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年5月,《国富论》出版前三年,西斯蒙第(J.C.Sismondi)诞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老家原为意大利比萨,后来定居法国,1685年因遭受宗教迫害,迁居日内瓦。当时,日内瓦是欧洲逃亡者的避难所。
西斯蒙第的父亲是一个牧师,由于投资法国证券,财产受到很大损失,以致西斯蒙第刚完成中等教育后,便被他父亲送到里昂一家大公司当店员。在这里,他从实践中得到了丰富的商业经验,为后来研究经济问题建立了感性知识的基础。
1792年,由于在法国大革命中受牵连,西斯蒙第的父亲被捕入狱,大部分财产被没收。出狱后全家迁居伦敦,后来又返回日内瓦。1795年从日内瓦迁到意大利乡间居住,在那里,西斯蒙第除经营农业外,用余暇时间从事研究工作。居此五年,写成他的第一本著作《塔斯卡里农业》(1801年出版)。1800年全家再次迁回日内瓦,他仍然继续他的研究工作。
1803年,他出版了两卷集《论商业财富》。这本书主要是解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并把它通俗化。这时候显然他是一个古典学派的忠实信徒,完全同意亚当·斯密的各种观点。之后,他想做一个历史学家,开始了他的16卷本的《意大利共和国历史》的著述工作。在15年的长时期内,他很少阅读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但他并没有停止观察经济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直到1818年,他被“爱丁堡百科全书”编辑部邀请写一本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著作时,转而重整旧业,继续研究经济科学。由于长时间的实际观察和体会,他认为必须放弃他原来所相信的若干教条来进行写作。这因为19世纪初期所发生的经济变动,造成了许多灾害,如生产过剩、经济恐慌、工人失业、人民大众贫困等景象,和他曾经信奉过的原理是大相径庭的。因此,他决定不参考任何政治经济学书籍,不求助于他人的研究结果,就像从来没做过这种事情一样,着手写一本新的经济学著作。1819年,写成《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一书,并于当年出版。在这本书里,他第一次提出了不同于古典学派的意见。此后二十多年,西斯蒙第主要致力于编写《法兰西历史》。1836年出版了《自由人民宪法的研究》及《政治经济学研究》二书。后者进一步论证他以前所提出的经济原理。
由于长期患胃癌,西斯蒙第于1842年逝世。
西斯蒙第的生长地——瑞士,是一个联邦国家,它由许多州区组成。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同法国的联系非常密切,但经济发展落后于法国。在法国大革命前夕,封建制度在瑞士还相当稳固,州区各自为政,中央集权只是空名。在落后的州区内政权为贵族所垄断,在比较先进的州区内,新兴的市民阶层(中小资产阶级)已经起来争夺政权。在城市中,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还享有很多特权。乡村对城市还存在着封建的从属关系,城市里的特权阶层对于农村人民,还以封建主的地位来行使权威。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浪潮也席卷瑞士,各州区内先后爆发了革命,加上法国革命军队的支援,终于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真正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
19世纪初,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瑞士的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发展起来,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逐渐成长,但是,瑞士还是一个小生产者占较大比重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半数以上,大部分工业是小型的分散的工场手工业。这些和封建制度斗争的农民和市民现在又惊恐地发现了一种新的更可怕的力量,即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虽然解除了封建束缚和压迫,但同时也给广大的劳动人民带来了破产和贫困。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同时也就是大生产对小生产的胜利。这个时期,即使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人民留恋过去,恢复小生产制度的幻想还不免经常流露出来。对相对落后的瑞士来说,这种幻想的滋生和弥漫,就更为突出。因此,19世纪初期,在瑞士的广大群众中,一种控诉资本主义大生产、力图阻止资本主义发展和保存小商品生产的思潮在广泛地流行着,西斯蒙第的经济学说,就是这种思潮的理论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