美国在1837年生产的生铁为250000吨,而英国在1839年生产的生铁为1347000吨,在世界上遥遥领先。1850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占39%,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和技术的主要输出国。
四、世界经济的萌芽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开始用机械力代替人力,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最终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反过来又使生产力水平获得大幅度提高,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取得大进展,这一切都推动了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发展的基础上,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家之间建立了日常的商业联系,世界经济开始萌芽。
机器大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广泛采用机器技术,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工业内部的分工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分工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的基础,进而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于是社会分工迅速跨越国界,向国际领域扩展,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多或少都纳入国际分工之中。
在国际分工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市场也逐步形成了。早在15—16世纪,世界市场就处在形成过程中,那时候欧洲商业强国纷纷向海外争夺殖民地与市场,欧洲的贸易中心已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领域大大扩展。但真正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基础。国际分工体系的逐渐形成促进了各国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又使生产趋于专门化,并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第一次科技革命在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世界市场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追求利润为惟一目标,因此机器大工业也就具有不断扩大再生产的趋势。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的生产所产生的大量商品非本国市场所能容纳,资本必须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同时不断突破市场的界限,到国外开辟新市场,因为一旦工业制成品找不到出路,工业生产的维持与扩大就不可能;而且工业品附加值高,利润厚,对输出国有大利可图。另一方面,伴随着生产的扩大,不但有成品销路的问题,同时存在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获取问题。一个国家的工业越发达,对原料的需求也越大。一般地说,一国的原料很少是能自给自足的,大多要靠从国外运入。这就迫使资本家到国外市场去寻求来源。他们在逐利动机的推动下,奔走于世界各国,冲破了一道道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障碍,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了世界市场。而这一时期,科技革命使交通运输工具这一市场交易的媒介得到了革新。1819年,第一艘汽船横渡大西洋,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试运行。交通运输事业的突破加之通讯事业的发展,都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促使商品往来频繁进行。世界市场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产品生产的高效率,使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不断降低,各种廉价工业品源源不断地流向国外市场,并且使这些国外市场按照工业国的生产和消费的需要改变自身的产业结构,逐步演变成这些工业国的原料来源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于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就在相互推进中向前发展。到第一次科技革命结束时,各国都或多或少地被卷入了世界商品交换的狂流之中,这时,世界经济才开始成为一个有实际意义的术语或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