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张伯伦(E.H.Chamberlin,1899—196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1927年他在哈佛大学当研究生时,斯拉法的《竞争条件下收益规律》的文章已经流行。这时,张伯伦写了一篇博士论文,考察市场价格的决定问题,把以前垄断和竞争分离的理论融合起来。这篇论文出版于1933年,书名为《垄断竞争理论》。书中指出,在广泛的市场上,既不是纯粹竞争,也不是纯粹垄断,大多数市场都包含垄断和竞争的成分,由此决定的价格,它的地位便介乎两者之间,这就是他所要集中论证的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也就是价值问题。
在论证这个问题时,张伯伦基本上承袭了斯拉法的思想,把买者的偏好作为垄断产生的来源。不过他创造了“产品差别”这个名词,用它来解释一个售卖者的商品和他们的竞争者的商品的差别性。由此证明,在任何一个市场上都必然有“垄断竞争”存在。据他说,差别的程度越大,垄断的因素也越大,因为产品如有任何程度的差别,就意味着售卖者对他自己的产品拥有绝对的垄断,但却或多或少地要受到同一行业的其他销售者的产品的竞争。这样,每个厂商都是垄断者,同时又是竞争者。这就混淆了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的界限,抹杀了垄断资本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
张伯伦在他的垄断竞争理论中,使用了“边际收益”这个术语。据说这是他在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第一次发现和应用的。所谓“边际收益”就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量。这个边际收益,在纯粹竞争与非纯粹竞争中,是有所不同的。在纯粹竞争下,由于厂商能够按现行价格全部售出他所生产的产品,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水平线。比如,一个农场主按每蒲式耳2元的价格出售他的全部小麦,他每增加一蒲式耳的销售量就使总收益增加2元。但在非纯粹竞争的市场上,情况就不同了。这里的需求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因为存在产品差别,厂商可以控制自己的商品价格;但单位商品的卖价随销售量的增加而下降);边际收益曲线向下倾斜更陡。例如,一个企业家每天能按20元的价格卖出一双鞋;按18元的价格,能卖出两双鞋;按16元的价格卖出三双鞋。第一双鞋的边际收益是20元,然而第二双鞋的边际收益就降为16元(因为售出两双时,总收益从20元增加到36元)。卖出第三双鞋的边际收益更降为12元(因为总收益从36元增加到48元)。这就是边际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更陡的原因。
在张伯伦的理论中,边际成本被解释为生产一种更多单位的产出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例如,产量为四个单位时,总成本为20元,平均成本为5元;当产量为五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到27元,平均成本为5元4角,边际成本则为7元。当厂商向着更有效率的水平扩大其产出时,平均单位成本下降,边际成本位于平均成本之下;当厂商扩大产出超过最有效率的水平时,平均成本上升,边际成本就位于平均成本之上。所以,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由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相交点来决定。一方面,只要总收益的增加超过由于生产一个增量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就有利于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如果边际成本上升超过了边际收益,那就要减少产量才合算。只有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之点的产量,利润才会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这个规律适用于纯粹竞争、垄断和介乎两者之间的情况。
只有在一个厂商享有巨大垄断权力的地方,其所定价格才会超过平均单位成本,甚至在长期内也如此,这样就获得垄断利润。但是,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如那里有很多厂商自由进入这一产业,就会使垄断利润在长期内消失。当更多的厂商提供的销售量近似互相代替(虽然不是完全代替)的时候,每个生产者就只能按低于以前的价格出售。当每个销售者的需求曲线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时,就出现长期均衡。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包括维持长期的经营活动所必需的平均利润率。因此商品按平均成本出售仍可获得利润。这些观点可以用下图予以说明,它是根据张伯伦的叙述绘出的垄断竞争下的均衡图。
在上图中,厂商的需求曲线D是向下倾斜的,前面说过,因为它可以通过降低价格增加其销售量;如果它提高价格,销售额将下降。据说,即使是对特殊消费者或对其产品非常景仰的顾客,如果价格太高,也不会拒绝选购代替品。
如果边际收益曲线MR与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于现实最大利润之点上,它所决定的产出将是OB单位,每单位的价格将是BN,每单位的超额利润将为SN。总的超额利润由LSNM这一方块来表示,它等于单位超额利润乘以生产单位数。超额利润就是垄断利润。但是,如果其他厂商自由进入这一产业,它们将分享超额利润,长期内需求曲线会从D降到D′,生产量为OA,每单位售价为AR(等于平均成本),于是超额利润全部消失。
如果这是一个纯粹竞争市场上的厂商,那么,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便是水平的和同一的。在长时期内,其生产量为OC,单位价格为CT。由此,张伯伦的重要结论是:“在垄断竞争下比在纯粹竞争下,价格必然比较高,生产量必然比较小。”他承认,在垄断竞争下,过剩的生产能力永远摆脱不了,它引起的结果是高价格和浪费。“它们是垄断的浪费——垄断竞争中的垄断成分的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