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政策,完善的法律,是企业形成的基石。中国三鼎集团的诞生和发展、壮大,绝非偶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的远见卓识和与时俱进,也反映出和谐的政企关系对企业成长和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可以说,三鼎集团每一步跨越的背后都有政府强有力引领、推动和支撑的影子。在城市每一次突破发展瓶颈时,都能够看到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的影子。
2.2.1 政府与企业并进共舞成就三鼎的今天
梳理义乌改革开放、兴商建市30多年的历程,可以将之分为5个阶段,三鼎集团的发展历程与义乌经济发展的历程基本接近。而义乌是执行党中央和浙江省委方针政策的一个典型,可以说,三鼎集团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普惠面的一个浓缩。
1.义乌全面开放小商品市场——丁氏兄弟从鸡毛换糖转变为坐商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神州大地之际,丁志民和大多数义乌人一样,肩挑一副鸡毛换糖的担子,走南闯北“鸡毛换糖”。1982年9月,义乌市委、市政府(以下简称义乌政府)顺应民意,因势利导,全面开放小商品市场,丁氏兄弟就开始了从鸡毛换糖的游商向拥有摊位的坐商的转变:丁氏三兄弟加入路边商摊的行列,在义乌湖清门经营小百货。
1986年下半年,丁志民创办制伞厂,尝试从经销商转变为生产商。然而因对办厂经验欠缺、信息不畅、缺少氛围,导致制伞生意亏损,而不得不寻找新的商机,再次做起行商,到改革开放前沿广州采购,回义乌市场销售绸纱、头花、围巾等小商品,并随着义乌小商品市场扩大、生意的不断兴旺,逐渐从采购成品转向采购半成品原料自己加工成品后销售,经验和财富随之不断增长。
2.义乌引商转工,贸工联动——丁氏兄弟征地创办织带公司
1992年5月,义乌与深圳科技园签订第一期协议开发义乌城南开发区(现已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并更名为义乌经济开发区),开始引导商业资本投向工业。从1996年开始,义乌明确提出“以商促工,贸工联动”发展战略,启动第一轮工业区开发建设,随后又通过“发展、壮大、集聚、提升”和“优势互补、梯度开发、合理布局、整体推进”两次大调整,义乌工业园区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明显;依托国际商贸城的市场渠道优势,国内其他地区、港澳台及国外的一些产业转移和集聚到义乌,与义乌原有工业基础一起构筑起“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在城郊及部分镇街规划了200多平方千米产业带,设立起服装、饰品、拉链等十多个专业园区。到2009年底,全市各类工业企业1.6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85家,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业品、毛纺、化妆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其中占国内市场份额饰品为65%以上、袜业为35%以上、拉链为30%以上。
在义乌政府“引商转工”战略带领下,丁志民总结经验教训,从彩色织带的需求中掌握到国内生产的商机。1994年8月,丁氏三兄弟在廿三里工业区征地5.8亩,投资300万元,创办义乌市环球制带有限公司,这成为三鼎控股集团及三鼎织带集团事业发展的新起点。
3.义乌全面建设国际商贸城——三鼎织带晋升全球最大织带生产企业
“外贸”“国际化”,成为世纪之交以来,义乌小商品城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整个城市开始迈向国际化。2002年1月,义乌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该年春夏之交,义乌国际化战略导向的轮廓更加清晰,“国际性”置入官方整体发展目标,义乌启动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目标:商贸的国际化、产业的国际化,进而走向城市的国际化。同年10月,新建成的第五代小商品市场一期工程被正式命名为“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市场巨大的贸易平台,把更多的国内产品辐射到世界各地,把世界各地更多的特色产品引入中国,义乌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圈,开始形成“买全球、卖全球”格局。
环球制带公司是从一台旧染色机、20余名工人起步,可产品却供不应求,这大大增强了丁氏三兄弟们的信心,规模随之扩大。1999年8月,丁氏三兄弟来到义乌经济开发区创办浙江三鼎织造有限公司,产品依然供不应求。丁氏三兄弟开始谋求从织带的传统制造业向打通产业链、拓展发展空间方面转型升级。在义乌政府“外贸拉动、贸工联动、名牌带动、群众推动、政府促动”战略鼓励下,三兄弟先后在2002年9月创办了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1月至2005年6月先后循产业链延伸创办义乌华鼎织带有限公司、组建“中国•三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走出去拓展创办金华金鼎织带有限公司、江苏三鼎织造有限公司,以义乌市场为龙头,打造“小商品、义乌造”品牌,三鼎集团渐渐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织带生产企业。在三鼎集团的带动下,织带不但成为义乌的特色产业,国内彩带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引导了全国彩带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目前,全国织带机共有5万余台,主要集中于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份,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年产值200亿元,为国家创造利税约25亿元,还解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为国家的就业做出了贡献。期间,丁氏三兄弟的各织带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档次,走在了全球同行前列。三鼎集团的发展可谓是扎根市场,领衔全球。[1]
4.义乌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华鼎锦纶上交所主板上市
为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底前,义乌启动“中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申报工作,旨在以改革为动力,破除发展难题,创新发展举措。2011年3月义乌试点获批,5月,试点全面启动。围绕试点,义乌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其中很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2年3月,浙江省编制了《义乌实施“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试点方案》上报国务院。在多方共同推动下,2013年4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义乌获批正式试行。
在义乌申报和获批、推进义乌试点背景下,三鼎集团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2007年11月,丁氏三兄弟于创办上海民鼎投资有限公司,利用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优势,谋求资本运作方面的突破。随着锦纶逐渐扩展为一块相对独立的产业板块,“三鼎”越来越强壮,并随后创办杭州杭鼎锦纶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三鼎石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继续延伸产业链。乘义乌建设国际金融商务区契机,三鼎集团又于2010年2月创办“三鼎商业广场有限公司”,进驻义乌国际金融商务区,向服务业拓展。
2011年初,义乌华鼎锦纶股份有限公司苏溪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正式投产。乘义乌试点春风,2011年5月9日,“华鼎锦纶”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锦纶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同时也是义乌第一家在上海主板上市的民营企业,进一步拓展了三鼎集团的运作空间,提升了三鼎集团发展层次,义乌上市企业也达到6家,进一步激励了上市培育企业的增长。[2]
5.义乌金改方案获批——三鼎集团金融运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义乌试点进程中,试点所涉土地、金融改革等重要事项,须另行报批。义乌试点金融专项方案作为义乌试点的配套措施从2011年5月开始申报,到2013年8月获批。义乌金改侧重于完善贸易链、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加强贸易金融的产品创新,以金融创新促进贸易便利化。“贸易金融创新”是核心突破点,同时着力推动金融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加速壮大和提升义乌金融产业的规模和质量,突出义乌在商贸、物流等领域的区域经济特色,积极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和鲜明特色的贸易金融、物流金融与国际金融,构建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的金融发展模式。
在义乌金改方案申报和获批背景下,三鼎集团进一步提升金融运作能力,2011年12月,三鼎集团牵头建成义乌三鼎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小额、分散”为放贷原则,将“三农”及本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作为信贷重点,提供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
银团贷款对于集团或大型项目融资而言,是国际通行的贷款组织模式,能有效满足大额资金需求、降低筹资成本、节省谈判时间、集约金融资源,在义乌试点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方案落地实施的进程中大有可为。2013年5月,三鼎广场酒店项目获8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在加强银企合作和银银合作方面又增进了新的机遇。[3]2013年、2014年三鼎集团在全国银行间债市公开发行短期融资券,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优化了债务结构。
2.2.2 政府与企业、市场并进共舞的机理剖析
上述义乌和三鼎集团跨越式发展的5个阶段是义乌发展遭遇瓶颈寻求内生突破的阶段,也是义乌企业内生发展突破瓶颈的阶段,同时还是区域、城市和企业共同性内生发展突破瓶颈的阶段。
在义乌,与丁氏三兄弟和三鼎集团有相同经历的人和企业还有很多。20多年前,23岁的周晓光揣着几千块钱从东阳来到义乌,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租下了一个只有1平方米的摊位,开始经营头花、发卡等饰品。如今,周晓光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亿万富翁,还是中国最大装饰品企业——新光集团的董事长。1994年大学毕业、1996年才步入商海的企业家明星陶建伟,16年间完成了四次华丽嬗变,10年时间,他领导的企业棒杰股份公司,创造了无缝内衣世界排行第二,全国排行第一,企业股票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的奇迹:在陶建伟读大学期间,他父母将服装小作坊生产扩大为有限公司,1996年,他辞去省城国有大企业工作,回义乌打理公司业务,义乌创业环境让他甩了“铁饭碗”,向民营经济转业;国际商贸城开张之处,公司决定倾其所有投资1000余万元,购买了无缝内衣机械设备和其他配套设施,告别传统产品,向新兴产业转产;2007年初,面对企业规模突破亿元年产值大关,陶建伟深思企业更上新台阶的突破口,实现由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改制4年,突飞猛进,公司以每年30%的增幅发展,2011年12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棒杰股份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全市无缝针织行业的健康发展,到2011年,义乌无缝内衣的生产能力已占全球的30%,全国的80%,陶建伟牵头组建浙江省无缝织造行业协会,大力研发先进科技,并被推选为会长,实现从追求企业自身发展到勇担社会责任的华丽转身。[4]
应该说,包括丁氏三兄弟及三鼎集团在内的义乌民营企业家及民营企业的发展与义乌市委、市政府的适时引导和国家政策导向是紧密相连的,但机遇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是相同的,而他们及时地抓住和把握住了发展机遇,把事业一步步推向顶峰。可以说,他们是随着义乌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又反过来助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
1.社会活力需要积极引导并努力激活
民营经济最富有活力,然而,社会活力的酝酿和激发,不是一个自然过程,而是一个社会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释放创造力的性质与程度有很大的不同。当生产力发展受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束缚时,社会的创造热情受到压抑,社会就缺少活力。作为政府,只有从制度、文化、权利、文化等方面共同创造一个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机制环境,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创造活力才会源源不断地涌流、迸发出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获得不竭动力和无穷能量。[5]义乌以专业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为引领,带动商业、工业、金融等产业不断发展和提升,招引资本和资本输出相结合,从义乌实际出发,克服抑制民间活力的重重障碍,激发民间活力的迸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义乌的实践印证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无比正确性。
2.企业创新是市场活力的最重要力量,政府创新是推动社会创新的中坚力量
创新是社会活力的最重要源泉。中国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创业型社会”,在全球经济向“创业型经济体系”彻底转变的进程中,社会面临创新的考验和激励。在企业创新升级、实现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的过程中,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和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应该共同推进、发挥作用。而县一级政府创新是推动社会创新的最重要力量,因为县级政府要直接面对社会经济问题,而且,县一级政府之间充满着竞争,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有所作为。在老制度和老方法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一线政府必须寻找新制度和新方法。义乌政府改革开放之处面临摆脱经济困境之需,在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市场和城市转型之痛,要发展,就要有所突破,就产生了内在的创新驱动。
三鼎的成就是政府和企业共同创新的结果。应该说,三鼎的发展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无论是经营方式从商业转向工业、工贸联动,再转向资本运作和全国、全球布局,还是产业链、价值链的拓展和延伸,都体现着创新市场的战略。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是企业家战略的核心,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告诫我们: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颖、巧妙或具有科学内涵,而在于它是否能够赢得市场。[6]而正是三鼎集团跨出的每一步都能够赢得市场才赢得了快速发展。正如丁志民所说:“我最初的成长来自于鸡毛换糖,我原始资本的积累来自于小商品市场,我的企业根基扎在义乌市场。哪怕将来三鼎随着不断发展走出义乌走向世界,我的根基和本质不会改变。”
在政府创新、企业创业联动下,义乌市场源源不断地为政府和企业注入可持续发展活力,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义乌演绎出创业型经济发展模式。
3.意识形态工作是政府激活民间活力的强大武器
每一次义乌发展大的机遇,政府都能够组织发动全民参与的解放思想大讨论行动,有效应用意识形态武器,让全民深刻领会发展的意义,实践群众推动和政府带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机制,让个体收益不断趋近社会收益,增强民间创新的活力。从1984年全面开发专业市场之前的市场开闭存废之大讨论,到1997年长达一年的“三再”(再思考、再发展、再创业)大讨论和义乌“二次创业”的提出,到2006年“弘扬义乌发展经验,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大讨论活动,到2008年至2010年的“十问义乌”大讨论和“两创两提”主题活动,[7]再到2013年全面铺开的“‘鸡毛换糖’再出发”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义乌总在不断吸收民间星星点点的创新,汇聚成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的大的创新,带动政府和市场、企业共同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证明,意识形态是个人与环境达成的默契,它以世界观的形式引导着人们的选择,使决策过程更加简化,因此能够提高社会制度的运行效率。有效率的组织形态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人们是通过学习过程形成特定的心智模式并通过信息的交流生成共有的意识形态。义乌政府在面临每一次发展机遇期时声势浩大的思想大解放活动,不仅是有效化解政府和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和瓶颈,更是有效助推企业和个人突破瓶颈、获得新的提升,激励民间力量参与到城市发展和繁荣的共同目标,审视、调整、定位和明确自身事业发展规划,实现个体发展和义乌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繁荣的和谐统一。[8]
为什么要组织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每次发展遭遇瓶颈之际,只有群策群力,从思想上统一,在行动上一致,才能共同克服困难和渡过难关、突破瓶颈。试想如果没有有效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就无法突破思想不解放所带来的观念、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禁锢,就难以形成有效治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意思是说: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不学也就罢了,学了却不能掌握,不要停止;不问也就罢了,问了却不清楚,不要停止;不思考也就罢了,思考了却没有结果,不要停止;不辨别也就罢了,辨别了却不明白,不要停止;不做也就罢了,做了却不彻底,不要停止。别人一次能做好,那我做一百次;别人十遍能做好,那我做一千遍。果真能按这个道理去做,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愚蠢的人也一定会变聪明,即使是懦弱的人也一定会变刚强。
通过有效率的意识形态引导,形成统一思想,为决策和决策的执行排除阻力,极大地降低决策和执行的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日本的工商企业或政府机构往往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进行决策。日本人在整个组织中对一项拟议中的决策进行讨论,直到全体一致同意,才做出决策。这正是发挥了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例如,有一家日本公司与曾有过多年业务往来的知名外国公司商谈举办合资企业事宜。日本公司在开始时甚至没有讨论有关合资企业的问题,而是从这样的问题开始:“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基本业务方向吗?”结果得出的一致意见是有必要改变。于是管理当局决定放弃一些原有的业务并开辟一些新工艺技术和新市场,而该合资企业就是新战略中的一项要素。在日本公司没有确定这的确是有关业务方向的决策,而且必需有这样一项决策以前,他们的内部甚至一次也没有讨论到合资企业是否可行或他们准备提出的条件之类的问题。日本公司的决策把注意力放在确定决策是关于什么事情上,而不是把注意放在提供答案上。他们注意的中心是确定问题。他们把各种不同的看法都提出来。因为,他们在达到协商一致以前并不对答案进行讨论,而是探讨各种不同的看法和方法。他们注意的中心放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上,而不是放在“正确的答案”上。他们的决策过程进一步表明,应该在哪一阶层以及由什么人来做出某项决策。最后,它使得无须推销一项决策。它在决策过程本身中就包含了有效的执行决策。日本人把合资项目的讨论转变为项目的讨论,既应否上项目,而合资仅仅是上项目的形式和选项而已。问题的实质不是是否应该上合资项目,而应该是是否上项目,项目是问题的实质,合资是项目的表象和形式。如果把合资项目拿出来讨论,就很可能围绕是否合资议而不决,倒把项目本身给忘了。所以,日本人的决策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而把与实质无关的一些因素撇开不谈。在决定上项目的前提下,才来考虑是采取合资的形式还是其他形式。至于项目的形式却几乎无须决策,只要交给相关部门办理就行了。当日本人做出决策时,其实就已进入行动阶段。日本人在谈判阶段动作很慢,无穷的拖延和对同样一些问题不断地进行讨论。但接着就是快速的行动,会让他方措手不及。
在签订一项特许权协定以前可能花费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不对条件、日本准备制造的产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帮助进行讨论。但在过了三年以后,日本人却准备在四周以内投入生产。日本人的决策过程把注意力放在问题的理解上。所要求的最终成果是人的行动和行为。这几乎保证了可能考虑的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它使管理当局集中注意于实质问题。在管理当局没有做出最后决策以前,不允许任何人做出承诺。日本人可能对问题做出错误的答案,但他们很少对错误的问题做出正确的答案。而所有的决策者都知道,后者才是最危险的,是无可挽救的错误决策。[9]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义乌和三鼎集团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4年,义乌正式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影响和制约义乌发展的思想意识障碍进一步得以排除,助推义乌新的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思路进一步涌现,民间活力将会得到进一步释放,义乌和全国一样,将迎来更好的明天。
4.义乌是中国和浙江省发展的一个缩影,义乌的发展加强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义乌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引导下进行的。义乌只是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的一个范本。义乌每一次组织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无一不是在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的统一部署下的活动,灌输和传达的是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的政策精神,义乌所做的例外仅仅是加入了义乌自身发展的要素而已。义乌及其市场、企业的发展亦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纵深推进而取得的成绩,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释
[1]王忠美.江苏三鼎项目加快推进实施[N].大丰日报,2012-07-23.
[2]廖燕源.华鼎锦纶今上市[N].深圳特区报,2011-05-09.
[3]曹晶晶.三鼎广场酒店项目获8亿元银团贷款支持[N].义乌商报,2013-05-29.
[4]张年忠.陶建伟的四次华丽嬗变[N].义乌商报,2012-12-17.
[5]颜晓峰.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需要积极引导、努力激活[E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13-11-19,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119/c40531-23585601.html.
[6]劳骏晶.新光、三鼎、浪莎……那些与义博会一起成长的企业故事[N].每日商报,2014-08-25.
[7]龚献明.“三再”大讨论推动义乌“二次创业”[N].义乌商报,2011-08-11.
[8]孙祥和.政府主导下的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一个来自义乌的样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美]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