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流需求与供给

物流需求与供给

时间:2023-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物流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它专为有物流需求的单位或部门提供物流服务。

物流业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它专为有物流需求的单位或部门提供物流服务。为了做好物流服务工作,必须对服务对象及提供服务这两方面都做到心中有数。

一、物流需求

(一)定义

物流需求的常见表述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

物流需求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概念包括潜在物流需求和社会物流需求。潜在物流需求是指企业自行承担的物流需求,即伴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运输、仓储等物流活动,由企业自行负责;社会物流需求,是指由专门经营物流业务的企业(如第三方物流)承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物流业务。

狭义的概念只指社会物流需求,这种需求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由物流供给方来提供物流服务。

(二)影响物流需求的环境因素

1.产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主要指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现代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在第二产业中,电子工业和加工组装工业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工业生产的是附加值高的产品,对物流服务的要求相应也较高,产品由过去的“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方向转化,所以物流服务的需求也由数量型需求向质量型需求转化。

2.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对物流需求有重要影响。市场的统一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可以促进物流活动范围的扩大,像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等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物流需求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贸易的自由化和产品的地理分工推动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迅速增长。此外,同业水平和市场内的竞争程度也对物流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竞争越激烈,企业越要加强物流服务能力建设,相应的物流需求越旺盛。

3.空间经济布局

空间经济布局的不平衡(如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布局,生产力和消费群体分离等)导致物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状态改变,从而引起物流需求的变化。空间经济布局造成的产业间联系,会诱致出相应的空间物流需求。

4.专业化分工

社会分工越细,对物流需求越大。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将会造成地区间的贸易,从而影响地区间的物流需求。

5.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能够使物流需求量增加或使潜在的物流需求得到释放,而技术落后则会抑制物流需求。例如,在欧美发达国家,集装箱的使用大大地推动了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其快速、安全、低成本等优点很快吸引了诸多客户。

6.需求者观念和偏好

客户(最终消费者、中间消费者)对物流的认识程度也会影响物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不但对商品的品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关注商品的售后服务,这对商家的采购、进货方式、配送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小批量、多批次的进货方式将对物流需求发生直接的影响。

7.商品交易方式

电子商务运用现代计算机和信息通讯技术完成商品的交易活动,它突破了商流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极大地扩展了流通范围,提高了商流的效率,流通方式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作模式。由于商流活动的电子化极大地提高了商流的速度和范围,因而要求物流也必须作出快速反应,物流的运作方式和活动范围也会发生变化。

(三)物流需求的定量分析

物流量是指商品在流动过程中的数量。广义的物流量应当反映商品流动过程中的装卸搬运作业量、商品储存量、商品运输量以及商品的包装、流通加工等的作业量。但由于物流环节众多,上述各环节的物流量统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般将商品在空间的位移,即货物运输量(简称货运量)或货物运输周转量(简称货运周转量)作为物流量来进行分析。

货运总量一般包括各种运输方式在某一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的货运量的总和。为了达到预测的有效性,需要搜集10年以上的货运量数据。有条件的还可按不同货物类别来进行分别统计。

通过不同运输方式货运量在货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分析出该地区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的结构比例,掌握该地区主要运输方式的货运需求量,进行强化管理。同时也可从中发现薄弱环节,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于主要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可进一步按货物类别进行汇总,以分析该地区不同货物的货运量变化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