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会主义早已出现于16世纪的欧洲。最出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乌托邦》作者托马斯·莫尔和意大利的《太阳城》作者托马佐·康帕内拉。17、18世纪,欧洲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些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的平均共产主义思想的著作。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本主义迅速地战胜了封建主义,英国的产业革命正向前推进,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彻底胜利。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它的统治地位,法国启蒙学者所向往的“理性的国家”被建立起来了。
启蒙学者是18世纪反封建、反宗教统治的代表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认为过去的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应该为“合理”的、符合自然规律的制度所代替。他们标榜理性,认为理性是合乎自然的,它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从而主张建立永恒的“理性的国家”“理性的社会”。法国大革命实现了这个愿望,因为他们所谓的“理性的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
但是必须指出,他们所谓的永恒理性,实际上不过是那时新兴资产阶级所理想化的悟性,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说不上是真正的理性的认识,只是一种有限的形而上学的认识,是属于悟性的认识。这种国家建立起来后,值得注意的是: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卢梭所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在雅各宾专政时期(1793—1794)即所谓“恐怖时代”,已获得了实现。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卢梭在1762年出版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认为国家是人们自愿协议和订立契约而组成的,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只有在这样的民主国家中,人民才能享有自由平等,所以最好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国。卢梭这种国家观显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它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要求,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思想,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
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政权落在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贵族的裴扬派手里;革命的第二阶段,政权转到代表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手里;革命的第三阶段,即革命的高潮阶段,从1793年6月到1794年7月,建立了雅各宾派领导下的联合城乡贫民的革命民主专政,史称“雅各宾专政”。它为了对付裴扬派和吉伦特派的反革命恐怖,采取了革命的恐怖,对它们实行专政。这个时期就是所谓的“恐怖时代”。雅各宾政府于1793年颁布了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指导的宪法,宣布人的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财产所有权”,社会的目的就是共同的幸福。这样,就从法律上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主权属于人民,人民有权起来革命。此外,雅各宾政府还废除了封建所有制,没收了原先被领主夺去的公社土地以及君主、贵族和教会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废除了一切封建义务,从而实现了“社会契约论”的内容。
但是新的资产阶级国家和社会,即新的资本主义制度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绝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它仍然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对劳动人民实行残酷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一方面,对外战争无休止地进行,贫富对立由于行会制度的废除而日益加剧,犯罪活动一年比一年增加,欺诈贿赂之风到处流行,金钱万能在统治着整个社会,资产阶级的荒淫无耻、道德败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苦难则最为深重,产业工人的工作时间每日平均为15小时,有的达到18小时;由于小生产者被驱入无产阶级的队伍,失业已成为经常现象。总之,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呈现出来的现实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个“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代表劳动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两种学说,即经济浪漫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是以资本主义罪恶的揭露者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反映了被压迫的劳动群众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反抗情绪,反映了他们要求摆脱资本主义制度、向往美好未来的社会制度的愿望。
当时被压迫的劳动群众,在英国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残存的小手工业者;在法国,除了无产阶级外,还有大量的在大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压迫下的小资产者和农民。但是无产阶级是被压迫阶级中最受压迫、最受苦难的阶级。所以,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从同情无产阶级出发,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建立自己的新社会理论。
但是,这个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还不很发达,现代无产阶级还只是开始形成,在法国还只是作为新生阶级刚刚从无财产的群众中分离出来,在英国也还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仅仅露头,尚未得到全面发展。这就使得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不可能发现无产阶级是创立社会主义的伟大的社会力量,从而不可能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所以,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之所以成为空想,是完全受着时代条件的限制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但是,尽管如此,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在历史上是起过进步作用的,是有它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