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球性通货问题

全球性通货问题

时间:2023-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货在现代经济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

通货在现代经济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和80年代艰苦的反通货膨胀后终于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特别是美国,实现了连续数年的低通胀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国家出现了物价上涨率持续下降,经济增长率也同时下降的现象,通货紧缩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所以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对于保持全球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通货膨胀

全球性通货膨胀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现象,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

1.通货膨胀的界定和衡量。通货膨胀其实自古有之,早在罗马帝国时代便已有记载。在二战时期和战后才出现世界大多数国家持久的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制度下,货币数量的增长持续地快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同时伴随有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或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这一定义实际给出了通货膨胀的两大标志:一是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必须过快增长于流通中商品价值所必须的货币总量。若把通货膨胀仅仅理解为货币数量的过度增加,会使通货膨胀成为难以把握的抽象概念;二是整个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虽说通货膨胀离不开物价水平的上涨,但若把通货膨胀等同于任何物价上涨,则易将商品价值的变化与供求关系的一时失调等原因造成的物价变动也看作是通货膨胀,模糊了通货膨胀的货币含义。

有关通货膨胀的衡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某个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相对于商品价值总量的增长率的过快增长程度来衡量。这里的货币供应量是指狭义货币M1,即现金与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商品价值总量一般用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按照这种方法,狭义货币M1的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之间的差额即为通货膨胀率。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以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作为通货膨胀程度的衡量指标。目前,世界多数国家采用以下两种物价指数:①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具有代表性家庭的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它包括私人部门所有消费商品和劳务(包括耐用消费品)。许多国家还进一步根据不同阶层的消费支出形态编制出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这一指数的特点在于资料较易搜集,公布次数较为频繁(通常每月一次),因此能迅速地反映直接影响民生的物价趋势。②国民生产总值消胀指数。国民生产总值消胀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对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一指数的特点在于范围较为广泛,除了私人部门的消费外,还包括公共部门的消费、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与劳务等价格在内,因此较能准确地反映整体物价水平的趋向。其缺点在于资料较难收集,公布次数不如消费物价指数频繁,多数国家通常为每年一次,即使在国民经济统计发达的国家,目前也只能做到每季一次,所以不能迅速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和动向。目前,消费物价指数因其公布及时能快速反映通货膨胀发展程度而被各国广泛采用。从战后各国的情况看,货币数量的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间的差额和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即货币数量的增长幅度和物价上涨幅度基本处于同一趋势。

二、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特点及原因

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通货膨胀的情况看,全球性通货膨胀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通货膨胀的形式以信用膨胀为主。这里的信用膨胀即指信用货币的膨胀。货币量的计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货币通常以M1表示,包括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前者由流通中即处于银行和货币当局之外的纸币和硬币组成,后者作为签发支票的依据,与现金一样随时可以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来使用。广义货币通常以M2表示,是指在狭义货币之外再加上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由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只能在一定的流通范围、一定的数额或经过一定的手续后才能当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所以它们的货币性不及狭义货币,故又称之为准货币。准货币和狭义货币中的活期存款都是依靠信用而不是依靠法律强制而成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所以称之为信用货币。

从20世纪40—80年代各国货币量的变化趋势来看,准货币的增长率快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增长率,银行活期存款的增长率大部分国家又快于流通中现金的增长率。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特点之一就是信用货币比现金增加得更快,信用货币膨胀成为各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形式。

2.通货膨胀的状态呈起伏型。20世纪40—80年代,通货膨胀在全球蔓延达40年之久,在这40年期间,通货膨胀的发展呈起伏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①40年代中期“准战时”通货膨胀时期。这段时间内,各国财政金融仍然具有浓厚的战时色彩,物资紧缺,供不应求。战时积累的货币也大量流入市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②50—60年代爬行通货膨胀时期。这段时期,世界各国经济增长较快,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达到4%—5%,通货膨胀趋于缓和,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下。③70—80年代初的滞胀时期。这一时期各国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达到两位数,平均为12.6%,消费物价指数平均为9.3%。与此同时,又连续爆发了石油危机、货币危机和经济危机,导致了生产停滞,形成滞胀。④80年代初期后的温和通货膨胀时期。1983年以后,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推行以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的经济政策,终于走出滞胀,通货膨胀率连年降低。从上述四个阶段中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是呈起伏型发展。

3.通货膨胀在各国间有很大的不平衡。虽然各国通货膨胀率具有较大的同步性,从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末14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标准差为5%左右,物价上涨率的标准差为1.5%左右,但是其差异性也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①各个时期内通货膨胀最严重和最缓和的国家的差异,即统计上所谓的全距,有扩大的趋势。②各国货币增长速度和物价涨幅存在差异,往往是不一致的。货币增长最快的国家有时并非物价涨幅最大的国家,而有时物价涨幅最大的国家并非货币增长最快的国家。这种不一致是由各国货币流通速度经常发生变化的结果。③各国通货膨胀过程中货币构成的变化不同。虽然信用货币膨胀是各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形式,但是,在以各种存款货币,尤其是准货币的绝对、相对增多为标志的货币构成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据统计资料显示,从40—80年代的40年间,英国的准货币增长率约为法国和日本的一半;大多数国家均有狭义货币中活期存款增长率快于现金增长率的特征,但美国和英国却恰恰相反。④各国通货膨胀过程中物价结构的变动不同。在20世纪40—80年代间,发达国家物价结构变化的共同特点是:五六十年代劳务费用和租金涨幅最大,其次是食品价格,再次是工业品价格,70年代能源价格涨幅最大。就世界经济的发展而言,通货膨胀中物价结构变化的不平衡最重要的在于各国国内物价和进出口商品物价变化的不一致:五六十年代国内消费品物价的涨幅明显高于进出口商品价格,而70年代以后情况正好相反。

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出现并非偶发事件,它是各种国内、国际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看,有以下一些重要因素。

1.赤字财政政策和放松信贷政策在各国的普遍推行。通货膨胀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货币数量的过快增长。在现代经济中,拥有发行纸币特权和负有调节全国货币量最大责任的是国家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和财政部,没有货币当局的滥发纸币和放松信贷政策,就不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促使货币当局滥发纸币和放松信贷的最直接原因则是财政赤字的持续存在。

凯恩斯主义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就需要政府扩大支出,推行赤字财政。而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则是由于存在所谓的“低收入—低储蓄—低投资”的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一循环就必须从社会上抽出必要的“强制储蓄”,增加政府投资。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各国都加强了政府干预经济,结果造成各国财政长期出现赤字。庞大的财政赤字主要靠发行公债来弥补,进而导致信用货币剧增。巨额财政赤字和大量公债的存在又促使各国推行放松信贷政策,为降低负债利息,政府千方百计降低市场利率,利息率越低,投资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利息负担很轻,大家都借钱,形成了负债经济局面,最终导致银行放款活动大增,信用货币大量增加,大大助长了通货膨胀。

2.私人垄断资本势力的加强。20世纪4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私人垄断资本在国家的支持下得到长足发展。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现工业垄断组织和金融集团。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通过跨国公司和区域性经济集团等形式,垄断日益国际化了。私人垄断资本势力的加强从以下三方面加剧了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发展。

(1)私人垄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银行垄断,从而加剧了信用膨胀。银行业集中和垄断的特点之一是以大银行为首的银行网迅速扩大,分支机构激增,存款相当方便,各银行通过各种手段吸收存款,使个人持有的现金比重不断下降,现金和存款的比例发生很大变化,信用货币不断膨胀。而银行具有很强的派生存款能力,下面将简单举例说明商业银行的这种多倍扩大信贷过程。假定: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比率为15%;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除了法定准备金以外其余全部放款。现在假设第一银行吸收初始存款1000元,除去15%的法定准备金150元(1000×15%),其余850元全部贷给企业A,这850元即为派生存款;企业A得到这笔贷款后将850元又全部存于第二银行,第二银行又将有722.5(850-850×15%)元的放贷能力将款项贷于企业B,企业B又将这722.5元存于第三银行,第三银行再将614.12元的派生存款贷给企业C,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银行准备金总额等于流入第一银行的初始存款金额时,扩张信贷过程终止。由此可以看出上例中银行派生存款倍数竟达5.67倍(5666,6/1000)之多。同时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使各商业银行愿意持有的超额准备金比率不断减少。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银行之间以及银行各分支行的存款可以相互调动,电脑终端的使用可随时显示存放款金额,资金调动迅速、方便,使超额准备金比率不断下降。这样,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大大增强,派生存款数额不断膨胀,信用膨胀的速度更快。

表10-5 商业银行多倍扩大信贷过程

alt

(2)私人垄断促进了物价上涨和工资增长的交替进行。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有两种:需求拉引和成本推进,使通胀率呈螺旋式上升状态。而私人垄断在很大程度上对成本推进起了促进作用。私人垄断的发展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利润率大大增加,这使工资的上涨成为可能。

(3)私人垄断改变了物价结构,迫使各国增加货币供应。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垄断价格往往要高于非垄断价格,而且垄断价格不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呈刚性上升态势,而非垄断价格则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危机中趋于下降,经济高涨时趋于上升。如果大部分部门由垄断企业掌握,则非垄断企业的生产成本会上升,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和萧条阶段会因利润下降而紧缩生产。政府为了防止非垄断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减少生产,刺激经济发展,就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由此会助长通货膨胀的发展。

3.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促进了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播。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例如,国际贸易额的增加及其在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的提高,国际资本流动数量的增多和方向的多样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等因素促使通货膨胀在全球蔓延。其中,对全球性通货膨胀影响最大的当属20世纪40年代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这一体系的两大特点在于:美元成为等同于黄金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各国货币对美元保持基本固定的汇率。美元的特殊地位和各国维持固定汇率的义务使美国不仅成为最大的国际贸易国,而且是最有势力的储备货币国,可以在国内任意增加货币供应,向国外进行经济扩张,而不必担心由此发生的汇率下降和国际支付问题,这就给美国利用各种方式向其他国家转移通货膨胀创造了条件。一方面,通货膨胀率稍低,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或商品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在同美国的交易中发生巨额顺差,这样,美国就用美元支付(当然,美元可以是期票、汇票、存单等),这些国家为了履行维持汇率固定的义务,不得不拿出本国的货币在市场上买进美元,这个过程实际上输入了美国的通货膨胀。兑进美国滥发的美元,相应地增加了本国的货币供应。另一方面,某些发展中国家因其对美国通货膨胀后昂贵的出口品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其输往美国的商品或是收入的需求弹性较小,或是受到国际不等价交换的压价,故在同美国的交易中处于逆差地位,但这些国家也不能变动汇率改变自己的处境,只好在国内动员出口资源,增加企业与政府的支出,从而过多地增加货币供应。70年代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各国普遍改行浮动汇率制,尽管如此,汇率并非完全自由浮动,而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必要时各国政府还须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并且仍有很多国家的货币汇价钉住美元,这为美国继续输出通货膨胀留下了可乘之机。

三、全球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通货膨胀是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一项顽疾,必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对世界范围内的再生产产生重大影响。通货膨胀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但其刺激作用与当时的外在环境不无相关。当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各国处于固定资本更新期,而且各国更重视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成本、原料、燃料、辅助性材料和农产品的价格均压得很低;而且各国采用放松信贷政策,个人投资上升,消费量增加。但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材料价格和工资成本上升,生产过剩日益明显,此时,通货膨胀不但显示不出其对生产的刺激作用,其负面效应反而更为明显。1958年,在英国工作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浦斯(A.W.Phillips)在《英国的失业与货币工资率变动率之间的关系:1861—1957》一文中,根据他对英国1861—1957年近一百年间的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在长时期内存在着稳定的联系:低失业率总是与高货币工资增长率联系在一起,反之则反是。如图10-2所示,当失业率=5%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保持不变(增长率为零),当失业率降至4%时,货币工资增长率=2%;当失业率=3%时,货币工资增长率=4%。如果假定,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原来描述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互为替代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可以转换为描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的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当失业率=5%时,通胀率为零。当失业率降至4%时,通胀率=3%,当失业率降至3%,通胀率提高到6%,等等。这一关系显示较低的失业率与较低的通胀率是不可兼得的,当政府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增加就业减少失业时,就必须以承受较高的通胀率为代价;反之,为了遏制通货膨胀而紧缩有效需求时,就有更多工人陷入失业。

alt

图10-2 菲利浦斯曲线

其次,全球性通货膨胀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也有着重要影响。就国际贸易而言,通货膨胀削弱了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购买力,这成为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减慢,加强了发达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争夺,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这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就国际金融而言,储备货币国家利用其货币的特殊地位输出通货膨胀,造成了国际信贷市场的极不稳定,在国际金融领域产生了较强冲击,曾经在促进国际经济发展方面起过一定作用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因此垮台。此后,由于各个国家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不同,物价上涨的幅度各异,以各国货币实际购买力为基础的外汇汇率便失去了相对稳定的条件。再加上各国国际收支的极不稳定,使外汇的供求变化很大,汇率更是经常大起大落。汇率剧烈波动,黄金和外汇投机盛行,造成了国际金融局势的混乱,引起了各国国内货币信用市场的动荡。给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不利因素。

此外,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播,加深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矛盾,对国际经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极为不利。

二、通货紧缩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技术创新、生产能力过剩以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实施,世界经济进入了高生产力、高效率的年代,商品和劳务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出现通货紧缩迹象。

1.通货紧缩的定义及成因。所谓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过程。它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一般也是以消费物价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物价持续下降不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不是存在于个别部门和部分产品,也不是存在于相对较短的时间,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地、不断地下降。这里不是简单的物价下降,而是物价总水平连续下降的动态过程。

通货紧缩除了以物价水平下降来判断,还可以表现为:①商品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往往是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后发生。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一种是市场供求趋于正常;一种是在通货膨胀刺激下已经扩大的商品供给与萎缩了的有效需求发生矛盾,以货币计量的商品总需求连续降低。②生产下降,经济衰退。随着市场萎缩,价格下降,企业订单减少,利润降低甚至发生亏损,生产性投资显著缩小。③投资风险加大。由于市场萎缩,商品滞销,订单减少,发展前景不明,投资缺乏热点,因而投资风险加大,投资者对新项目采取谨慎态度。④失业增加,工资收入下降,进一步制约着对商品的有效需求。

同时,在对通货紧缩的理解上要克服两个误区。一是不能将通货紧缩简单地理解为货币政策紧缩。虽然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紧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通货紧缩作为通货膨胀的对立面,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而货币政策紧缩则主要是指利率上调和货币供应的减少。通货紧缩虽然表现为一定的货币现象,但它不一定是由货币政策所引起的。二是不能将通货紧缩等同于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不过是通货紧缩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

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更确切地说,引起物价下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近200年来世界各国情况看,有以下一些主要因素:①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关。如果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则会产生物价持续下跌现象。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通货紧缩就是典型的货币政策引起的通货紧缩。②通货紧缩受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的影响。例如,当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不足,进而导致物价的持续下跌,造成通货紧缩。③通货紧缩与政府削减支出有关。政府为了降低赤字,大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这使社会总需求趋于减少,加剧商品和劳务市场供求失衡,促进通货紧缩的形成。④通货紧缩受到汇率制度的影响。如果一国采取对强币钉住的汇率制度,货币币值高估,导致出口下降,加剧国内企业经营困难,促使消费需求趋减,便会出现物价的持续下跌。1997年8月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这些国家货币贬值35%左右。这样,一些保持货币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⑤通货紧缩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有关。技术进步使生产力提高,放松管制使生产成本下降,并最终使物价出现下跌。如19世纪最后30年中,随着铁路的延伸和工业技术进步,制成品的成本一降再降,使美国的消费物价下降近50%,而同期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4%以上。又如,近几年电脑技术发展很快,电脑的价格在大幅下降,而有关厂商的利润却并没有减少。但如果这种价格大幅下降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下跌,便会出现通货紧缩。⑥通货紧缩与金融体系的低效率有关。如果金融机构不愿意贷款或片面提高贷款利率,便会出现“信贷紧缩”,并有可能进一步形成通货紧缩。例如金融危机后的日本,银行业存在严重不良贷款问题,需要重新增加资本金防止银行倒闭,因而导致日本银行业不愿发放贷款,提高信贷标准,这倾向于减少社会总需求,形成通货紧缩,并最终产生经济衰退。⑦通货紧缩还受到信贷扩张政策的影响。如果信贷扩张过快,不良投资增加迅猛。一旦这种增长趋势出现停滞,甚至信贷出现萎缩时,便会导致物价走低,经济陷入衰退。

2.通货紧缩的经济影响。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危害作用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表面上看,一般价格的持续下跌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在低利率和低物价增长的情况下,人们的购买力会有所提高。然而,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对经济发展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通货紧缩会加速实体经济进一步紧缩,它既是经济紧缩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进一步紧缩的原因。具体看,通货紧缩会有如下一些经济影响:

首先,通货紧缩会加重债务人的负担。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较高,而且产品价格出现非预期下降,收益率随之下降,企业因此缺乏进一步扩大生产的动机。因为生产停滞,企业归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减弱,同时使银行贷款收回面临更大的风险。而银行资产的变坏,使得个人更倾向于持有现金,从而可能出现“流动性陷阱”。如果企业要持续降低产品价格而且产量难以保证时,企业就会减少就业,减少资本支出,消费者因此产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减少消费。这样,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共同防护的手段,竞争导致价格下跌、再下跌,从而加重通货紧缩。

其次,通货紧缩会引致经济衰退。由于通货紧缩使人们更多地储蓄,更少地支出,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这样,通货紧缩使个人消费支出受到抑制。与此同时,物价的持续下跌会提高实际利率水平,即使名义利率下降,资金成本仍然比较高,致使企业投资成本昂贵,投资项目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企业因而减少投资支出。此外,商业活动的萎缩会造成更低的就业增长,并形成工资下降的压力,最终造成经济衰退。

再次,通货紧缩将使消费总量趋于下降。通货紧缩对消费者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因为消费者只需支付较低的价格便可获得同样的商品。但是,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就业预期、价格和工资收入、家庭资产趋于下降,消费者会因此而缩减支出,增加储蓄,这样,消费总量便会下降。

此外,通货紧缩对银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通货紧缩一旦形成,则很可能形成“债务—通货紧缩”陷阱。此时,货币变得更为昂贵,债务则因货币成本上升而相应上升。虽然名义利率未变甚至下调,但实际利率仍然较高,债务负担有所增加,企业经营的困难最终会体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上。因此,通货紧缩对于银行来说,容易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当银行业面临一系列系统恐慌时,一些资不抵债的银行会因存款人挤兑而被迫破产。

3.通货紧缩的历史和现状。通货紧缩实际上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据统计,英国自1800年以来共发生了78年通货紧缩;瑞典自1830年以来发生了44年通货紧缩;美国自1864年以来发生34年通货紧缩。此外,阿根廷、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发生过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20世纪以来曾出现过两次严重的通货紧缩:一是战后消费物价的全面下跌,造成通货紧缩;二是30年代大危机期间出现一般价格的全面下跌,严重的通货紧缩加剧了经济衰退。现以美国为例考察一下历史上的通货紧缩。19世纪70—90年代,美国出现过高经济增长和高通货紧缩并存的情况。从1874—190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3倍,而1870—1900年,物价增长率在大部分年份为负数,消费物价指数下降了40%,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得益于美国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同时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使美国从农业国成为工业国。同时,这一时期,货币、银行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基本建立了现代金融制度,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南北战争期间通货膨胀高涨,政府采取了控制货币发行的措施,从而使货币供给落后经济增长。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增长,汽车工业和电力工业蓬勃发展,而农业开始萎缩。而从1929—1933年,价格连续下跌,平均每年下降8%,失业率从1929年的4%上升为1930年的10%,直至1933年的25%;国民生产总值从1929—1933年下降了44%。当时经济衰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失误。当时,联邦储备体系降低了利率,从表面看是放松了银根,但若把价格水平的变化考虑在内,实际利率却提高了,反而成为抽紧银根。而且联邦储备体系对于脆弱的银行体系没有采取足够的挽救措施,从1929—1933年,由于相当多的银行倒闭或停业,美国的货币供应减少了1/3。通货紧缩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体系的瓦解,使30年代的大萧条非常严重。

从当前形势看,在1997年初,全球各大地区的通货膨胀回落,经济增长基本维持平衡,人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进入了稳定增长时期。但一年尚未过去,就有人提出了“全球通货紧缩”的警告。到1998年,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同时物价水平下降。关于全球性的通货紧缩是否到来,各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人员有不同的看法。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看,似乎有一些因素在支持“全球通货紧缩论”。首先,西欧出现了大量失业。欧盟的失业率在1996—1998年间一直高于10%,不见缓和。其次,近年来,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加速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在不同程度上缩小了它们的财政赤字。由于历史原因,发达国家的预算支出占各自国民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通常在30%—40%左右。财政赤字成为这些国家刺激总需求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衡预算成为发达国家的指导方针,美国已经成功地扭转财政赤字状况,欧盟大多数国家的财政赤字也控制在国民生产总值的3%以下。虽然财政预算走向平衡并不意味着总需求的必然缩小,但是,财政赤字减少与需求增速减缓也许存在某些联系,并值得进一步研究。再次,东南亚地区金融动荡和货币贬值造成的国际效应。东南亚国家大多为出口导向型经济,由于货币大幅贬值,它们的出口商品国际价格可能下降;同时由于进口需求受到抑制,其贸易伙伴出口商品的价格也难以提高。这样,世界市场上的物价指数面临下行压力。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判断地区性的货币市场动荡是否会引起全球性货币市场动荡以及国际货币市场动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如果通过国际贸易表现的总需求不能维持有效增长,“全球通货紧缩论”就会找到一个依据。尽管有上述各因素的影响,有些迹象显示通货紧缩问题值得各国注意,但还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全球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