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会带来过度信贷,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房地产、股票资产泡沫,推动物价上涨,外汇储备的铸币税损失与美元贬值损失等风险。
——马蔚华(招商银行总行行长,曾在北京大学演讲)
近些年,人们感受最深的一个字就是“涨”。房价不断上涨,肉价一路飙升。从柴米油盐,到服装饰品,无不价格高昂。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涨价开始蔓延至各个领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连锁反应呢?其根本性原因就是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货币投放过多,或者说钱太多了。
也许有人会问:钱多了还不是好事吗?谁怕钱多呀?但是,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钱太多了有时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现在,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全球性议题。美国经济显露疲软致使美联储再度迈开降息的步伐,日元长期维持零利率或者低利率,欧洲国家为阻止本币升值步伐而放慢提高利率的节奏,全球性扩张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积蓄了大量的流动性。受经济失衡的诱导,这些爆炸式的流动性绝大部分都流到了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也成为全球流动性的巨大蓄水池。
然而,仅仅将流动性过剩归结为外部因素显然有失偏颇。由于独特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制度,中国流动性过剩有着自己特殊的形成机理和传导机制。
从内部因素来看,有经济结构不平衡、储蓄和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等。储蓄投资缺口,造成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
与此相关的是,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外资本的流入显著增加。因此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双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
从外部因素来看,自从美国“9·11”事件发生以来,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一度普遍实行低利率政策,导致各主要货币的流动性空间增长。出现了全球主流动性过剩。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诱导下,大量资金从美国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这是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外部因素。
那么,流动性过剩与物价上涨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预期货币存量均衡水平实际对应着合意的物价水平。当我们说流动性过剩,即货币超发时,预期均衡的货币存量没有变化,此时,物价没有出现普遍、持续的上涨。
但是,由于实际货币存量已经超过合意水平,物价水平有可能普遍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这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如果中央银行此时能够控制货币发行并使实际货币存量回归到预期的均衡水平,那么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就有可能不会发生。反之,物价水平就可能出现普遍、持续上涨。情况严重的话,整个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以日本为例,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股票价格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上升,但物价指数却相当平稳,因而没有提高利息率,紧缩银根。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由此可见,流动性过剩是通货膨胀的前兆,从流动性过剩到通货膨胀只有一步之遥。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一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调整金融市场结构。鼓励合规资金进入股票等资本市场,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建立统一的全国债券市场、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二是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疏导流动性。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和债券品种系列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三是改变信贷投向结构,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如此一来,持续增长的国民储蓄就会得到消化。
让很多不懂经济学的国人津津乐道的巨大的外汇储备量也是如此。在老百姓看来,有外汇,那就意味着有钱,尤其是美元,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民币。
但这些外汇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用商品换回来的。而我们赚钱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购买商品!更不应该的是,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张礼卿所说,我们这些钱本来是可以用来发展经济的,而现在它闲在那儿,而且是很有风险地闲在那儿。只要美国开动印钞机,我们的外汇储备就会缩水,就会“被通胀”。
对于政府层面来说,钱太多也不好。至少这会导致政府部门改革的动力越来越弱。这很容易理解,三十多年前,我们一穷二白,改革开放还那么波折,如今用老百姓的话说,“以往光脚的也穿上鞋了”,人们便不太愿意冒险了。
尤其是那些富裕地区的政府,他们往往以“现在日子这么好,为什么要改革”为理由,无视局部富裕掩盖不住的贫穷,和因此而导致的社会矛盾,结果要么是矛盾进一步酝酿,要么就是用钱去调控,用钱去摆平,这显然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
当然,不管是对民众来说,还是对政府来说,钱多首先还是一件好事。没有钱,也就没有相应的“未必”,但绝对有比有钱更多的麻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