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不同,经济周期长波理论是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学界对此问题研究颇多。本节将主要介绍的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趋兴盛,在西方经济学界影响较大的长周期(长波)理论。
长周期(Long Cycle)的发现实际上可一直追溯到上世纪末。当时的许多经济学家都独立发现了经济运动中的长波现象。1896年,俄国社会活动家帕尔乌斯从农业萧条的研究中发现了这种长周期,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大约50—60年一次的长期变动理论,并将这种长期变动归因于世界市场的扩张。1913年,荷兰经济学家海尔德伦提出经济发展中大约为期60年的“大循环”,并用价格、外贸、工业生产、利率、企业创设和资本积累等指标加以证明,还系统地提出了生产扩张说来解释长周期。
而第一次系统地提出长周期理论的则是原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因此,长周期又被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24年冬和1925年春,康德拉季耶夫写了题为《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的专论,在这部著作里,他通过对140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统计资料的研究分析,确认资本主义经济中半世纪左右的长期波动的存在。康德拉季耶夫使用的数列有批发价格水平、利率、工资和对外贸易、煤炭、生铁的产量和消费量、铅的产量等,他对这些数列进行了统计数学的加工,以消除7—11年的商业周期、短周期和可能有的偶然波动,这些数列都显示出了长周期,而且长期波动的转折点几乎是一致的。从1780—1920年的140年间,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共划分为两个半周期,如表3-1所示。
表3-1 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周期划分
如表3-1所示,康德拉季耶夫对经济长波的预测——从1914—1920年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将出现长期下降,后来是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事实证实了,其后不久的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把这次长波的下降波推到了谷底。
但康德拉季耶夫无意于奠定长期波动的理论基础,他对长波起因的研究相当简略。他强调用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原因而非外来的偶发因素解释长波起因,将经济长波归因于主要固定资本产品的更新换代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与恢复。他认为,长周期产生于资本主义经济本质所固有的那些原因。技术的改变、战争和革命、新的国家被纳入世界经济、黄金生产的波动等都不是一种偶然的、外部的,从而引起长期波动的因素,相反这些因素本身就是长期波动的节奏的一部分,是长周期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原因。他的这些对长波起因的简单解释,却为后人提供了不小的启迪——康德拉季耶夫实际上成为当前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的鼻祖。
继康德拉季耶夫之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的长周期技术论对长波理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一书中,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经济周期,与创新有很大关系。所谓“创新”,就是在生产和销售经营中,发现并使前所未有的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具体包括五个方面:①介绍新产品;②引用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开发原料和半成品的新来源;⑤建立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认为,“创新”活动是一阵一阵,有时高,有时低,这样就产生“经济周期”。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长期波动。他认为,“创新”引起经济周期,长达半世纪左右的长波周期,是由历史上主要的创新浪潮引起的,即以产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起的。每一个长周期都包括一次产业革命及其消化吸收过程。根据这种技术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将到他的时代为止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划分为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的发生、发展时期,纺织工业、冶炼技术的创新起了主要作用。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1897年,其上升期是以钢铁和铁路技术的创新为基础的,熊彼特称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第三个长周期,从1898—1946年,是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
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对后来的长波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直接引发了当代长波学派的一个重要流派——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
经过战后一段长时间的繁荣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经济开始进入一个以长期“滞胀”为特征的衰退时期。为了替滞胀把脉医治,许多经济学家纷纷转向经济周期理论,开始研究经济发展中的长周期现象。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发展出了多种长波理论,并进而形成了浩大的长波学派。概括起来,按其对长波原因的解释划分,当代西方的长波学派可分为三大流派: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和非经济原因长波论流派。
如前所述,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是以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它是当代长波学派中影响最大、人数最多的流派。包括克·弗利曼的劳工就业长波论,格·门施的长波变形模式论,以及冯·丹因的创新寿命周期长波论等等。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把基础技术创新看作制动长期波动的主要杠杆和最根本原因。
美籍德国经济学家格哈德·门施对技术革新长周期进行了统计证明,证实了熊彼特的理论,同时提出了“技术僵局”说,以及长波变形模式。
在1979年出版《技术停滞——革新:克服衰退》一书中,门施把1740—1960年间每10年所发生的基本技术革新的数据资料汇集在一起,发现技术革新集中发生在1770年、1825年、1885年和1935年前后。在这些年份,新的基础创新群的出现产生出全新的工业部门,推动了经济发展的新浪潮。但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张,最终会达到需求饱和,形成“技术僵局”(见门施《技术僵局》)。门施所谓的“技术僵局”,也就是长期萧条和大危机。门施认为,只有出现新的基本革新和产生新的产业部门,才能打破这种“技术僵局”,因而,“技术僵局”是基础创新的前提,也是推动创新高潮出现的主要动力,而不稳定的经济结构则构成基础创新的环境。
门施依据长期总量资料的研究,提出了宏观经济运动的突变性和不连续性。认为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在资本的边际效率上,连续的上升会表现出突然的崩溃,这种突然崩溃一般出现在大危机期间。表现在经济长波图上,则不是呈连续的波形,而是呈断续的S形,即变形模式〔1〕,如图3-1所示。
图3-1 变形模式
但门施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因为发明同革新,基本技术革新同其他技术革新很难严格区分和确定其日期及进行衡量,所以根据这些数据得出的统计结论是不确切的,会发生很大离差。门施的基本技术革新将很多重大革新如电子计算机、不锈钢排除在外,而且门施的资料依据是英国学者J·朱克斯的一本关于发明的著作,发明与革新是不完全相同的。至于确定基本技术革新的具体日期就更加困难和不准确了。因而,美国学者曼斯菲尔德批评门施的著作,认为尽管有成批的技术革新出现,但汇集的数据不足以明显地充分说明其每隔40—60年就会重复出现一次。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弗利曼从技术创新与劳工就业的关系角度研究长波,认为在长波上升时期,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大规模的新投资和新的就业,随着整个经济的被带动发展,就业量继续迅速增加,因而经济繁荣的顶峰也同时成为劳工就业的高峰。大约25年后,新兴产业部门已牢固建立,它们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的作用减少以至完全消失。在长波下降阶段,新产业中就业增长动力的丧失,由于劳动替代技术变化的积累而日趋严重。随着经济衰退,大批工厂关闭,失业不断增加,乃至出现严重的就业危机。
荷兰经济学家冯·丹因用创新寿命周期解释长期波动,其代表作是《经济生活中的长波》(1979年出版)。丹因认为,任何一次基础技术创新都要经历介绍、扩散、成熟、衰落四个阶段,基础创新产品的性质不同,寿命周期各阶段的长度亦不同。一般大的基础技术创新的介绍阶段约为20年,扩散阶段要达到20多年,如果对衰落阶段忽略不计,寿命周期约半个世纪或稍长。因此,半世纪一循环的长波周期主要是由创新寿命周期所决定的。
丹因认为基础创新寿命周期存在于中观经济层次,但影响到宏观经济层次,使宏观经济层次的长期波动也有四个阶段:繁荣、衰退、危机和复苏。繁荣和衰退在一起形成长波的上升阶段;危机和复苏在一起形成长波下降阶段。长波的四个阶段与创新寿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具有对应关系:繁荣——扩散,衰退——成熟,危机——衰落,复苏——介绍。总之,丹因认为,基础技术创新的寿命周期决定了长波周期,基础技术创新的四阶段也决定了长波的四阶段。
经济机制内部调节长波论流派是西方长波学派的第二大流派,沿革了康德拉季耶夫用资本主义内在原因解释长波的方法,反对单纯的技术创新起因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动态系统模型研究,罗斯托的相对价格长波论,筱原三代平的多因素制动长波论,E·芒代尔的平均利润率波动长波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均认为由一个或数个经济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在经济机制内部产生调节作用,引起长期波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杰伊·福累斯特教授领导的动态系统研究组的研究从一种动态模式体系开始。当把一个耐用消费品部门和一个生产基本设备的部门组合在一起时,这个模式展示出,虽然消费品产量几乎固定不变,但生产资料部门却发生激烈的波动,其周期为50年,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相符合。
因而动态系统模型把生产资料生产的波动看成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动因。具体来说,微观经济层次对需求的增加或减少,通过宏观经济系统内的“振荡—放大效应”,引起生产资料部门生产的过度扩张,或急剧过剩乃至发生崩溃。这一过程会使投资和经济发展出现长期波动。
动态系统模型还强调大危机的作用。认为大危机造成的经济发展中断期间,成为消除宏观层次过剩生产和过剩生产能力的时机。这种危机有助于削减和重新调整过度扩张的生产资料生产,使宏观经济恢复暂时平衡。
在对长波起因的解释上,价格水平的变动一直是许多经济学家分析的对象。早在1913年,德国的K·考茨基就用价格资料划分了1818—1910年间经济运动的四个时期,并认为是价格水平的长期变动导致长期繁荣和长期萧条。当代的L·迪普里埃、F·西米昂和L·马若兰建立了货币创造说。他们强调货币创造与通货膨胀同发展、利润前景,因而同投资之间的关系。迪普里埃认为:在长波的上升阶段,货币价值指数下降(例如,发现新的金矿)导致价格上涨,从而刺激货币需求量增加,引起经济的高增长,反之引起的价格下降则成了经济发展的减速器。他特别强调,货币价值指数的背离这一基本的经济事实支配着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了初级产品相对价格说,用初级产品和工业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来解释长周期。他认为,初级产品与工业品相对价格的高低,引起初级产品的相对过剩与短缺,是形成长期波动的基本原因。在长波上升阶段,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投资向部门倾斜,收入分配有利于农业和工业资本的利润;而在长波下降阶段,一般商品价格、特别是农产品和原料价格下降,投资则转向加工产业、服务行业等赢利相对高的部门,收入分配有利于城市的实际工资收入。由于从盈利可能性到投资,投资再到充分供给产品之间存在时间滞差,以及资本和劳动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动等等,相对价格影响投资格局从而影响资源开发需要很长时间,这就形成了长周期的客观基础。
按照这一理论,罗斯托对经济长周期的划分是这样的(见表3-2所示)。
表3-2 罗斯托划分的经济长周期
由表3-2可见,罗斯托对前三个长周期的划分与康德拉季耶夫和熊彼特大同小异,但第四、第五个长周期的划分不仅与大多数长波学者的分期相左,而且也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这反映了罗斯托片面用相对价格高低为标准划分长周期的失败,实际上他划出的只是相对价格长周期。
筱原三代平是日本长波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经济的长期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制动的,主要有四个:①技术革新,②通货供应量,③能源资源,④战争。四个因素中,技术革新是推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在经济发展的顶峰期间,往往会发生战争,比如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等均发生在几次长波的顶峰期间。战争引起通货供应量扩大,货币供应量的猛增导致初级产品价格暴涨,使整个世界经济碰上了能源和资源之壁,从而导致长波上升过程的结束。筱原三代平对经济周期的划分是从顶峰到顶峰:1870(顶峰)——1920年(顶峰),1920——1970年(顶峰),1970——2020年(顶峰)。
比利时经济学家E·芒代尔认为,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即利润率的变动,是形成长期波动的根本原因。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规律,但这种趋势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发生转向。当剩余价值率的急剧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增长率急剧下降,资本周转的突然加快等因素起作用或同时发生作用时,平均利润率就会由下降的一般趋势转化为突然增长。一旦由于某种原因,经济的或非经济的,如征服性战争、资本主义活动地区的扩张等使平均利润率开始上升,前一时期(长期衰退阶段)积累的大量货币资本储备纷纷投入生产,使生产投资迅速增长,从而创造了进行技术革新的物质条件和财政条件。技术革新又使先进的或新兴的工业部门获得大量超额利润,加上技术扩散时有机构成增长率的下降,剩余价值率和平均利润率继续急剧上升。而且,由于技术革命,特别是运输和通讯革命、组织管理的革命又将极大地提高资本周转的速度,利润率将更为提高,所有这些力量同时发生作用就使扩张的长期波动获得动力,但当经济扩张到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就开始起作用,并在与工业周期相连的基础上,不可抗拒地导致利润率新的下降。结果,在一次扩张的长期波动后,继之而来的必是一次新的具有停滞趋势的长期波动。
以上两大类长波理论构成了当代长波学派的主流。此外,还有一些长波学者用非经济原因解释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如认为优势政治力量决定政府经济政策从而导致经济长期波动的优势政治—经济周期长波说,用两代人心理变化的周期解释经济繁荣与动乱的两代人心理变化周期长波说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信心周期长波说等等。
基本概念
中间性经济危机 周期性经济危机 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周期长波论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长波论 菲利浦斯曲线 滞胀 新经济
思考题
1.简述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联系和区别。
2.简述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3.试述战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特点。
4.简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期性和非同期性相互交替,同期性有加强趋势的原因。
5.简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幅减弱的原因。
6.简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不跌反升的原因。
7.简述战后未爆发严重的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的原因。
8.试比较美国传统经济时期、滞胀时期和新经济时期经济政策的选择。
9.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为背景,对菲利浦斯曲线作一评价。
10.你认为是否可以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解释“新经济”现象? 请说明理由。
11.简述美国新经济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12.现在世界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你认为美国新经济“新”在何处?
13.简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14.试述经济周期长波理论的主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